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教学兴趣的激发途径

时间:2022-10-07 07:30:41

小学书法教学兴趣的激发途径

在小学阶段进行书法教学是文化积淀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小学初级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能力还不完善,对事物的理解和兴趣还处于基础阶段,常常会被颜色鲜艳且具有冲击力的事物吸引,对书法教学产生一定的难度,所以激发小学生对书法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一、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对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对于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兴趣培养,书法学习也一样。课堂是学习书法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书法的主渠道。

1.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征采用不同方式,做到因人而异。在求同的同时懂得存异的重要性,从而进行多样化教学、丰富化教学。如在一个教室中,一定会参差有别,有的学生天生对写字感兴趣,而有的学生“一窍不通”。因此,教师在讲授完毕书法汉字基本原则之后,就要进行课堂辅导,逐一解决不同学生的问题:对于“天赋学生”在汉字书写上给予更高要求,对于起步较低的学生通过循循善诱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从而保证多样化教学之下,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学习乐趣,都对书法产生不同程度的热爱。

2.自主化的教学方式。

小学书法课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提出更高要求,所以书法教师不仅在书法课堂中要耐心地讲解,更要给予小学生更多的知识引导和书法训练作业,保证学生学习热度不减。在书法练习过程中,教学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供给学生适合小学生观看的书法教学视频或者书法小常识及书法动画历史等,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在课堂上提高学习自主性。

3.实践化的教学过程。

书法课堂上,教师要科学衡量教与学,传授知识与实际练习的时间,为学生腾出更多实践时间。凡是给予学生大量时间进行自我摸索和实践的课堂,这些学生在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不会对教学产生负面情绪。可见小学生能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对书法教学的兴趣。

二、积极拓展提高学生学习书法兴趣的途径

1.通过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据调查,很多小学生不喜欢文化课的原因是现实生活中的课堂与实际生活脱离,课堂中的内容可能因教师的传授方式无法引起小学生群体的共鸣。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必须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有将课堂内容如书法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才能激发学生对课堂的热情。那么如何联系?如大街小巷的广告字牌都是汉字的变形与表象,如校园、班级的黑板报设计都可以通过变换汉字的书写方式呈现更别具一格。在生活中感知书法,加深学生对书法的理解。

2.让学生得到价值回馈,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动力。

通过心理学研究可知,人类做某件事都会有所企图,不是过程让人愉悦,就是结果让人有成就感或者满足感。对于小学生的书法教学而言,要遵循此原则。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反馈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感受到被鼓舞、被赞扬、被认可,更促进他们的学习劲头。如过年的对联横幅,可以组织小学生现场书写现场赠送或者出售,不仅能学以致用,还能得到价值回报。这样的教学与实践结合,一定会让小学生对书法知识更热爱。

3.通过言语进行鼓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实际上课堂本身就是生活本身,由于教育局限性导致很多课堂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单调无趣,导致很多小学生厌倦上学,厌倦某个学科。所以要通过一些技巧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喜爱。对于小学生而言,语言上的肯定或者表情上的支持都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如对用笔不规范、作品不够漂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说:没关系,每个人都有优势,你的优势在于你会不断努力。在弥补他们不足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鼓励,给他们更多心理安慰。再如:对于一些怎么努力都无法写好的学生,教师不应焦躁,可以通过微笑演示写法,用耐心和表情给予学生更多鼓励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通过互助形式,增强学生学习责任心,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需要被赋予责任感。比如:可以通过互助活动或者一对一帮扶活动,将学生进行一对一分组学习,从而不但提高学生合作能力,而且提高学习汉字的兴趣。通过各种活动环节,学生对书法学习产生兴趣,有效实现书法课程教学的高效性。

上一篇: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下一篇: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