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07 05:24:25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也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仅包括教学理念上的创新,而且还要求教学模式上的改进,以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在当前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构建高效语文教学课堂,成为当前需要重点考虑的焦点。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想构建高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必须从激发学生兴趣、拉近师生距离以及营造课堂氛围和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传统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依赖于学生的死记硬背,以至于很多学生对语文学科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为此,笔者建议将语文课程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因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更容易取得教学成效。语文是语言的载体,其来源于生活,如果脱离生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切实感觉到故事就在身边。比如,在《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观察附近工厂的烟囱、汽车排出的烟尘和尾气颜色,辨别其气味,进而思考它们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同时,结合当前的雾霾天气,更能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感受,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这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笔者认为,学生只要对代课老师比较喜欢,则必然会对其所教授的课程产生兴趣和爱好,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最重要的就是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让学生喜欢和认可代课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基于心理学学视角的考虑,将感情融入教学语言中去,会更有说服力,也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饱含感情,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时时刻刻注意对孩子的态度和情感。

三、营造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实践中,教师应当多给孩子们以微笑的面容,用亲切的言语、饱满的热情去感化他们。尤其在学生出错时,不能一味地训斥和惩罚,而应当耐心地指导;学生取得进步时,应当给予其及时的肯定,并且多鼓励他们。比如,用“你真行”“你真棒”以及“下次表现会更好”等言词来表扬学生。通过该种方法,可以逐渐打消学生对的课堂教学的惧怕,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实现合作学习。

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首先,应当加强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不断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对于老师而言,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不同特点和个性的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小组讨论学习过程中,全面掌控教学进展,并有目的地及时辅导,引导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其次,倡导课堂提疑活动,鼓励学生多提一些问题。实践中应当认识到,问题的提出要比问题的解决更重要,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提问题;合理的质疑是创造性思维发散的过程,可促使学生有效改变他们的被动学习习惯,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形势,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范利花.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6).

(作者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四团一中)

上一篇: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 下一篇: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