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女”一词

时间:2022-10-07 05:03:52

说“美女”一词

摘 要: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方法指出“美女”这一称呼的泛化、“美女”的产生以及出现“美女”这一称呼的原因,由“美女”一词从而引发对现代汉语社交称谓语有关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美女 泛化 原因

随着称谓词“小姐”、“同志”、“师傅”淡出人们的使用范围, “美女”这一称谓语开始在网络、街道、学校、超市等场所广泛使用,并且开始泛化,词义扩大,“美女”不再仅仅是指美貌的年轻女子,人们已经把“美女”等同于“女人”,也就是说“美女”已经成为对女性通称的一种称谓词了。

一、“美女”的泛化

一种称谓泛化的标志是人们使用该称谓的数量和频率,“美女”是否已被大多数人接受和使用了呢?下面是我关于“美女”称谓的一个调查结果:

调查人数:100人(包括个年龄段的女性)

1.你被别人称呼过美女,或称呼过别人美女吗?

选项名称选择人数百分比

经常4949%

偶尔4040%

从来没有过1111%

2.别人叫你美女时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选项名称选择人数百分比

没感觉,一种称呼而已4848%

听着挺舒服,虽然知道自己可能不是真美女2929%

很反感,是对我的一种讽刺1515%

感觉很好,认为别人由衷的称赞我的美丽88%

3.被别人称呼过美女,或称呼过别人美女的年龄结构图

通过对第一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人经常被称呼过美女,或是称呼过别人美女;第二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又进一步说明有近一半的人认为“美女”是一种称呼。这两项结果都表明“美女”已被大多数人接受并在人们的交际中频繁的使用。因此,“美女”已成为社会女性通称的一种,“美女”这一称谓已经泛化。通过第三个关于年龄结构的调查我们发现被别人称呼过美女,或称呼过别人美女的人群年龄居第一位的在18~24岁之间,居第二位的在25~30岁之间,二者之间百分比差距不大,这说明“美女”还是多用来指称青年女性的。但是我们发现在31~35岁和36~40岁这两个年龄段之间也有人被别人称呼过美女,或称呼过别人美女,这说明有些看起来相当年轻的中年女性,有时明显已婚的妇女也这样被人称谓或称谓别人。显然“美女”一词现在已不止用来称谓年轻女性了。

二、“美女”的产生

“美女”一词很早就存在,专指美貌的年轻女子①。如:

(1)寒暑,风雨饥疾,民乃不处,移散不败,农乃商贾,委以淫乐,赂以美女。(《逸周书》)

(2)荆王所爱妾有郑袖者。荆王新得美女,郑袖因教之曰:“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近王,必掩口。”(《韩非子》)

(3)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战国策》)

从以上例句可见“美女”按照传统用法多是按偏正式复合词理解的,也就是说美丽的女人,强调是“美”,而今天流行的称谓词“美女”则偏向指女性而并非一定要“美”,也就是说真正像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这样的美女实在是凤毛麟角。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前提下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人们开始不惜重金追求自己的外在美,除了注意自身保养之外,还要加上专业的美容、护理等,这使得人们的容貌得以较好地保持。另一方面,人们对审美的标准也开始发生变化。美不再是“双眼皮、大眼睛、高鼻梁、樱桃小嘴”。个性化的审美观使各色女子都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美在现代社会已日益多元化。这就为“美女”这一称谓词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那么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听见叫“美女”的声音也就不足为奇。 社会语言学认为,交际是语言的根本属性,语言的动态是与人的动态、社会的动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②。这种动态必然反映到语言中,并且首先明显地反映到词汇上。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有精力、有能力去追求美,称赞美、享受美,各种选美、造美,加上一些影视明星的“美女效应”,更加刺激了“美女热”,这些新的社会现象会毫无遗漏地反映在人们的语言中,这是语言的根本属性。“美女”这一称谓词也就应运而生。

三、“美女”称谓出现的类型

称谓可分为面称和背称称。面称,即面对面的称呼;背称,即被称呼人不在场时对他的称呼。作为一种社会通称,“美女”既可以用作面称也可以用作背称。

(一)面称

用于面称时,“美女”称谓可用于熟悉的人也可以用于陌生人之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单独使用:

(1)美女!干什么去啊?(熟人之间)

(2)美女!买点什么啊?(陌生人之间)

2、姓氏+大+美女

(1)杨大美女,上课去啊!

