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焚书 第4期

时间:2022-10-07 03:34:52

从前,有个书生叫王寿,很喜欢读书,可以说到了爱书成癖的地步。他吃饭的时候拿着书,上厕所的时候也拿着书,就是睡觉的时候也拿着书,直到睡着才放下书,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书痴,而更让他知名的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有一年夏天,王寿的妻子下地干活,在庭院里晾晒着谷子。为了防止鸡和猪糟蹋,妻子就让王寿在家看护。他一边看书,一边应诺道:“好的,好的,你放心吧。”

可是,这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他妻子走后不久暴雨突至,沉醉书中不知抬头的王寿还在那里傻乎乎地“之乎者也”呢。

一会儿,他的妻子从地里急匆匆地赶回来了,一看,啊呀!简直是糟透了,谷子都被雨水冲走了,而王寿还在书中神游。妻子连喊了好几声,他才应声从书中抬起头来,问道:“咦,你咋回来这么早?”

这一问,弄得他妻子哭笑不得,好在晒的谷子不算多,损失不大。但是,王寿倒因此更知名了,人送外号“王寿流谷”。

一天,他的一位亲戚对他说:“光读书还不成。”

“哦,那还要干什么?”他问。

“古人不是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吗,你还得去亲身游历,这样,才能增长见识。”

“就是,我怎么就忘了这个呢?”他一拍脑袋,就决定出游。

于是,他收拾一下,带着几卷书上路了。

虽说是几卷,分量可不轻,那时候的书都是写在竹简上的,一卷都有两三斤重。所以,他走得很慢,往往要走走停停,以便休息一下。

这天,刚好来到一处三岔路口,他左顾右盼地不知该往哪里去,这时,迎面走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一看就不是凡夫俗子。他忙上前打躬作揖,问老人该往哪里走。

不想老人开口就问:“阁下就是王寿吧?”

王寿一惊:“您老怎么知道是我呢?”

“一看你的模样,加上你的传闻,就觉得是。”老者说着笑了。

原来老者就是鼎鼎有名的大隐士徐冯,这可让王寿受宠若惊:一般人平时想拜见徐冯都难,想不到今天竟然让他给遇上了。

之后,他们便聊了起来,自然,有关读书的话题聊得很多。

忽然,徐冯望着王寿背后的书卷说:“你带着这些干吗?”

“遇到疑惑可以随时查阅啊!”王寿为自己的聪明想法感到很得意。

“王寿,书不过是用来记录人们经验的,我们从中学习道理,了解之后便可将它抛弃了,因为它并没有告诉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就好比我现在告诉你路口处的这条河,你可以蹚过去,你走到下一段水很深的地方还能按照我这话做吗?当然不能。即便还是在这一段,如果明年水深了,你还能按照我说的做吗?”

王寿一听这话,眼睛瞪得大大的:“是呀,是呀,我怎么没想过这些呢?”说着,他直挠头。

“书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死抱教条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我们所学习的应该是做事的道理,要懂得变通,才是有智慧的人。”徐冯说得语重心长。

“太好了,老先生,幸亏及时遇到了您,这番话真让小生茅塞顿开。”王寿有点激动,“您让我明白了勤奋好学并不一定要背着沉重的书籍,成为学问的奴隶,而是要有自己的思想,让有用的知识积淀,为我所用,晚生受教了。”说着,他给徐冯深深施了一礼,当即烧了自己所带的书籍,轻装上路了……

扩展阅读

王寿焚书

王寿负书而行①,见徐冯于周涂②。冯曰:“事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故知时者无常行。书者,言之所出也。言出于知者③,知者藏书。”于是王寿乃焚其书而舞之④。

注释:

①负:背着。

②周涂:四通八达的道路。涂,同“途”,路途。

③知:同“智”。

④焚:烧。

博闻馆

认画不认人

古代歙(shè)州人有经商的习俗。

当时,那里有个读书人,他父亲年轻时到秦陇一带经商,离家三十多年了还没回来,家里只有当初在堂屋里的一幅画像还保存着。

这天,他父亲终于回来了。可这人疑心他不是自己的父亲,就暗中拿着画像来同他比较,感到没有一处相似,就拦在门外说:“画像上的父亲又白又胖,而你又黑又瘦。我父亲胡子很少,而你却长着这么多的胡子,鬓角也全白了,一点都不一样!怎会是我父亲呢?”

这时,他母亲出来看了以后也说:“果真跟画像差得很远。”

过了一会儿,他父亲同他母亲多次提起过去的事,并说起当时画匠的姓名以及绘画的经过,他母亲这才高兴地“啊”了一声说:“这是我的丈夫!”年轻人这才施礼,上前认了自己的父亲。

(选自《韩非子故事》,贺鹏举等编著,中华书局)

上一篇:潜能 第4期 下一篇:借人抒情散文写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