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模式的多元化不是模式的随意化

时间:2022-10-07 01:26:04

提倡模式的多元化不是模式的随意化

我们反对一个区域内所有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统化,主张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模式可以满天飞,各校随意可以创立模式。中国千百年来涌现出的书法家数以万计,但作为后人学习书法的范本,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认准柳、颜、欧、赵四体,其他的都不过是这四体的变体而已。因此,提倡模式的多元化不是模式的随意化。

一、争相发明范本,那是不自量力急于求成的表现

当前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某些校长、部分教师,凭借着变革现实的满腔热情,勇于改革的过人胆略,对于课堂教学模式尝试“打倒一个、另立一个”,进行“推倒式革命”实践,争相“原创式范本”发明。其实,那是不自量力急于求成的表现。

教学模式作为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的基本结构要素是教学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操作程序、教学实现条件等四个方面。其中,教学思想与理论依据是核心要素,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没有教学思想的变化与更新,就没有教学模式的创新。因此,教学思想的更新是教学模式创新的灵魂,并且在教学思想更新中,对于其内涵的理解越深刻,更新的水平也就越高。相反,只是停留于肤浅的理解,就会阻碍教学模式创新,甚至出现失误。

而事实上,那些急于另搞一套、勇于发明创造的领导,多数都是没有多少教学思想的盲目者。试问我们的校长、我们的教师,有多少时间研究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呢?考察过多少所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呢?访谈过多少位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专家呢?阅读过多少部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专著呢?思考过多少个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呢?撰写过多少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论文呢?谁又能辨证地阐述,山东杜郎口的课堂改革模式优势在哪里,不足又在哪里?还有南京的东庐、江苏的洋思、河北的衡水,包括自己本地正在尝试的课堂教学模式究竟有哪些优势与劣势?说白了,上述问题多数领导与教师都无从作出科学的回答。就拿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而言,有人说学生考进重点中学多的就是教育质量高的,教育质量高的肯定就是课堂效益高的,而事实上很多学校升学率高是由于生源与师资优质,既然这样那么要想课堂高效便是争夺生源与师资了,又何必兴师动众再搞什么课堂教学改革?

如果对上述问题作不出具体而又正确的回答,那么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来原创别具一格的课堂模式。由于我们走歪了路不能指责路的弯曲,由于我们吃错了药不能否定药的效用,同理,由于我们学习模式走了样不能抱怨模式的错误。如果我们自己还没有真正领悟别人的成功经验,甚至连一知半解都说不上,又怎么可以轻易地否定别人的模式呢?教学模式应该来源于教学实践,得力于教学思想的突破,形成于教师的总结反思,完善于教学理论修养的提升。大凡独创一种范本,首先应该进行大量的比对与深入的研究,否则我们可能不但走不必要的弯路,更有可能走别人的老路,到头来我们引以为豪的所谓新颖模式,说不定是被实践证明而被人家早已抛弃的陈旧模式。

二、如果忽略范本,就会让我们迷失方向以及目标

时下有很多的学校都能够借鉴别人的模式,什么四步、五步、六步,亦步亦趋,并且把每一步都细分到几分钟,这样做看似死搬硬套、依样画瓢,其实课改初期就需要这样做,因为不这样规范,则根本不可能完成课堂的根本性转变。作为领导,千万不可以任由教师去“审时度势”把握分寸,表面看起来是该这样,可实际操作时便会发现,一旦缺乏严格的规定,课堂仍然会一片混乱。

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了范本,我们便没有了改革的参照物,没有了前进的方向标,没有了分辨的是非观。我们就无法判断我们所做的一切,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我们就无法衡量我们的改革究竟已经走到哪一步了?我们究竟还需要再做哪些努力?当然我们学习范本不是最终的目的,学习范本最终是为了突破范本,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改革之路,但盲目的创新必然带来更多的问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规定,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同发展,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明确这一目的,教学模式的创新就有可能不走或少走弯路。

