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时间:2022-10-07 03:49:26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一、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属性与培养模式

建筑装饰设计是多门学科综合研究的专业,它的专业属性正在实现从艺术走向工程的转变,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开设的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组成涵括了工科、艺术、师范、高职等其他多种类型的学生,由于学生的个人能力、专业水平、特色研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导致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别对待,按照这样的方式长久发展,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培养和未来发展必将呈现多元化趋势。艺术设计是建筑装饰的起源也是建筑装饰的灵感所在,但是建筑设计专业的承载发展却是由于工科的加入,因此这是一门综合性和复杂学科。一切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是基于社会实际发展的需求,建筑装饰设计目前的培养目标就是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虽然会根据学生自身的差异和优势在专业内部进行细分,但是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则要求学生对各方面都能有一定的了解和应用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综合素质上得到提升,在择业时也会具有双向选择的权利。学习的培养模式必然要顺应发展,从单一走向综合。建筑与建筑装饰相依相存,建筑是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基础设施,视觉的艺术效果是建筑装饰设计的最终目标,它是美学与科学、艺术与技术的双重结合[1]。

二、建筑装饰设计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策略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人才主要是通过运用色彩搭配,家具配置,环境布置等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设计想法,因此需要较强的思维散发和想象规划能力,因而在理性思维上可能缺乏科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但是建筑装饰设计作为感性和理性并存的专业,要求学生在具备清晰明确的思维表达能力和环境感知技能的同时也要拥有在建筑技术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并且这种专业知识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沉淀改变持续发展。因此,高等院校在开展相关课程和人才培训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思维结构上的艺术表达技巧还要顾及到建筑工程的技术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的正确专业观念,不能忽略对建筑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基础实践,使学生形成清晰明确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目标。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科学思维、系统方法、视觉通一设计的相关讲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评判力。[2]。

三、建筑装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创新

1、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教育理念

分析理解建筑装饰设计的专业属性和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敢于大胆创新,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教育体系,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遵循注重基础知识,拓宽教育途径的原则,立足建筑装饰专业的特殊性,重点强调建筑装饰专业教育的艺术性与专业系统教学的理论性,做到良好的艺术教养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全面发展提高[3]。

2、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策划

在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里可以实施与建筑专业搭建共同学习交流的合作平台方针,借助建筑专业系统全面的理论教学完善自身不足,实现资源共享,双方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目标。在专业课程方面,主要进修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辅助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扎实掌握是以后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主要包括美术基础、设计基础、理论基础等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是在基础上的深化和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三条线路,分别是衔接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毕业设计,辅助专业课则是为了确保专业人员的全面综合能力提升,主要进行一些装饰设计、外环境设计等。制定合理的教学体系,才可以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奠定良好地基础,成为专业人员以后的发展优势[4]。

3、突出专业特色进行专业辅导

专业课程的设计可以在改进传统课程的基础突出信息互动,以此来进行高效的教学,重点突出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特色。此外,教学实践也应该引起相关院校的高度重视,实践出真知,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或者相关的设计竞赛,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学习期间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学校也可以聘请校外的优秀设计人才,为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提出有建设性和实际性的专业问题并总结实践经验。

四、结语

建筑装饰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实现创建使居住者心情愉快,便于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室内环境,建筑装饰设计根据相关的管理规定有着明确的等级制度和分级标准,者就要求从事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行长远的实际规划,确保可以设计出安全合理、美观舒适的建筑装饰[5]。

作者:姚成丽 孙凤丹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上一篇:楚饰花草纹在服装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室内装饰设计原理与施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