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含糊语言的美学价值

时间:2022-10-07 04:50:28

浅论含糊语言的美学价值

什么是含糊语言?在《社会语言学》中是这样解释的:“如果凭据情势逻辑来看含糊语言,含糊语言是同准确语言相对立的。”“没有数值,纯粹是含糊语言。”“在一样平常生存中给不出数据的语言”“都带有含糊性,属于含糊看法或含糊语言。”而沈卢旭老师则以为:“含糊语言是指在意义上不明确,在表述形态上不清楚,内在伸缩性大,评释或明确可变性大的这一类社会外交使用的语言”(见《语文学习》1994.5,《含糊语言新界说》)。《辞海》中则说,“指表达含糊看法的语言。”

含糊语言具有朦胧美的美学特性。王希杰老师《含糊理论和修辞》一文中说:“含糊并不是绝对的坏的,不光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而且还是语言美的标志之一,是艺术语言的特性之一。”那么含糊语言的美学特性是什么?王老师说:“在正确和含糊这一对对立面中,我们还应当看到下面几点:第一,绝对的正确是没有的;第二,语言表达的正确性是相对的。”这即是说,正确和含糊的关连是辩证的。我们说其含糊是从语言的表述角度说的,即表述的事物没有明确界限,是含糊不清的;我们说其清楚,是从语言角度说的,是心情达意的一种最佳选择。而这“含糊”“清楚”又都聚集于含糊语言之中。因此,我们可以说,含糊语言,则是“含糊”“清楚”的对立统一体。从美学看法来说,这含糊语言就好比是月色中群山峻岭。我们说这景致是含糊的,但那群山峻岭却又能看得出来;说是清楚的,则山上的一草一木却又难以历历可数。辞典评释“朦胧”一词说:“朦胧,月色不明,比喻含糊不清。”我们何不将其借来指代含糊语言的这种“含糊”“清楚”的对立统一呢?我们是否也可以说,这种“含糊”“清楚”的对立统一即是一种朦胧美。

语言要美,早已成为人们的共鸣。含糊语言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一定以其特有的美学价钱出现于人们眼前,具有差异的美感作用。含糊语言具有下列几种美学特性。

1蕴藉

如果说语言的清楚明快是一种美,那么,含糊语言的储备也同样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

“事后,我感想一点不舒服,即是你们虽然寄信寄书给我,不是没有缘故原由的。那就由于我的某几个‘战友’曾指我是什么什么的缘故。”(鲁迅《答托洛斯基派的信》)

文中的“什么什么”指“托派”,鲁迅老师故用含糊语言,则显得蕴藉幽默,表达了作者恼怒之情,增强了杂文的战斗力。

2精要

人们在外交时都有一个配合生理,那即是高尚轻便精要。如:

古尚武:三叔,秋月她病了,我想去她家看看她,你老看是……

石三叔:你就看着办吧!(电视剧《太阳泪》)

古尚武与秋月这一对情人,二十年前,因石三叔的一句错误的讯息而未能结为伉俪,而运气又使他们生存在同一个村落,几十年的悲苦酸楚都深深埋心灵深处。如今古尚武来征求石三叔的意见,但爷俩之间各自的难言之隐是千言万语难以说清的,况且石三叔也难作出“该看”或“不应看”的决断。“你就看着办吧”一句含糊语言竟表达了千言难尽的情谊,岂非还不够精要么?

3婉转

如果说坚贞坚定是一种金刚怒目式的阳刚之美,那么婉转也是一种二八女姝式的阴柔之美。

“由于各人都知道的缘故原由,两国人民之间来往停止了二十多年。如今,经过中美双方的配合开拓,友好往来的厦门终于打开了。”(1972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接待尼克松总统宴会上的祝酒词》)。

“由于各人都知道的缘故原由”,为了顺应外交礼仪,存心使用这一含糊语言,很婉转地表达了我国政府的态度和原则,既有顽强的原则性又有战略上的机动性,充实表现了良好的外交才气。

王秀竹:但是,但是,进偏激炕的女人一辈子也忘不了那回事!一想起来我就满身乱颤,手脚凉汗!

丁宏:秀竹,酷爱的,大胆点,不再想谁人,想如今,想未来!……

(老舍《合家福》)

其中的“那回事”“谁人”指旧社会备受摧残的生存。但相互为不引起已往的伤心事,存心说得很婉转,这比直露的说明更具有较好的表达效果。

4朦胧

如上文所说,清楚给人一种清楚美,含糊则给人一种朦胧美。显微镜下的鲜花虽然是美的,但晨雾霞光中的山花宛如更美。

“寒雨连江夜入吴”,作者如果写成的“气温在零上三度时下的雨,雨量是零点五毫米,深夜十二点正进入吴地。”显然照旧含糊一点才更有诗的韵味。

“雨是最平凡的,一下即是三两天。可别恼。看,象牛毛,偈花针,象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雾。”(朱自清《春》)

作者笔下的春雨图是何等之美!小雨如丝,烟雨蒙蒙,真可谓“画桥雨过月含糊”!春雨象什么?牛毛?花针?细丝?都象又都不象,这似与不似之间,不即是一种含糊么?“密密地斜织着”,密到何种水平?斜的角度是几多?全没说,不也是很含糊的么?但它却给人一种朦胧美的享受。

上一篇:还数学课堂“生活本色”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