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分析

时间:2022-10-07 11:49:54

关于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分析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做好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分析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of doing the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ell,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municipal road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alyze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目前,很多市政道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很多问题,施工市政道路又受到沿线居民,各种管线、交叉施工等诸多干扰,这就要求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必须科学管理,科学施工,合理安排工期,坚持按规范、原则施工,达到保证道路施工的工程质量和减少后期维修养护成本的双重效益。

1 按工序结构的特点分配好劳动力

现代的道路施工,虽然主要的工程量都以机械为主,但是在机械所能进行的工作内容完成之后,基本上还需要用人工做完最后整理工作。由于每一道工序所需要的人工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我们在进行施工前,依据劳动力分配情况的网络图,使用劳动力的密集程度,恰当地分配使用劳动力,避免各个工序都固定使用相同的人力,而有时出现人员超负荷劳动或窝工现象。在市政道路中,路床的平整工作使用的人员就需要多一些,因为它是整条路的基础,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最后的路面工程,因此在进行路床的整理工作时,适当地多分配一些人员劳动力是必要的。当路床工序完成之后,在基层的平整时,就应适当地分流一部分人员去协助砌筑边石,因为砂砾基层当平地机将其刮平之后,由部分人工路碾找平就可以。如果仍旧使用原来的那些人员,难免出现窝工,造成人力浪费,而此时砌筑边石恰好需要人力帮忙,以保证它在路床成形完工之后,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劳动力在此时分流,能达到十分良好的效果。而当进行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时,应需要将所有的人员全都集中到这一工序上。因为水泥稳定砂砾需要人工摆灰、摊灰、然后机械进行拌和平整。如果人员不够用,那么机械只能闲置在现场,有力用不上,相对地说,在劳动力的分配图上,此时劳动人员的数量应是在波峰之处,做为施工现场的指挥都,只有合理地分配好劳动力,才能充分地使用劳动力,保证各道工序按计划进行,而避免出现重复用工和工序衔接不紧密的情况,保证工程顺利完工。

2 做好各个工序之间的紧密衔接工作

市政道路工程基本上都是按路基、基层、面层、附属物、建筑物等划分成若干工序,合理的安排人员和机械,使工程按照各道工序有条不紊地向前进行、保证工程按计划顺利完工。由于市政道路的客观局限性,它制约着每项工程必须从路基开始,一步一步最后到达路面,而中间无法进行逾越。因此,我们应注意到这一点,在进行路基土石方工程的同时,把地下工程( 包括各种预埋管线、涵洞等) 在这段时间内同时完成。如果工期要求紧的情况下,地下工程最好提前进行,因为涵洞的墙帽还需要养生的时间,如果将其养生的时间排列了路基施工的期限内,那么,它必将影响到路床的施工,甚至还会对基层的施工造成影响。我们在以往的道路施工过程中就曾发生过类似现象。当时工期的限定时间为两个月,工程量包括 20000㎡的土方、两座涵洞和 20000㎡的沥青路面,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没有着手进行涵洞的工程,而是一开始就进行土方调配,结果土方工作仅七天就完成了,而涵洞此时才开工,当道路结构的砂砾层工序将要结束的时候,涵洞的养生期才到。这期间,由于涵洞横在路的中央,对整个工地材料的运输和机械设备的通过都带来了较大影响,造成了部分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合理的安排好工序,一定要将路床以下的附属工程安置到一个恰当的位置。所以,工序安排是否合理,连接是否紧密,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3 科学、系统的调配机械

现代的道路工程施工早已脱离了以前以人力为主的时代,任何一个施工现场,如果仍以人员劳动为施工的主导力量,那么它如不是在情况极其特殊的情况下,那将是一个落后的施工方法。先进的机械设备已使市政工程的进展速度比照原来有了飞速的发展,一个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施工格局已普遍形成。在我们充分地认识到机械在施工生产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掌握怎样充分发挥机械的使用效率,在保证工程的正常进度的同时,尽量减少机械损耗,避免不必要的空转台班。这里所说的科学使用机械,就是要合理地进行机械组合。

合理的调配机械,还应考虑工程量的大小和施工环境的制约。应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选择不同的机械。在厂区主路的施工过程中,我们曾遇到过这种现象,该工程快车道 25m 宽,在进行砂砾平整中,如果我们仅用 75kW 的推土机,那么往往使人有身单力孤之感,因为它力量太小。这么大的施工现场,即使它开足马力也看不到短时间内的成效,反倒会使现场的工作人员和测量人员产生厌烦情绪。如果我们采用 120kW 以上的推土机,效果就会特别明显。因为它马力大,能够充分地施展开来,工作效果特别明显,对保证工程的工期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这种情况,配置功率大的推土机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在进行慢车道的砂砾平整时,由于慢车道仅 4m宽,两侧均为边石,这时采用功率大的推土机就会显得头重脚轻了。由于工作面较窄,反而不容易往下完成工程量。反之,用小功率的推土机,就显得机动灵活了。因此,对于一项较大的市政工程,在进行每项工作时都应科学地分析实地工作的各种客观因素,分配合理的施工机械,应做到配置合理,节能增效,提高利润,保证达标。

4 及时做好车辆和原材料的保障供给工作

现代化的施工生产各道工序紧密相连,每一项工程都要求有条不紊地在指定工期内完成,所以做好车辆和原材料的保障供给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供应不及时,难免会造成窝工,这里所说的机械供应不及时,即在我们将要进行该项工序时,这项工序所需要的机械设备一定要到现场。比如我们在进行路床土石方工程时,并不需要洒水车,仅有挖掘机和自卸运输车就够了,但是,当要进行砂砾基层碾压时应必须有洒水车。如果此时该机械不到现场进行正常施工,那么这一工序在现场将无法往下进行,因为砂砾基层如果没有了洒水这一环节,就无法达到规范要求,如果盲目地往下进行,往往招致返工的恶果。因此,在进行具体的施工生产中,施工指挥者一定要保证现场机械的使用要求,同时,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展情况预先做好材料计划,使材料尽可能在施工所需时,先期运到现场。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最好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和劳动力的多少,调配材料,避免材料在现场发生二次导运。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贸易、交通等对道路的依赖性越来越明显,道路的建设、改造越来越多,国家在道路建设上的投资也非常大,控制好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既可以让出行舒畅,又可以节约维修养护成本,进而达到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能否合理地衔接工序、安置劳力、调配机械、保障供给,不但直接关系到国家对于基建设施投资的有效利用程度,同时也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单位员工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 黄志斌.关于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若干问题[J].山西建筑,2011,37(7):212-213.

[2] 隋小东.做好市政工程管理工作的几个难点和对策[J].建设管理,2009(02).

[3] 李任重,于建海,丁云良.浅谈管理工作的主抓要点[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01).

上一篇:关于暖通设计常见问题的分析 下一篇: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