(2)这位是段大美女。

(二)背称

1、修饰语+美女

小美女 大美女 火辣美女 人造美女 长发美女 港台美女

2、美女+职业

美女老板 美女特工 美女记者 美女主播 美女导演 美女老师美女模特儿 美女市长

3、美女+学历

美女博士后 美女博士 美女硕士

4、美女+亲属称呼

美女老婆 美女妈妈 美女阿姨 美女婆婆

四、“美女”称谓语的交际功能及其出现的原因

(一)“美女”称谓语的交际功能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这种称呼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③称谓语“美女”的出现正是反映了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是社交中人际关系亲疏程度的体现。可以说“美女”的运用,特别是对交际中年轻女性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称谓,因为它实现了交流的目的,使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适当的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1)对于陌生人,在不知道对方姓名、年龄、职业、身份的前提下,如果用“哎”、“喂”等用语就显得没有礼貌、没有素质,而且极有可能遭到被称呼人的厌恶,达不到交际的目的,而用“美女”称呼女性这是对对方的赞美,因为漂亮女子被赞为美女,会心情愉悦地坦然接受;普通女子被赞为美女,也会心里沾沾自喜。从交际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双赢的交际策略

(2)如今的时代是彰显个性的时代;是人人都充满自信的时代;是审美标准多样化的时代,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年轻、漂亮,因此有的时候你用你认为对对方是礼貌性的称呼语,却不一定能达到你想要的目的。如果你把一个女性称呼的比她实际年龄老的话,你可能会遭到冷落;但是如果你把一个40岁的女人称呼的比她实际年龄年轻的话,你得到的绝对是笑脸。“美女”这一称谓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虚荣心。特别是在一些服务场所,“美女”更是被频繁使用的一种恭维式称呼。比如在哈西服装城我们可以听到应接不暇的叫“美女”的声音。无论你是不是美女,你都可以被叫成“美女”,例如:“美女,你看这件衣服特适合你。”之后,所谓的“美女”就买了那件衣服。可见,“美女”帮我们建立了良好的交际桥梁。

(二)出现“美女”这一称谓语的原因

“美女”这一称谓语普遍被大家所接受,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它能合理的存在呢?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1)当今社会是一个追求美的时代,在人人都爱美,人人都希望永远年轻、漂亮的心理驱使下,“美女”这一称谓应运而生,他满足了人们社会交际的需要,达到了语用目的和语用动机。

(2)无称可呼。中国80年代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原有体制下使用的很好的一些社会称谓,在新体制下人们就感到有些不大适用了。如对女性的称谓“姑娘”太小,“女士”太老,“同志”虽然男女通用,但是太缺乏雅致之气,特别是在同性恋被认同之后,使得“同志”成为“同性恋”的又一称呼,在社交中“同志”就逐渐被弃之不用,同时“小姐”又被不幸地附上了另一种涵义,遭到大多数女性同胞的排斥而不便使用。所以在这个“无称可呼”的时代,“美女”的出现帮了我们大忙。虽然被称为“美女”的不一定是真正的美女,但绝大多数的女性普遍还是能够接受的,这样既拉近了交际双方的感情,又避免了无呼可称的尴尬,何乐而不为呢?

五、社交称谓的困境

尽管“美女”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社交称谓在对女性称呼上的一些空白,但是依然存在着“无呼可称”的现象。陈建民把这种“无呼可称”的现象叫做“社交称谓的缺环”。他列举了六个方面的“缺环”现象:(1)如何称呼不知姓名的同辈的“爱人”,老师的“爱人”(2)“老师”和“大夫”无所不包——如何称呼学校里的行政人员和医院里的护理人员?(3)住高层楼房的人互相之间该如何称呼?(4)如何称呼婚姻状况不明的女性?(5)能否对异性朋友使用带友情的称谓?(6)如何写信封上的称谓?陈建民提出的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比如:我们称呼男老师的爱人为“师母”,但是我们怎么称呼女老师的爱人呢?那肯定不能叫“师父”,那到底应该叫什么呢?再比如:如果一个人从你妈妈那边来论他是你的长辈,但从爸爸这边来论他恰好又是你的晚辈,你又如何称呼呢?面对这样一群人我们怎样称呼才得当呢?

“美女”这一称谓词虽然现在有很多人用,但它也不是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可以用到任何人身上的,我们总不能把一个五六十岁的女性称作“美女”吧!但是称谓语“美女”在使用中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通常与“姑娘”、“女士”、“夫人”、“阿姨”等并存的,作为相互配对的交际用语贯穿于言语交际中。可是当“美女”这一称谓语也像“小姐”、“同志”、“师傅”一类词过气之后,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称谓词呢?

六、总结

称谓语“美女”的出现是时展的结果,目前“美女”的使用已经开始泛化,甚至是庸俗化的趋势。在社交中,在报纸杂志中,“美女”成了高频词汇,但我们要注意在选择称谓语的时候,一定要使称谓对象懂得所用称谓的意思,同时所使用的称谓语要符合称谓对象的身份。(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注解

① 《现代汉语》第五版,商务印书馆

② 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北京华语教育出版社

③ 《文化语言学导论》 戴昭铭 第211页

参考文献

[1]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北京:语文出版社[M].1996(12)

[2] 陈建民 现代汉语称谓的缺失与泛化问题[J]汉语学习,1991,(1)

[3] 杨赛良 透过“美女”现象看现代汉语社交称谓语的困境[J]现代语文

[4] 王劲松“美女”称谓语泛化的原因及文化意蕴[J]现代语文

[5] 邵敬敏 “美女”面称的争议及其社会语言学的调查[J]现代语文

上一篇: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个人评价关系研究 下一篇:跨境民族之哈萨克族饮食文化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