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桃花扇》李香君形象的感伤色彩及其原因

时间:2022-10-07 04:23:34

论《桃花扇》李香君形象的感伤色彩及其原因

摘 要:《桃花扇》中,李香君才貌双全、坚贞不渝、人格高尚,同时拥有过人的胆识。她的光辉形象与她的悲剧结局结合在一起,便笼罩着浓重的“兴亡之感”的感伤色彩,而这种感伤色彩的原因,则在于作者、时代思潮与特殊的时代背景等方面。

关键词:美好形象;悲剧结局;感伤色彩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01-02

《桃花扇》是古代四大名剧之一。作者孔尚任在《桃花扇・先声》指出该剧的创作目的是要“以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李香君是《桃花扇》的女主人公,她是《桃花扇》一剧“离合之情”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在她的身上,笼罩着浓重的“兴亡之感”的感伤色彩,而这种感伤色彩的原因,则在于作者、时代思潮与特殊的时代背景等等方面。

一、李香君的形象特点

李香君是《桃花扇》中最饱满动人也最令人深思的形象。作为秦淮名妓,李香君色艺双全,并且具有以往戏曲女子形象中不具备的民族气节、以及理性气质,但也正因为如此,她对于自己生存的选择过于理性过于坚决,承担着对于一个弱小女子来说,过于多难的人生坎坷和深刻的家国之痛。《桃花扇》红颜命薄的结局为李香君浸染了深重的感伤意蕴。

(一)美貌聪慧却不能摆脱红牙檀板、舞衫歌扇的命运

李香君年轻貌美,其香艳动人之处,通过多人的口吻来传递的。第二出“传歌”中养母李贞丽夸赞她“温柔纤小、婉转娇羞”{1};杨文友去其住处,看到香阁四壁都是些名流、公子哥儿争相为香君赞美的题诗;在提议物色人选给香君梳拢之时,杨文友自己夸赞到香君是国色第一;侯方域未见到香君之时,已有耳闻“昨日会着杨文友,盛夸李香君妙龄绝色,平康第一” {2},苏昆生教香君唱曲,夸赞香君“聪明的紧”。文中通过这些人物的视角透露出香君美艳聪明,资质甚好,绝不是寻常的庸脂俗粉。

青楼女子能遇到一位有钱的伴侣并帮助自己摆脱囹圄之境是最好的选择。爱慕香君的公子哥儿车载斗量,但是她毅然选择了连梳拢之财都拿不出的侯方域。嫁给侯方域后,明知道侯方域的境遇不能使二人恩爱相守,她还是在浊世之中怀抱等待的心情。在烟花之境中,香君既没有得到来自爱人强有力的保护,又不能像娜拉一般出走,所以香君越是资质甚好,越让人遗憾其最后悲剧的归宿和命运。

(二)崇尚气节却遭遇爱人对阉党余孽妥协的嘴脸

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出场时“选诗云间,徵文白下,新登复社之坛。早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成苏海韩潮……自去年壬午,烽烟未靖,家信难通,不觉又是仲春时候;你看碧草粘天,谁是还乡之伴;黄尘匝地,独为避乱之人。”{3}此时的侯方域可以说是困居在平康,除了文采与复社文人的名气,他一无所有。对于一般待嫁寻夫的女子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人物。但是,李香君却毅然选择了归家无日、萧索奚囊的侯方域。可见李香君并非贪图财富之人,吸引她的,是侯方域的复社文人的名节。

然而成亲之时,阉党余孽阮大铖出银三百两为侯方域助奁,以望收买之,杨文友因香君的质疑道出真相。此时三人的一段对白,颇能见出作者的情感倾向:侯生作为复社志士清流,理应肩担国运,然其智行才德却远远不逮。香君看重复社文人的气节和名声,放弃荣华富贵,然而成亲之时,侯方域接受阮大铖资助的行为却给了李香君冰冷的一击。虽然不能据此全然否定侯方域,但是这种行为,着实较香君之气节相形见绌。

(三)理性懂事、顾全大局却呵斥文酒风流的浊世公子{4}

“辞院”一出中杨文友让侯方域离开平康而避免遭到阮大铖的迫害,在侯方域踌躇新婚不仅,如何舍得分离之时,李香君的表现是:

〔旦正色介〕官人素以豪杰自命,为何学儿女子态……

【前腔】欢娱事,欢娱事,两心自忖;生离苦,生离苦,且将恨忍,结成眉峰一寸。香沾翠被池,重重束紧。药裹巾箱,都带泪痕。

〔丑上,挑行李介〕〔生别旦介〕暂此分别,后会不远。〔旦弹泪介〕满地烟尘,重来亦未可必也。{5}

其实香君又何尝不是儿女情长呢,在侯方域贪念儿女情长、不舍离开温柔乡之时,香君能稳住自己并且劝导侯方域宽心。相比之下,本该男儿之志的侯方域形象又比李香君黯淡了几分。

侯、李两人在作者审美的天平上并不能对等。剧中专写李香君气节之高的场次凡五出,即却奁、拒媒、守楼、寄扇、骂筵,举凡明辨是非、钟情笃义、斥奸骂谗的美德令节都在这几出戏里得到淋漓酣畅的展示。而其写侯方域,则多用曲笔,且时有抑损,最明显者,就在“却奁”一出――香君义无反顾地选择经济拮据的侯方域,侯方域却因迎娶之资金,使自己的气节沾染污渍,不仅是香君新婚之时的一段悲哀插曲,也让世人为此深表遗憾。

