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稳定性的探讨

时间:2022-09-23 12:51:25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稳定性的探讨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建筑稳定性的含义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建筑结构设计中稳定性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稳定性;探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stability meaning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uts forward the st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in th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 structure design; stability; 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保证建筑稳定性的措施。建筑结构设计中对于建筑的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建筑的稳定性甚至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建筑界对于安全越来越关注。建筑的建设是城市现代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是新世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重视建筑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建筑抗灾的水平,有利于解决建筑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找到突破口。同时,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满足建筑样式的同时,还要保证建筑的质量。重视建筑的稳定性,有利于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实现建筑史上一次又一次大的飞跃。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建筑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使建筑满足人们对建筑安全的要求。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1 建筑稳定性的含义和相应的影响因素

1.1 建筑地基稳定性的含义。基地的稳定性的含义就是指,在建筑挤压地表里面的土地的情况下,地基会出现变相、沉降、滑动还有深层挤压等现象。这会造成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受到很大的危害。在建筑行业中,区域的环境地质调查中,把建筑的地基的稳定程度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调查内容,主要针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要了解建筑的地基所在的位置的主要的持有层还有相对的比较特殊的岩石体的分布状况、还有相应的岩石的性质、土层的具体分布状况和厚度、工程土地的具体性质、埋藏的具体条件、地基的基本状况及稳定程度和建筑物的基本分布的类型,另外还要对基坑状况有一定的了解,明确基坑的类型还有基坑的具体规模和基坑的坑壁厚度等等。确定基坑是否稳定。了解对地基岩土体造成危害的不良影响因素。对工程建设和环境的危害程度等。一般来说,建筑地基的稳定性是指在建筑物的荷载作用下,地基能够达到稳定的程度。地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他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安全,地基在地底之下安装。是承受着建筑物的岩土。

1.2 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因素。在建设工程中,建筑的整个工程相当的繁杂,影响建筑的稳定性的因素也非常之多。这些因素会不同程度上对建筑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破坏建筑的安全。建筑物所荷载物体的大小、性质,岩、土地的类型极其它们在空间的分布,包括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的情况等,都是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因素。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应该根据当地一系列的环境来确定建筑的稳定性。有些建筑物是铅直载荷、有些建筑物是倾斜荷载,设计师需要根据情况判断选择用何种方式,确保建筑的稳定性。有些岩较容易变形、土地容易压缩、岩土容易膨胀或隆起,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因素。地下水位的下降、地下洞室的凿挖、工程附近建筑物的施工等也是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因素,因为它们能引起地基的沉降。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也是影响并且直接导致地基倒塌的因素

。比如地震能液化细粒土,导致地基完全失效,整个建筑物倒塌;喀斯特洞穴能让地面向内陷。如果做到较好的预防地质灾害、施工时考虑到影响建筑稳定的各个因素,那么建筑的稳定性便好,建筑安全便可以得到保障。

2 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稳定性评价

结构设计是个系统的,全面的工作。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设计人员要从一个个基本的构件算起,做到知其所以然,深刻理解规范和规程的含义,并密切配合其它专业来进行设计。在工作中应事无巨细,应善于反思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只有通过科学的设计才能使建筑的稳定性得到保障。

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稳定性评价在建筑界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实施关键在于建筑的稳定性评价。在我国,已经出现了三种评价地基稳定性的方法,这三种方法是:附加应力法、数值分析法、力平衡分析法。这三种方法均能对建筑的稳定性作出评价,但都不算确切和全面。为了满足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稳定性的评价,建筑界的专家学者从未停止过对建筑的稳定性评价的探讨和探索。对建筑的稳定性评价一般从四个方面展开。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建筑场地和地基的整体是否具有稳定性。建筑的场地和地基整体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建筑的稳定和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它对评价建筑稳定性的高低程度有重要作用,包括岩土体的沉陷程度和破坏程度均是重要因素。建筑物能够荷载的程度,裂缝带发育高度的重叠程度等来评价建筑的稳定性。

其次,要考察地基的分布是否均匀。建筑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地基的分布地点便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如果地基的分布不够均匀和不够合理,那么对于整个的建筑都将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很明显,地基分布的均匀度是评价建筑稳定度的因素。

再次,地基变形性程度是评价的一个因素。建筑物伴随着地基的沉降程度、倾斜程度,从而影响变形性的程度。要对建筑的变形程度作出合理的估量,减少因为地基沉降造成的建筑变形,使建筑的稳定性得到切实的保障。

最后,地基所能承受的标准值也是建筑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因素。建筑物地表的下沉率、倾斜率、变形率是标准值的参考依据。建筑稳定性的评价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会和评价的标准有所差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只是在理论上进行相应的评价,却不注重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3 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极快,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对建筑也有更高的要求。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当中,建筑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这几年来,我国的建筑业发展很快,我国建筑结构的设计已经在建筑业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建筑的稳定性。我国的建筑事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建筑业在世界上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占有重要的地位。2008 年奥运会中,我国的建筑水平展现在全世界面前,这对我国的建筑水平是一个肯定。而为了使建筑业能够得到更长久的发展,就要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中注意建筑的稳定性。现如今,城市化进展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不符合规范的豆腐渣工程也越来越多,这些建筑存在很多问题,对建筑的质量和稳定性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对于一个建筑,它的稳定性是决定建筑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建筑更具稳定性,解决建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则和政策。与此同时,对于建筑地基的稳定性,我国的相关部门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建筑的稳定性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在建筑开始施工之前,必须要保证建筑设计的结构在设计中具有稳定性。通过这些法规,建筑的稳定性得到了更好的监督,建筑的质量也得到了有效地提高,使人们更信赖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懿. 浅析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技术发展[J]. 民营科技, 2011,(10): 320.

[2] 邱朝辉. 建筑高层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分析[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1, (11):

[3] 顾太新,高丽.防范住宅结构设计通病的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

[5] 关度豪.浅谈住宅的结构设计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4).

[6] 冯春林.浅谈住宅结构设计的通病及防范要点[J].科技风,2009,(11).

上一篇:综述现代工程管理中应重视的问题 下一篇: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