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脉的街道空间界面设计

时间:2022-10-07 05:02:40

基于地域文脉的街道空间界面设计

摘要: 街道空间界面作为人与城市的第一接触面,是延续地域文脉的重要控制因素,文章提出界面在街道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并研究了延续地域文脉的街道界面设计策略。本文从微观层面,重点探讨如何从界面的形式构成、材料、色彩、细节几个方面延续城市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的理论方法。

关键词:街道空间地域文脉界面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论

“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 [1] 街道空间作为市民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和城市文化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往往因为它的特色而成为城市的标志。因此,在城市街道空间中传承地域文脉,才能增强空间的历史感、地方感和文化内涵。街道空间是由界面围合而成的,没有界面的限定,街道也就存在了。并且,街道空间界面作为城市空间中最易被识别和感知的部分,在表达城市意象、历史文脉和传承地域特色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具有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质的街道空间建构中,基于地域文脉的街道空间界面设计应是特别关注的环节。

二、街道界面——人与城市的第一接触面

界面是指限定某一空间领域的面状要素,是实体与空间的交接面。城市的历史文化不仅体现在建筑实体上,更体现在建筑组合的侧界面上。城市街道界面综合了各种物质要素,并包含了市民的各种行为方式。它把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在视觉上展示给人们观看,并能使人对城市空间形成完整印象,是城市向市民和游客展示的媒介。连续且完整的建筑界面围合形成街道空间的整体轮廓,它们在创造作为街道实体的建筑空间的同时,也建构了依赖两边界面围合出的街道空间。并且街道界面作为人与城市的第一接触面,肩负着整个城市的认知功能。市民通过对街道最直观的视觉感知而唤起场所的精神体验,进而形成完整且有特质的城市印象。因此,在对城市街道界面设计研究中,本文主要是对沿街道的侧界面——建筑界面的研究,它们不同的组合方式得到不同的空间物理表象,展现不同的文化精神。

三、基于地域文脉的街道界面设计

构成街道空间界面这一实体的要素纵多,形式、构成、材料和色彩等都决定着界面的形成和界定。另外,不同地域的气候和光照变化影响下,不同界面所构成的空间特质,也反映出不同的整体环境秩序和场所精神。因此,从通过对各个要素的研究到对特色空间界面的建构,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形式构成——界面设计展现地域特色

街道界面是城市文化、地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它的形式构成与层次更是积淀了人们在这种文化影响下的丰富表达,这与该地区人们的生活节奏,行车、行走速度,以及尺度感有紧密的联系,因而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随着消费主义的侵蚀和时代的发展,市民的生活节奏逐步快速化,高速行进中,街道界面逐渐模糊,界面新的构成形式沦为表皮化的快速贴图,在还没来得及形成固定记忆便已老去。为了适应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建筑的构件变得预制化和模数化,重复性也相应增大。当然,这种快速的、批量生产的街道界面也无法使人驻足停留欣赏空间界面。

因此在新的建成环境中,为避免这种恶性循环,就必须要着眼于本地传统街巷界面形式的秩序,去其糟粕取起精华。对符合于当代建造手法、城市活动和环境气候应对的传统界面特征,可直接引用于当代空间建构中。如贵州新天蓝波湾的界面设计中,抽象苗族吊脚楼的空间形态,运用其架、挑、跨、退、让等手法,凸显地域空间的界面层次,并在界面设计中引入侗族风雨桥、鼓楼等极具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空间构成元素,营造有地域特质的空间氛围。而对具有沿承地域文脉价值特性,但不具备以上条件的界面形式,可以通过转译、置换、重组的方式在当代街道界面生成中得到传承:首先重视界面形式与层次的表达和象征作用,界面元素可以转化为抽象化的图案,借以强调界面对于场所及地域文脉的关联性。其次,通过光影变化也可塑造丰富的界面形式,用界面虚实层次强化空间感受。再者,通过新材料组合构成的界面关系,也能有效传承传统街道界面的构成关系。如苏州李公堤民俗风情商业街,就通过现代材料组合形式对传统的界面形式进行置换,使街道界面既传承了江南水乡空间界面的形式特征,又满足了现代商业功能的需要。

2、材料——界面设计展现传统文化

对于街道空间而言,界面形式的确立与诸多社会文化因素有关,但最终如何建构街道界面,却是和施工技术、当地材料密切相关。毋庸置疑,这是一个街道空间营造地域特色氛围的现实基础和重要依据。不同的材质和肌理营造出街道不同的意境,并且赋予空间质感之美。比如石材显得厚重,木材给人以温暖,砖块显得规整等等。不同材料在界面上的组合也能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传统街道空间界面多是就地取材,因材施工,因此极具地域特色。尽管传统材料具有地方特色,但它们几乎完全是手工式作业,这不符合当代建筑工艺的发展趋势,被取代也是必然。因此如何将这些传统材料的特色转译到现代建筑工艺中,是当前营造有地域文脉意味的空间界面的重点。对此,本文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传统材料的转译:

首先、凸显地方材料的表现性。在框架结构作为主流建造方式的当代,地方材料不再必须作为承重结构使用,因此有更大的自由度来追求当代界面的轻盈性和装饰性。通过现代材料将其转化在界面的图案划分上,而一些极其具有地方特质的特殊材料,则可以运用民间传统的手机方法,将其作为街道界面局部的填充材料,以此增加市民和游客对空间的认同感。其次,抽象化表达。即通过现代材料转换传统地域材料的构造关系(如出砖入石),凸显地方材料最重要的构造特征。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宜过度抽象,抽象到极致就会丢失原本的韵味,最终成果是要让人容易联想到原型。另外,平面化表达也是界面有效的艺术处理手法。即把传统的文化要素通过平面化的叠加和拼贴,形成界面肌理,最终共同在空间界面上得以反映。在信息过剩的今天,平面化的处理是使街道界面不过于苍白的良好对策。

3、色彩——界面设计展现城市文化形象

每当我们回忆那些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首先浮现于脑海的便是其或凝重、或浪漫、或明快的色彩印象。可见人们对城市形象的把握,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城市的色彩构成。如北非岩石和沙漠的红褐、土黄的浓厚色彩组合、希腊碧海蓝天间的白色村庄、中国苏州的粉与黛等等,这些不同城市色彩组合排列的秩序和法式,表达着空间的意向,展示出不同的城市文化形象。当然,和谐的城市色彩一定是与城市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融合、统一的。就某一具体的街道空间而言,色彩本身物理属性所具有的重量感和距离感,也影响空间节奏的变化。因此,“根据万物有色的自然规律,视觉表征的变化应与人的色彩感觉有密切关系,色彩是文脉系统的第一视觉要素,因此色彩系统应是文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所以,界面材料的色彩构成也是街道空间设计必须关注的环节。

对具有地域文脉的界面色彩的研究,必须要综合分析各种要素,确立适宜环境的、有地域特质的色彩风貌,明确空间的主色调,以此统揽街道界面色彩的建设和改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实现延续地域文脉、展现城市文化形象:首先,要求对文脉意义的界面色彩原型有深刻理解和把握。对有代表性的街道空间展开色彩分析,并加以量化统计。其间应注意避免过多的带入倾向性,把握环境色彩和界面色彩的有机关系。其次,必须明确街道整体的色彩逻辑关系,摈弃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界面色彩,分析出街道空间中典型的色彩特征。包括界面色彩的组合关系及其出现在空间界面要素上的相应位置和频次。再次,在传统界面色彩的基础上,结合新建街道的功能空间和建筑实体的类型,对其界面色彩结构进行适宜的设计考量,保证界面色彩对城市文化形象起到正面与积极的作用。最后在特定的街道空间中,其界面色彩的设计和表达,必须监督实施进行和综合评价。通过以上方法,来增加街道空间的可识别性、界面的差异性和连续性,形成令人愉快且有趣的城市街道空间,并且强化城市的文化形象。

4、风格与细部——界面设计展现城市历史脉络

当我们关注一些城市的历史街区时会发现,这些街道往往有着多种多样且精致的细部,正是因为这些细节,才使街道显得格外的亲切宜人。不管是技术性的建造细节还是装饰性的细节,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累积叠加的,是建造者们在当时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影响下对生活的关注。如重庆十八梯片区的街道界面,有基于山地特色的吊脚楼,民国时期留下的青砖灰瓦、防空洞,而在穆斯林大厦也有宗教文化(伊斯兰)影响下的细部设计,在法国领事馆也有外来文化影响下具有折中主义风格的装饰性细节。可见,街道空间界面的细部设计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综合反映。系统论认为,任何整体的的良性循环依靠于局部之间的相互优化和单元要素的自我更新。在街道空间建构中,对界面细节的把握也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街道界面的生成,是基于当时地域环境和多重的文化背景。在新建的城市街道中,应注重对传统界面关系的反映。即在街道空间中,注重形式、材料、色彩、细节等界面要素,对城市历史发展脉络和城市文化内涵的延承。一个城市的街道空间是否有品质,就在于其空间界面是否展示城市的文化形象,是否彰显出城市的文化底蕴,是否找到文脉的根。

参考文献:

[1]、简。雅克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第35页。

[2]、张培颖,戚序,《色彩:城市文脉保护的重点》[J],艺术探索,2010.4

[3]、曹艺凡,《基于文脉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李江,《基于怀旧的更新——传统风貌街道建筑界面的更新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王荔希,《地域特色的现代商业步行街界面设计》[J],山西建筑,2010.1

作者:

1、曹艺凡(1985-),女,重庆人,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研究

2、王天佑 (1986),男,重庆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一篇: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硬性问题及决策探究 下一篇:水库移民中的土地安置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