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电影生涯

时间:2022-10-07 12:31:38

希区柯克电影生涯

谁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此前关于他的传记已经有多种版本,但好莱坞直到他去世三十二年后似乎才想起了这位被称为悬念大师的电影伟人——据说将有两部关于希区柯克的电影在今年上映,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部都不会是悬疑片。因为希区柯克的一生虽然不乏妙趣横生的花絮,但他本人的生活没有什么戏剧性可言(或许他试图自己女弟子的那个传闻算是一出滑稽戏),除非我们深入他的电影,深入他的创作灵魂。

与库布里克展示其“对人类上帝般的冷漠旁观”不同,希区柯克的摄影机一直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裂变。人类最原始的本质情感——恐惧,是其作品中一贯的主题,但这个主题的背后其实是对永恒与死亡这一矛盾关系的探索。而“爱(性)”作为人类克服死亡恐惧的迷幻剂,在其电影中永远处于最强烈、也最脆弱的地位。因此,希区柯克的电影在最深处是人类普遍处境的寓言,以《迷魂记》为代表,他的主要作品中都带有明显的“俄耳甫斯神话”母题,即永恒与爱面对死亡的无奈悲剧。

然而,我们在回顾希区柯克电影生涯时不需要如此故作深沉,因为这不符合希区柯克的风格,实际上,这位“英国思想家”是由于追寻“世俗的伟大”而进入电影业的,他肥胖不堪,却有一个对美与性感充满冒犯和占有欲的细腻之心;他获得成功也不是由于他总能在人间找到神话之母题,而是因为他精通对普通人讲述故事的方法——“制造悬念”是他登峰造极的手艺,这就像他寻找全世界最迷人的金发女郎并使她们在银幕上尖叫的手段一样,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人类最本质的恐惧在生活中不过表现为一种“肤浅的需要”——就如同他在《后窗》中展示人类的偷窥欲一样——我们渴望在电影看到生命被暴力威胁、美人被邪恶所吞噬——他就是靠发现我们这种肤浅的需要并满足这一需要而获得成功的。

这是他真正的天才之处,他知道人类在现实生活的本质就是匮乏和无聊,因此他用摄影机来制造对抗这种匮乏和无聊的幻觉。

如今,在他死后三十二年,他那肥胖滚圆的脸孔已经成为卓别林式的永恒标志,我们或许可以把他当做好莱坞有史以来仅有的智慧象征——因为他轻而易举地凌驾于好莱坞的肤浅与势利,用博取凡夫俗子的尖叫和好奇心而获得了神一般的不朽成就——在电影中实现了他那对美与爱的主宰之梦。尚可

上一篇:爱情公寓3:网络语境下的“蜗居乌托邦” 下一篇:“只有李安才能驾驭的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