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关键性技术探讨

时间:2022-10-07 03:30:49

桥梁施工关键性技术探讨

摘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建设也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交通运输量的大幅度提高也给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带来了挑战。作为桥梁施工工程人员要要不断的提高施工技术,才能满足桥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关键性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1-0047-01

1 施工关键性技术

1.1 测量放样

在进行基坑放样时,根据墩、台纵横轴线及基坑的长度和宽度测设出它的边线。如果开挖基坑时,坑边要求具有一定的坡度,尚应放样基坑的开挖边界线。放样边坡界线时,应根据坑底与地表的高差及坑壁坡度计算出它至坑边的距离。

在设置边坡桩时,所用的方法与路基边坡的放样相同,可以根据试探法求,也可以用测出的断面用图解法求。在地面上钉出边坡桩后,根据边坡桩撤出灰线,依灰线可进行基坑开挖。当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以后,应将坑底整平,必要时还应夯实,然后安装模板。进行基础及墩、台身的模板放样时,可将经纬仪安置在轴线上较远的一个护桩上,以另一个护桩定向,这时经纬仪的视线即为轴线方向。安装模板时,使模板中心线与视线重合即可。当模板的位置在地平面以下时,也可以用经纬仪在基础的两边临时放样两个点,根据这两点,用线绳及垂球来指挥模板的安装工作。桩基础也是桥梁墩、台基础常用的一种形式,其测量工作主要有:测设桩基础的纵横轴线、测设各桩的中心位置、测定桩的倾斜度和深度以及承台横板的放样等。桩基础纵横轴线可按前面所述的方法测设。各桩中心位置的放样是以基础的纵横轴线为坐标轴,用支距法测设。

每个钻孔桩或挖孔桩的深度用不小于4kg的重锤及测绳测定,打人桩的打人深度则根据桩的长度推算。在钻孔过程中测定钻孔导杆的倾斜度,用以测定孔的倾斜度,并利用钻机仁的调整设备进行校正,使孔倾斜度不超过施工规范要求。桩基础的承强模板的放样方法与明挖基础相同。墩、台身的细部放样,是以其纵横轴线为依据的。如果墩,台身是用浆砌圬工,则在砌筑每一层时,都要根据纵横轴线来控制它的位置和尺寸。如果是用混凝土灌注,则需要基础顶面和每一节顶面上都要测出墩、台的中心及其纵横轴线作为下一节立模的依据。在立模时,在模板的外面需预先画出它的中心线,然后在纵横轴线的护桩上架设经纬仪,照准该轴线方向的另一护桩,根据这一方向校正模板的位置,直至模板中线位于视线的方向上。当墩、台身砌筑完毕时,测定出墩、台中心及纵横轴线,以便墩、台身施工放样安装墩、台帽的模板,安装锚栓孔,安装钢筋。横板立好后应再一次进行复核,以确保墩、台帽中心,锚栓孔位置等符合设计要求,并在模板上标出墩、台帽顶面标高,以便灌注。支承垫石是墩、台帽上的高出部分,供支承梁端之用。支承垫石的放样是根据设计图纸所给出的数据,从纵横轴线放出,在灌注垫石时,应使混凝土面略低于设计高程1cm~2cm,以便用砂浆抹平到设计标高。

1.2 支架搭设与验算

1.2.1 技术要求

起到操作架和垂直运输作用的是墩柱脚手架,墩柱脚手架除了要求其基础坚实可靠,不超过规范的沉陷值之外,还要求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这需要有足够的纵横斜三个方向的连接杆来保证支架的整体性能,从而保证现浇的梁体不产生较大的变形。

1.2.2 搭设方法

基土不但要清平还要夯实,隔绕墩柱搭设炭奂支架。

1.2.3 支架受力分析与验算

一般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搭设前还需要进行力学的验算,其主要的传力途径是:操作平台的各种竖向荷载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垫木地基。由此可见,结构杆件中的车立杆地段是受力最大的,因此在计算过程中着重计算地基和主杆底段。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操作平台上的施工和水平风荷载,这也称之为活荷载,而还需要考虑的恒载是结构和构配件自身的自重,最后就是河流中水冲刷产生的荷载也需要考虑。总之,荷载的分布大小和情况是在脚手架搭设计算中最需要考虑的,通过它来验算是否满足立杆的刚度和稳定性。只有以上因素考虑周全了,脚手架的构造和加固才能满足施工要求和技术规范。

1.3 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的支架搭设方案需要经过监理工程师严格审批 ,只有墩柱支架搭设完成后才可以进行墩柱钢筋绑扎施工。

1.4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要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施工。墩台身结构宜选用加工的大块组合特指定型钢模板,这是由两个半圆拼装而成的,由于是经工厂化制作和加工的,所以板面平整,尺寸准确。拆装都是比较容易的。这样的模板不但接缝紧密,反复使用不变形,而且还可采用机械吊装,安装位置只要符合设计要求且坚实牢固,那么就不会在振捣混凝土时引起跑模漏浆。

2 关键技术实施监控

公路桥梁施工中,在注重关键技术施工的同时还要加强关键技术施工质量监控,消除工程质量隐患,确保工程真正达到“内实外美”的要求,提升高速公路项目整体建设质量和品质。只有实行工程项目监控,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做好以下几点:重在执行―― 人员监控。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思想教育,强化员工特别是部门负责人的执行意识,同时量体裁衣,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要求每位员工从细节做起,各部门不断细化工作标准,明确工作要求。全力促进生产――进度监控。要大力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加大人员和机械的投入力度,鼓励和奖励创新。要细化工期,倒排工期,落实保障措施。争取最大经济效益―― 成本监控。

3 结论

总之,公路桥梁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保证其质量是最为关键的,而质量的保证又需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为依托,所以加大关键性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而公路桥梁施工又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想保证其日后的行车平稳、舒适和安全,加大施工管理也势在必行,所以把工程质量这一总目标时刻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才能建设出国内一流、国际一流的高速公路。

参考文献

[1]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上一篇:中国科协实施流动科技馆项目 科技馆“搬”进大... 下一篇:用Photoshop图层技术制作精美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