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北武宁打鼓歌现状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10-07 01:29:12

摘要:打鼓歌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由于打鼓歌是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如今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鼓匠更是少之又少,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武宁民间文化之魂的“武宁打鼓歌”几乎处于濒危灭绝之境,武宁打鼓歌所面临的“后继乏人、前景堪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关键词 :武宁打鼓歌 面临的现状 应对策略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与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样,是整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武宁县“打鼓歌”是第一批通过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文化艺术,产生于生产劳动中,其歌词优美、曲调丰富,有一般民歌所没有的特色和魅力。

一、 昔日的辉煌

武宁打鼓歌,又名锄山鼓、催工鼓,是一种田山歌。早期多为山区农民在插秧、耘禾、开山、挖地等集体劳动时,由一鼓匠身背腰鼓击节,众人一边劳动,一边搭号相和,起着助兴鼓劲和解除疲劳的作用。多半是一人击鼓,众人和歌,场面甚为壮观;也有男女对歌,用于打情骂俏或求爱。

过去每年春天开荒,秋天锄山茶或农忙时节,许多农户便请鼓匠打鼓唱歌。农民在田间劳作时,鼓匠会先敲一顿鼓,来上一段开场白,多为赞美之词。众人则帮腔“搭号”,此后才开始唱正歌。正歌旋律沉稳、平缓,是见人唱人见物喻物的即兴演唱,又能插入“搭号”,适宜漫长的体力劳动节奏。在助兴演唱时又以情歌为多。这样既能使劳动者消除疲劳,增添干劲,又能使鼓匠得到休息。因此鼓匠不仅要掌握大量的歌,做到三天三夜不重唱,而且要驾驭自由,甩得开,收得拢。同时,又是劳动场面的“指挥”,视劳动进度把握节奏,提高效率。当时的劳动场面极为壮观和热闹。

在我国解放前后时期,武宁打鼓歌也深受大家喜爱。九江民歌大王徐嘉琪在唱武宁打鼓歌方面很有影响,1976年,文化部指定徐嘉琪到北京参加“五一游园演出”和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上讲话发表35周年演出,其演唱的一首《站在庐山望北京》受到首都市民的欢迎。1980年,瑞昌市马头镇农民女歌手朱娥荣参加全国农民艺术调演时,在人民大会堂演出,一首《香茶献给刘主席》迎来了众多掌声。演出结束后,朱娥荣还在中南海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称赞。1988年,为了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由文化部特派的江西省歌舞团独唱演员罗铁成,把武宁打鼓歌唱到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当时反响强烈,深受众多国外朋友的喜欢。1998年,一个全国性的打鼓歌现场会在武宁县成功召开。

如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的中国优秀民歌里,其中就有6首武宁打鼓歌,这些都是原生态民歌。另外还有武宁打鼓歌被列入到上海、武汉等音乐学院的教材,以及中国音乐研究所研究科目。

二、如今的现状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打击。一方面,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大量外国的强势文化涌入我国,以及大量其他类型的音乐和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冲击,致使传统音乐继承人和欣赏人的数量急剧下降。

民间艺术大多靠口头相传,目前掌握这些艺术的人大都上了年纪,一旦他们去世,这些民间艺术即会面临失传。而目前打鼓歌的鼓匠越来越少,年纪也越来越大,从没听过打鼓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现今的年轻人更热衷于绚丽多彩的流行音乐,而打鼓歌这样古老而传统的民间音乐已经不可能被当代年轻人所追捧。

另一方面,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音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所以,其消亡的数量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周期性越来越短。许多承载着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优秀音乐品种已经随着历史的流逝而损失殆尽。

依赖于集体劳动而存在的武宁打鼓歌在随着传统的集体耕作方式的逐渐消失,而逐渐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原有的生存环境。如今劳动方式的改变,大部分的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而需要通过“口传心教”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的打鼓歌已经不可能给他们带来任何经济收入。因此武宁打鼓歌在当地经历着巨大的冲击,面临濒危的处境。近年来虽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但其保护传承仍然举步维艰,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三、应对策略

文化遗产并不是因为其独特的音乐属性,而是因为它们承载着中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自我认知,自我标识的最好凭证。

武宁打鼓歌是赣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赣北文化的瑰宝。它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们对待民间文化遗产,首要当然是保护、学习和继承,但应用、改造和发展,却不可忽视。这是由于每种民间文艺形式,只有与时代同步发展,才可免于衰落于消亡。世界上没有不在改造中使其发展的民间文艺。凡注意应用、改造和发展的,民间文艺就会走向繁荣,否则,就会遭到灭顶之灾。这是被古今中外文艺发展的历史所证明了的。

武宁打鼓歌面临着与时代格格不入、都市文化的冲击以及一些人为因素致使武宁打鼓歌逐渐走向衰落。为了将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近几年当地政府部门在大力挽救此瑰宝,武宁打鼓歌已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现在武宁县正在着力将武宁打鼓歌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

很多民间艺术往往在特定的场合和时间出现,对此有人认为,民间文化也应当与时俱进,重在创新,不能老停留在过去时。应在传统的基础上,用现代艺术元素进行包装。要让打鼓歌重放光芒,不应过于古板地坚守传统,可以把打鼓歌的传承与正在兴起的旅游业嫁接,使打鼓歌从田间走到舞台,使打鼓歌从单一的催工功能向融入旅游市场转移。让打鼓歌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例如把对歌、唱歌放在漂流、茶楼等活动中。还可以经常性地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些行业比赛,以此传扬武宁打鼓歌,让外界所熟悉。

另外教育的力量是无穷和深远的。我们不仅可以将打鼓歌引进中小学课堂,还可以把打鼓歌引进大学音乐课堂,通过大学音乐教育教学,向学生传授“打鼓歌”。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和音乐素养,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和熟悉这一艺术瑰宝,逐步培养其传承意识,使其在接受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后,运用自我传播方式、人际传播方式以及自身的专业优势在社会各领域中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从而使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辞典》.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辞典》编辑部.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6月

2、《中国音乐辞典续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辞典》编辑部.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6月

3、《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8月

4、《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4月

5、王轶舫.赣北武宁打鼓歌研究[J],2007

6、汪利媛.武宁打鼓歌的考察与研究[J],2008

7、王庆华.谈赣北打鼓歌[J],乐潮,1986/2

8、杨匡民.打鼓歌值得研究[J],乐潮,1986/4

9、张佩吉.《打鼓歌表演及学术交流会》侧记――兼谈打鼓歌[J],乐潮,1986/4

10、王轶舫、姜磊.武宁打鼓歌探微[J],九江学院报( 社会科学版),2006/3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艺术学院 本文已申报江西省人文课题《赣北打鼓歌的传承与发展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体现》,项目编号:YS1022,主持人:戴晓敏)

上一篇:植于民间 兴于民间 下一篇:职业院校硬笔书法课程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