俗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内外之美兼备的李香君,本应该有一个好的归宿的,然而作者却并没有为香君安排一个完满的结局。国破家亡,他们再次相遇,但是这瞬间的热忱立刻被张瑶星道士的一番话浇醒了。回望经过的爱情与生活坎坷,哪一项不与旧国有着千丝万缕的牵扯,在异族的统治下去相守,在“无国无父无君”的社会里独自享受着他们二人的爱情之果,哪里还有甜蜜安心可言!看破红尘,双双入道,自然也就成了他们的必然选择。

二、李香君形象感伤色彩的原因

文学作品既然是典型的,是生活的提炼,那么,“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6}李香君形象,特别是她的悲剧结局在清初文坛十分典型,其中有作者、时代思潮与特殊的时代背景等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作者的经历与思想观念来看。孔尚任反映在《桃花扇》中的感伤情绪,与其身世家世有着深刻的渊源。作为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在政治思想上,孔子“夷夏之大防”、“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君”的观念自然对孔尚任有深刻的影响。明清之际,对中原士人来说,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是实现社会安定的必然条件,否则一切理想都无法实现。《桃花扇》中李香君坚持自己的政治气节和高尚的民族意识,可以说是孔尚任自己政治思想的反映。康熙十七年(1678),乡试未中的孔尚任,隐居于曲阜的石门山,处于进退失据的两难当中,他的内心感到了深深的痛苦。一种因异族统治所带给知识分子的依附心理的背离与溶解,使他们倍感空幻之痛。写诗作文是一种感情的抒发,能唤起当时的文人的伤逝之情。在明末清初,用诗文唤起人们的怀旧的民族感情,深深地表达自己的失国之痛,对于责任感与感情并重的古代文人,是必然的。这股强烈的失国之痛,以及被冷落的心理,在孔尚任的《桃花扇》中就自然地通过李香君具有美好资质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幸福和国破家亡后双双入道的结局表现了出来。

其次,从时代思潮来看。明代代表市民阶层的王学左派中的泰州学派以及异端李贽给当时的社会思想和文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直接造成了明末的思潮。“泰州学派将王阳明学说中的‘人皆可为圣人’这一观点大加发挥,宋代程朱理学的‘天理’拉回到人间日常生活中,认为‘百姓日用即道’,充分肯定人们物质欲望的合理性。而李贽站在封建统治和道德规范的对立立场上,对传统封建传统文化大加挑战,肯定物质,肯定欲望,鲜明的表现出反对权威的崇拜,主张个人的权利,尊重个性的满足的启蒙主义思想。”{7}就是这股的思潮被清初思想家认为是明代灭亡的祸因。改朝易代必然引起思想文化领域内的改变,“王夫之认为心学‘或烈于猛蛇毒兽’(《老子衍序》),将其斥之为‘阳儒阴释之邪说’”{8}所以晚明的那种随心任性,好货好色的思想便让位于一种“经世致用”的思潮,尤其是经历了江山易色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作品中更明显地体现出这种变化。李香君在《桃花扇》中的爱情遭遇特别是她的结局便是对于明代重视个人欲望满足的一种深刻的“反思”。她的选择与坚守使她无论在怎样严峻的社会政治环境下,都保持这着民族气节以及高尚的人格,承担着对于一个弱小女子来说,过于多难的人生坎坷和深刻的家国之痛。这种不同于明代对真情的渴望和成全的情调更加深了《桃花扇》的感伤意蕴。

最后是特殊的时代背景。明清改朝换代,异族统治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了巨大的失国之痛和幻灭之感。清代统治者排挤汉族文臣志士,让习惯于依附封建政权的中国知识分子远离“仕途”的理想之路。“当晚明那种张扬个性、肯定人欲的利益欲望的思潮再次被作为亡国之源而受到清算的时候,当汉族政权再次落入异族之手的时候,当经历明末清初两种政权而感到均无可取因而出处两难的时候,这些痛心疾首的汉族文人不得不对真实的苦难和困惑进行哲理的思考。通过现实的种种不幸,他们领悟到这是人生悲剧之所在,进而对整个人生产生了空幻之感。其实,这种空幻之感本身,恰恰是依附封建政权的家国意识失去其惯常支撑点的结果”。明亡清兴,北方的异族统治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了无以回避的亡国之痛。清初思想家开始沉思并极力归罪于明代中后期肆意横行的“心学”以及思潮,王学左派的贯穿明中后期的思想渐渐被清初一股反思的感伤情调所淹没。清初文坛的大部分作品如《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那些关于阴间鬼府阴森冰冷的描写,儒林百态群丑的刻画都透露出痛恨又无能为力的情绪。更有《长生殿》中历史的兴旺感叹人世盛衰,最终入道空门的旨归,倾诉出伤感情调。对于历史的反思,透过现实的苦难,居于进退失据的困惑,使这种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培养的知识分子失去了惯有的理想与前程的支撑点与依靠,他们通过这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个人的悲哀对整个人生产生了空幻之感。至此文人们开始正视现实,跳出了大团圆的结局,在作品中深深的烙下了这种悲悯的情绪,本文所说的《桃花扇》中李香君就是典型的代表。

注释:

{1}{2}{3}{4}{5}孔尚任.桃花扇[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18;7;35;71.

{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人民出版社,1995:73.

{7}{8}{9}宁稼雨、李瑞山.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5;192;193.

参考文献:

[1]孔尚任.桃花扇[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蒋星煜.桃花扇研究与欣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施祖毓.桃花扇新视野[M].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

[4]张维娟.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M].中华书局2007.

[5]徐振贵.孔尚任评传[M].山东大学出版社.

[6]洪柏昭.孔尚任与桃花扇[M].广东人民出版社.

[7]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8]宁稼雨、李瑞山.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网络音乐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下一篇:合唱训练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