既然有些学校、有些教师自认为自己创立了模式,而且很钟爱自己的模式,在此不妨随便提几个问题,谁能清楚地回答,你们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最后结果将会怎样?你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可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需要做到什么?你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已经达到什么水平了?你们预计还需要通过多长时间的努力?你们目前欠缺的是什么?你们达到目标需要哪些条件?如果对这些问题均一无所知的话,那么我可以说你们所谓的模式只能算是自己极不成熟的尝试,而根本不能称之为已经定型的模式,更不能称为可供别人学习的范本。我们都知道学习书法,首先得练习“永”字八法,其中有“点”、“撇”等笔画又有许多常式与变式,只有把这些常式与变式基本都掌握了,才能写出一手虽不很神似但却基本形似的好字来,那么请问你们自创模式中的“永”字八法是什么?你们对自己课改的常式与变式清楚吗?对自己课型的主型与副型清楚了吗?因此,我们不能随便舍弃范本,否则,我们不仅会迷失改革的方向,更不可能真正创造模式。

三、轻易指责范本,只能说明我们自己浅薄与无知

我们许多学校与老师为了改革也曾走访过若干实验学校,总觉得他们的模式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甚至感觉到还不如自己学校在尝试的模式完美。殊不知,我们的模式其实可能比他们的缺陷更多,因为我们只是局限于某一点来判断,以偏而概全。再说某些缺陷是暂时甚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或者说可以弥补上的只是次要的表面的缺陷,而被我们所废弃的却可能是最关键的最本质的东西。说到底,我们很多的判断可能正如瞎子摸象只是片面的认识,根本没有从模式运作的全过程、模式结构的全方位来考虑。或者说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有些教师一贯喜欢贬低别人的思想在作祟。

既然我们戴着有色眼镜这么喜欢找茬,那么试问,这些学校存在的缺陷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缺陷在整个模式中处于什么地位?这些缺陷的存在为什么这些学校没有弥补?如果弥补了这些缺陷是否会影响其他优势?如果弥补了缺陷后是否会产生新的缺陷?这些缺陷是发展过程的必然还是偶然?诸如之类的问题,我们在否定与指责别人之前压根儿不曾仔细想过。再比如使用了小组合作的模式课堂会比较乱,看起来是一个缺陷,但如果不让学生乱学生能动起来吗?能养成大胆交流热烈讨论的氛围吗?课堂教学的效果能好起来吗?正像小孩子学走路,一开始小孩子走路要跌倒,这是学习走路过程中的必然,我们如果希望小孩子一开始就不跌倒,那么小孩子可能永远也学不成走路。作为特级教师和名师如果连这点都不懂,那么我们不禁要怀疑他们头上的帽子可能是山寨的。

再是我们有些专家与名师觉得运用那种模式,与自己日常听惯了的作秀课优质课差距甚远,于是不分青红皂白横加指责,给课改老师一头冷水,并且对学校在尝试的还只是处于初始阶段的改革全盘加以否定。其实,这不完全在于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的偏差,而是可能在于教师缺乏应有的素质。殊不知,这些上课的老师很多只是大学刚毕业的新教师甚至还是代课老师,面对这样的新手,特级教师们居然以自己的上课手法来要求他们,并且因新教师对模式掌握的不娴熟而因此来否定模式的可行性,除了说明评课者自身的无知和自以为是,我想别无其他的理由。而事实上,要确保这种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态度和工作方式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驾驭能力,要有充分的课前学情分析,要有应对的教学预案,要经常地进行教学反思,要加强课外的辅导和与学生的沟通,要能较快地进行教学信息的反馈。可恰恰是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尝试的学校往往是师资力量最薄弱的学校,因此,暴露在课堂教学上的不足自然不可避免,但我们不能恶屋及乌,由此而否定这些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模式。

否定别人已有的成功的模式而喜欢独创派别、另立山头,其根深蒂固的原因是喜欢折腾、喜欢求新,盲目创新、厌弃继承。其实,课堂模式有几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课堂必须是基于学和服务于学的课堂。一旦围绕着学来组织,即便是没有具体的模式,也有资格称为好课。课堂教学的改革要防止“一刀切”的做法,那些不顾知识点的特点、不顾学生的认知规律、不管学生的生活经验,一律自学、一律探究的做法,似乎有些矫正过枉。新课程并不排斥讲授法,因为学生个体思维的贫乏和发散,最终还是要由教师用科学简约的方式来形成共识。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只有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才能避免教学的浅层化和低级化。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县教科研中心)

责编/齐鲁青

上一篇:新时期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探究 下一篇: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