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

时间:2022-10-07 06:19:41

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近些年人们医学观念的改变,临床护理得到了全面开展,发展形式也趋于多样化,护理工作变得较为繁重。然而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学结果的期望值不断增高,因此,如何将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已经成为每位医护人员目前需要认真对待和深思的问题。护理层级管理的实施作为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探究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本文从护理层级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具体措施、发展前景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基础医院;护理层级管理;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2

由于我国多数人口分布在农村,基础医院[1]担负的责任就意义非凡。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基础医院的管理方面存在着问题,护理又是患者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保障患者的健康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引入层级管理,有利于基础医院进一步将临床护理进行完善。层级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其基本框架结构为: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成层级结构由上到下。通过实行层级管理,可以更好地合理分配和利用医院的资源,在明确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能够有明确的目标将分内工作进一步做好。因此,本文旨在探究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前景,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的必要性

1.1 基础医院存在的问题[2]

基础医院的机构设置较为臃肿,盲目向大医院看齐;人员超编,有许多的乡村医院常常处于休假状态,医院对其本身的服务群体的定位不到位,导致严重浪费了资源。除外,基础医院的岗位混乱,分支机构有时只有一人或者两个人,但是他们要负责各项事务,涉及的职能过多,影响了医院效益。

1.2 医护者的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

护士是临床护理的直接执行者,也体现着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护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护士自身的素质,保证了医护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而全面的服务。相反,如果护士缺乏责任心,不能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就会导致责任风险。比如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比较仓促,“三查七对”没有做到仔细,医嘱查对时不够认真;一级护理没有按规定进行巡视;晚上值班时没有戴口罩就进行无菌操作等,上述情况都是造成差错类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3]。护士习惯于按医嘱被动工作,被动应急传呼,将重点大多放在有形的操作性工作中,却将病情观察等无形工作忽视了,对病情变化缺乏预见性,也成为造成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

1.3 医护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足

临床护理质量难以得到根本提升的一个关键是医护工作者综合素质较低。我国大多数医院为了达到获得更大效益的目的,对护士实行了聘任制,导致很大一部分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科生一毕业就走上了临床护理的岗位,进而造成在护理的过程中不能够满足患者的健康和心理需求。在工作中,医护人员护理记录不及时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护理记录缺失的问题,在进行护理时,如果没有及时记录患者的情况会造成患者病情与抢救记录出现缺失,从而为医患纠纷埋下了隐患。

2 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的可行性

2.1 医院加强了对内部的管理

医院自身已经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逐渐加强了对医院工作者的作风管理,对医院人员的服务管理,对自身收费医疗等项目的管理。

2.2 基础医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要求

目前基础医院招收的护理人员均是专科毕业或者本科毕业的人群,他们的技能比较高,知识丰富,服从度高。为进一步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提供了人员保障[4]。

2.3 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国家三农政策的支持,医改的实施,无疑为基础医院提供了资金、技术和法律上的支持,护理层级管理的实施更为方便。

3 实施护理层级管理的措施[5]

3.1 确定护士各层级的标准

第一级为专门负责患者的基本护理;第二级专门负责重症患者的护理;第三级专门负责运营护理程序的开展工作、健康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其余护士的护理能力;第四级负责护理方面的科研工作。

3.2 确立各层级护士的职责

3.2.1 护士长:为第四级负责人,能够做到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直接参与护士的护理工作和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每周日负责查房,每月开展护理的科研会议。每月填写、上报护理质量统计表,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评估。

3.2.2 高级责任护士:为第三级及以上级负责人,专门负责重症患者的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合理分配合适的护士,并做好监督下级护士的护理工作。

3.2.3 初级护士:为第二级负责人,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帮助高级责任护士做好患者的病情监测工作,并将不良情况告知上级护士。

3.2.4 助理护士:为第一级负责人,配合专业护士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针对个别的农村患者做好卫生方面的监督和指导工作。

4 实施护理层级管理的发展前景

关于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的发展前景[6],国内不少专家对此都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和国家三农政策的实施,基础医院的专项款、医疗器械比以前更多,这就为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提供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但是也有不少专家表示了消极的看法,他们认为即使护理层级的管理的实施工作到位了,但是人们的素质有待改善。有的患者不能配合护理工作,认为医院不会对他们全心全意的负责。还有患者对基础医院的设施有所担忧,这就为护理层级管理的实施加大了难度,不能保证护理的有效性。但从整体来看,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还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的。

5 结语

层级管理的特点是管理层次得以简化,领导的重心下移,管理效率得到提高。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有助于管理从宏观粗放向微观细致转换,可以保护患者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护理,在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方面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除外,护理层级管理的实施可以满足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各项需求,有利于增加治疗的成功率,护士的各项业务素质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对于基础医院来说,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可以大力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势必赢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效益。同时,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提高医院的信誉度,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

综上所述,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可以为护士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不仅可以满足经验丰富的护士的成就感,而且为年轻护士工作者创造了更为安全、规范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德辽,刘成霞.开展护士人性化护理培训干预的效果与研究[J].重庆医学,2010,38(6):685―687.

[2] 李锐,董春苗,辛丹等.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118-119.

[3] 亚洁,张立颖,李玉英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39(12):918-920.

[4] 陶新莉,陶立新,裴新平.手术室环境的噪声污染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34(4):230―231.

[5] Gross JC,Goodrich SW,Kain M E,et al.Determining stoke rehabilitation inpatients’level of nursing care[J].Clin Nurs Res,2011,10(1):40-51.

[6] 母泽林.新时期医院服务文化的刨新点--人性化服务.上海市医院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D].上海市医学会医院管理学会,2012,3(11):39~42.

上一篇:医学检验实验教学过程中增加岗位安全教育的研... 下一篇:曾子墨两爱子首度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