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风险下隐性不良贷款研究

时间:2022-10-07 09:02:17

道德风险下隐性不良贷款研究

[摘要]以往对不良贷款的研究主要着重于不良贷款的产生原因以及对不良贷款处理方式的研究上,对于银行隐藏的不良贷款即隐性不良贷款问题由于缺乏数据而很少研究。本文着重研究了隐性不良贷款的隐藏方法以及在企业道德风险影响下不良贷款率的变动关系。

[关键字]隐性不良贷款 道德风险

隐性不良贷款就是指如果银行不采取隐藏行为就会成为不良贷款的贷款。银行对其不良贷款的隐藏问题是近年来的银行业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银行不良贷款的隐藏,使银行即使有沉重的不良资产负担,其账面也能保持的很“健康”。而隐藏其不良贷款掩盖了它们实际的偿付能力,使得银行的盈利以及净资产都被高估了。一旦出现以下情况,银行的实际状况就会暴露,例如对会计上的要求提高,银行的透明度的要求提高,一家银行或出现银行业危机。一家银行可能很长时间隐藏其不良资产,但随着不良资产的不断积累,最终这个数目会非常庞大。

关于不良贷款的相关研究主要有:曾诗鸿(2005)对最优银行不良贷款进行了动态分析,设计了一个含有贷款、银行不良贷款的社会福利函数(效用函数),对银行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与路径进行分析。Aghion et a1,(1999),Freixas(1999),Calveras(2004)and Repullo(2004)对银行隐藏不良贷款的损失进行了研究,同时认为,较有效的方法是资产剥离,对其不良资产以一定的价格剥离和财政上予以纾困。但John P,Bonin,Yiping Huang(2000)认为这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些不良贷款还有不会阻止新的不良贷款的上升。Michael Pettis(2010)认为中国家庭被迫为新的不良贷款买单,导致中国消费增长放缓,中国经济再平衡会更严重。道德风险的发生往往与信息不对称以及政府的信贷软约束有关,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俞乔(2009)研究了在政治控制条件下,政治家与经理人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过程。于涛(2010)基于信贷软约束条件下不良贷款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析。卫功琦(2009)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行长为获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声誉,对本行的信贷风险有明显的掩饰与推迟行为。

一、不良贷款的隐藏方法

一笔贷款,特别是一笔大的贷款,当贷款人的偿还能力出现问题到期偿还不了时,特别是下一期又可能偿还时,银行便会通过隐藏手段对其掩饰,是账面看起来很健康而不会被监管者发现。

银行为了处理这些不良资产常常会采用两个方法使其账面很健康:一是将不良贷款进行延期。二是对其进行新的贷款来偿还旧的贷款。尽管两种方法都能达到隐藏其不良贷款的目的,但是两者有细微的差别。随着隐性不良贷款的积累,银行资金运转可能会出现紧张,而此时银行便会通过而且两种方法都会引起资产负债率的上升。可以通过下面的模型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工程类型分为一期和二期:

一期工程成功时,产出为Y1;

二期工程成功时,产出为Y2。

都为期末产出,且Y2>Y1,失败的工程没有价值且失败不可逆。

期初投资是1,从银行借款。工程开始前,工程类型不确定,银行贷款利率为R。

在第一期时,企业和银行便知道工程类型,但外界并不知道。若工程是二期的,则第一期末没有产出。第二期产出可能较大,银行便会重新安排其贷款,有两种方式:

1、对贷款延期

期限延长,贷款量为1+R,其中R是第一期应收利率,在第二期变为贷款。如果工程成功,则银行在第二期末收回(1+R)2

2、重新贷款

新贷款量为1+R,用于偿还一期贷款和利率,若工程成功,收回的量为(1+R)2

虽然两者的量相同,但是区别在于:方式1没有在第一期产生现金流偿还本金和利息,银行只是在账簿上延长期限。方式2在第一期收回贷款和利息。

二、道德风险下的不良贷款与资产负债率

再来考虑一下银行面临的道德风险,以及隐性不良贷款的累积。当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时,银行会隐藏更多的不良贷款,从而引起资产负债率的上升。由于企业对债务一般只承担有限责任和努力成本e,企业可能不作出努力。再假设工程为一期的概率为a,则为两期的概率为1-a,工程成功的几率为p。考虑一期和两期的NPV,则当ap(Y1-(1+R))+(1-a)δp2(Y2-(1+R)2)>a(Y1-(1+R)2)-e+(1-a)δ(Y2-(1+R)2)(其中δ为折现因子)时,企业就不会努力,此时,道德风险便会出现。

当道德风险发生时,银行会继续运用两种方式,虽然银行成功隐藏了不良贷款率,但随着银行隐性不良贷款的积累,银行的资金运转可能会出现困难,银行可能会大规模放贷,并进一步抓紧吸纳贷款,使得银行资产负债比率上升。不管最后是由于资产负债率的上升还是出现经济危机,问题最终会引起储户和监管机构的警觉,而此时的不良贷款比率必然是惊人的。

三、防范措施

2010年1月份的信贷量增加1.39万亿,较2009年1月增幅减少了约2200亿,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即简称为“国新十条”,凸现了中央政府抑制楼市投资投机、加强监管、增加供应、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这使得银行的信贷风险进一步加大,在未来数月或数年不良贷款的问题可能更加突出。

(一)加强内外部监管

1、从内部来讲,银行必须加强自身的内控机制

对贷款人的严格审查,加强内控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其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而形成的一种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制衡机制,在追求自我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应建立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2、从外部来讲,应该制定更严格透明的会计准则

对银行延期贷款和重新贷款都要进行披露和标明。“银监会”及其分支机构必须定期和不定期对企业信贷业务进行监管,以确保国内银行业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二)降低道德风险问题

减少信息的不对称问题,银行应对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企业的运营和财务情况都要有详细的了解,从而减少企业的道德风险问题。

政府隐性担保问题,同时,最后贷款人制度、审慎监管等也存在缺陷,弱化了国有商业银行自我约束的动力,增强其从事高风险行为的激励,从而助长了道德风险行为。

深入推进诚信意识和社会信用建设,进一步强化诚信意识和社会信用观念,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制约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加强对信用体系的社会化监督,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氛围,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最大限度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推动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诗鸿.最优银行不良贷款的动态分析[J].世界经济.2005(4).61-66.

[2]曾诗鸿.从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来分析银行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J].中国软科学.2003(9).43-48.

[3]卫功琦.我国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实证分析:信贷风险掩饰和推迟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09(7).80-86.

[4]于涛.基于信贷软约束条件下不良贷款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10(1).104-109.

[5]Blum.J.Subordinated debt.market discipline and bank’s risktaking.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2(26).1427―1441.

[6]Buch.C.DeLong.G.Doweak supervisory systems encouragebank risk taking.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2008(4).23―39.

作者简介,单玉柱(1985-),男,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

上一篇: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创新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关于我国A股市场引进绿鞋机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