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探讨

时间:2022-10-07 05:26:36

关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探讨

【摘要】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是一项非常缜密和繁琐的工作,这项工作对技术和经济都有着很高要求的工作,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类别,分析了施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方法,最终实现施工成本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工程成本造价控制与管理是集技术与经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然而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的总成本越来越高,但许多施工部门却忽视了对施工阶段成本造价的管理,致使额外施工费用增多,从而对整体工程成本造价的管理不利。特别是施工阶段是一个关乎质量和进度的关键阶段,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尤为重要。

1.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类别

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在施工期间包括多个部分。涉及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程的每一个细节。全面综合开展各个方面的一切措施方能最大限度地改善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

(1)工程项目施工开始建设时要选择物美价廉的建筑材料。合理适当的控制建筑材料费用是在项目施工阶段控制建筑施工造价成本的最初环节。建筑材料的费用成本控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则为材料的数量和材料的价格的控制,按照设计规范严格制定项目施工的采购计划,通过合理的优化配置和经济化使用并采取动态管理模式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实际施工成本。从建筑工程项目的实践操作情况来看,具体的造价成本控制方案就是控制好进货渠道把好进货关,对于一些大宗物资的采购采用招标的方式,通过行业之间竞争的方法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尽可能的采用厂家直购以便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所有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都要使之得到充分利用,杜绝浪费。 (2)人工劳动力成本的控制。按照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制定劳务费用合同。落实建设项目责任承包制,严格控制施工阶段劳动力数量,尽量精简岗位,杜绝零时工的形象,尽可能的采取一人多岗的办公模式,最大限度的扩大效益。按照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的要求编制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当地人员,有目标有计划的针对性招聘和解雇,控制人力资源数量。建筑施工机械的使用费用是建筑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成本的重大开支之一。对于控制施工机械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多角度考虑和施工要求和机械的性能。合理部署组织机械调配和施​​工以便于减少施工过程中机械数量的消耗,并尽量避免机械闲置或不足以满足施工需要,同时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避免机械的大修费用。提高机械设备的可用性和利用率。

(3)控制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非生产费用。包括压缩非生产人员,责任预算及盈亏,异常情况的审查等。

2.建筑项目工程中造价成本的控制问题

2.1 职责和权限管理系统不完善

任何机构的管理活动,特别是工程造价管理应建立自己的责任和权利的统一有效的管理体系。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造价管理体系的项目经理通常拥有很大权利并在工程项目效益和造价控制等方面对施工单位负责。其他工程项目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相应的责任、权利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利益分配。然而如今的建筑施工项目的造价成本管理体制中并没有较好的处理责任和权利的关系,缺乏完善的造价管理体系,有些工程项目经理部门直接将整个工程的成本造价控制职责都归于工程项目造价成本控制部门。

2.2 施工方案的不足

在工程项目完成投标和中标之后,需要制定与技术水平和工程实际相符且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案。即充分考虑工程项目建设和技术人员的素质、数量以及材料设备状况的特点,制定多套具体的施工方案,并择选最优施工方案进行实践操作。但是,很多建筑项目的施工方案都没有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对比,有些即便有对比也仅仅是按照以往经验进行了局部片面的对比,无法实现工程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3.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

3.1 编制合理的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是工程施工阶段进行成本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按照委托合同的要求,与建筑工程的特点相结合,编制整合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实施方案,主要内容有可行的工作计划;各阶段的内容咨询;工程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以及工程的概况等,从而能够合理及时地安排成本造价成本工程师进行现场咨询服务。

3.2 控制工程材料费用

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材料费用大约占据成本造价的70%左右,所以工程材料费用的控制也就成为工程项目造价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从工程材料费用的预算到采购到签收都要全方位全过程的加强管理;从使用到监督到回收全部流程都应该分管到个人。工程预算要尽量做到合情合理,合乎建筑规划,并且经济合理,资源配置最优化。材料采购方法的选择对材料成本有重大影响。因此应该采用直购、招标等现代化的采购方式以避免材料的库存积压,管理好到货流程和采购数据使用中的责任承包,贯彻谁浪费谁负责的原则。

3.3 管理签证的内容

第一是定性审查。是否存在变相的重复计取据;签证的内容是否准确反映施工合同以及工程招投标精神;是否符合当前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手续是否合情合法等。第二是定量审查。相应的附件齐全与否;计算费用的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文字的表述是否简洁明了,是否会产生新的分歧和矛盾等。深入施工现场,对工程实施情况随时随地的进行查看并严格核实,有效管理工程施工阶段的隐蔽工程、签证变更。避免在工程结算时出现不符合强制性规范要求、不完整以及不规范的经济签证,甚至出现施工方利用业主对施工工序以及合同定额了解甚微,擅自增加工程签证的内容。具体的解决措施如下:

(1)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和成本造价相关的隐蔽工程时,业主应该及时的通知相关成本造价咨询人员到场,与施工方、监理以及业主进行现场核实,对施工单位不合理签证予以拒签,为业主节省不合理的不必要的开支。

(2)对于按照图纸要求施工的工程,建议业主在不发生工程变更的情况下,一经核实都不做签证,对设计单位以及业主提出的工程变更,要求施工方、监理单位以及业主保存好相关的文件资料,经过成本造价成本工程师核实之后,再为施工单位进行变更签证办理,至于因施工单位间不当的配合或其它的原因导致的修、填、拆、挖等不予以签证,并要求各责任方自行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

(3)对于确定签证内容的价格,建议业主按照合同的约定执行相关规定,如过遇到合同未尽事宜时,应该按照省相关的定额执行,确定部分缺项材料的价格,建立价格咨询机制,进行签证价格商讨,从而确定合理的签证价格。

3.4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工程项目需要有专业专门的人负责进行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建设出高质量的高层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学量科学理论,高层建筑的施工环节中应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方法。最大程度的发挥新的技术优势,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节约施工造价成本。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要培养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和投入资源选用,提拔熟悉工程技术的骨干人员,尽可能的增加占据20%工程成本的劳动力费用所产生的生产价值。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项目变更等影响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问题时常出现,因此在完成工程项目成本的计划之后,需要进行划分成本责任,追究相关工程问题的工程责任,严格审查无法避免的技术难题,考虑审批成本的追加。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贯穿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中。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分析建设施工中的重要信息,以便于减少甚至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只有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建筑的工程造价成本,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土地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郝丽钊.张秀丽.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4).

[2]赵新娟.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造价的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1(16).

上一篇:探析路基与桥梁过渡段的技术措施 下一篇:对房屋建筑工程中造价成本控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