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最高效

时间:2022-10-07 05:28:15

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最高效

有的人能把一天当作24小时来过,有的人能把一天当作1440分钟来过,还有人能把一天当作86400秒来过。如何高效地利用30天的时间?且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讲述人:荣秋艳/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在高考前的一个月里,我们需要用一些高效的小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

1.总结反思法

在最后30天,如果你仍是一味地做题,不注意方法的总结,那么,你就无法对高考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同学们可及时总结同类问题的解题通法,将所有做错的题目都一一弄懂,并把题目的易错点用红笔标出来,在最后的30天里勤翻阅,加深印象。

2.分类对比记忆法(以语文为例)

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对比,能使我们的记忆更快速、深刻。以语文为例,在记字音、字形时,我们可以把形近字、同音异形字、多音字分类整理到学习卡片上,如冬夏常青、万古长青、常备不懈、长年累月这几个词语中的常、长字就比较容易记混淆,这样对比着记忆效果会好得多;在记忆成语时,我们可以分类整理――不能带宾语的成语(司空见惯、妄自菲薄、充耳不闻、贻笑大方等)、夫妻专用的成语(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等)、谦敬成语(蓬荜生辉、鼎力相助、敬谢不敏等)、老年专用成语(鹤发童颜等)……

2.定时定量练习法(以数学为例)

高考时间有限,因此做题速度显得尤为重要。我建议大家平时采用定时定量练习法,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定量的题目,训练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例如,数学考试要求考生在120分钟内完成22道题目,那么同学们就要给每个题型设定时间:选择题花费30分钟,填空题花费10分钟,剩余时间交给大题。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仍旧做不完某个题型的题目,你也要勇敢地舍弃!

3.用心记录新知识(以英语为例)

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在做阅读理解时,我们难免会遇到许多生词,这些都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单词,建议大家把它们摘抄下来,这样无形中就会比别人多学很多单词,在以后做题时就比别人更占优势。

4.时政热点结合法(以政治为例)

高考命题会参考时政热点,所以我们也应该结合时政热点来备考。以政治复习为例,我们平时可多看时事新闻,并从中挖掘出课本的知识点,看这些新闻涉及哪几个方面的知识――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训练我们思维的灵活度。

5.合作W习法(以历史为例)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使我们的学习更有趣也更有效率,我们可以和几个好朋友组成学习小组,在休息时间轮流出一些基础题,大家一起做,一起总结易错点,共同进步。例如历史学科零碎的知识点较多,每个人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同、知识漏洞也不同,通过相互间的提问回答,不知不觉中我们便能补充很多小知识。

我们班有一名女生,平时老是“没心没肺”的,喜欢在寝室里给我们讲历史书里的故事,不管别人听不听,反正就是自顾自地讲――因此她把史实记得非常牢固。文综的其他科目,她也是没事就会找同学说一说,不为别的,就是逼迫自己重复记忆。我们当时都觉得很搞笑,没想到高考时她的文综成绩是我们班的第一名,也是全省第一名,我们都惊呆了。最后她被清华大学录取了,我们都非常佩服她。

6.模式答题法(以地理为例)

其实,不管是哪个学科,都有一些题型可以利用答题模板来回答。如分析地形成因时,我们一般都是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这两个角度来回答,即“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分析内力作用时,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等角度分析;分析外力作用时,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

上一篇:试论新常态下大学生第二课堂的管理与改革 下一篇:北体:体育精神,大学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