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道德修养论文

时间:2022-10-07 04:36:33

高校大学生道德修养论文

一、高校大学生政治课学习现状的几点分析

在高校教育中,政治课程作为每一个专业的必修课程,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人生观、世界观、理想信念的确立及引导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知识及信息的途径多样化,对他们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因素较多且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分析其政治课的学习状况时,首先需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当今大学生是“90后”的一代,大一的学生也已经开始步入“95后”,这样一个青春活力的群体,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凸显出颇具个性的特征。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群体中,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下,在社会列车快速奔驰的轨道上,这一群体聪颖活泼、个性强,喜欢新鲜事物,但其中一些人对很多传统事物不甚了解且缺乏耐心。由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不少人养成了自我意识过强、缺乏团体意识的心理状态;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判断力;自我控制力差,容易被媒体及舆论所渲染。但与之相对的,他们也有很多优点,由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很强,在信息及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对身边事物的关注程度很高,渴望了解社会及世界的心理很强烈。只要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引导,对他们的成长及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将有较大帮助。与此同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为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倾向性、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笔者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工程系选取了98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包括男同学82名,女同学16名。根据表2数据可得出,38%的同学平时较为关注时事信息,7%的同学不太关注;55%的同学经常关注时事类新闻,32%的同学较为关注娱乐类新闻,剩下12%的同学比较关注体育类、科技类以及军事类新闻;27%的同学比较喜欢上政治课,59%的同学觉得还好,13%的同学不太喜欢上政治类课程。根据同学们所填原因,归纳如下。第一,喜欢上政治课程的同学平时就比较关注时事类新闻和生活中的事情,本身对时事比较感兴趣。部分同学觉得学习政治课程可以了解国内外事件,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当然,除了课程知识外,课堂中能够互动交流,引发同学们思考,以较为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难以理解的文字理论,也是同学们喜欢政治课程的原因。第二,不太喜欢此类课程的同学原因大致相同,觉得课程有些内容相对枯燥,自己本身也不是很感兴趣。另外,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同学们也积极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比如,增强课堂交流及互动,通过时事及新闻视频能够更清晰更直观地理解课本上的内容,能够将生活中的例子和课本上的理论有效结合起来,同时应加强课外的调查活动等。根据同学们填写的数据进行总结及分析,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有自己的见解及看法,能够比较准确真实地提出对政治课程的相关意见。不难看出,同学们对政治课程本身是喜欢并乐于接受的,而重点在于如何将实际知识和课本理论通过合适有效的方式结合并表达出来,让学生易于理解并接受,这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必须下功夫并主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努力做到让本身有兴趣关注时事及政治的学生在较为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让不太关注时事的学生能够对此理解认同,对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不懈的探索。

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途径

根据同学们的学习现状来看,政治课课堂氛围的提升、教学效果的增强和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分不开。以下将提出一些浅薄看法。首先,应对学生的建议进行梳理。对于课堂教学的改善,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建议。“上课少一点古板教学,多一点新闻互动;教师课下与同学多交流;多给学生讲时事和新闻;对当下的时事政治多进行讲解评论,讲解和分析时事新闻;希望教师能够更多地把时事、历史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结合课本和生活一起探讨。”由此不难看出,同学们对课程的认识是积极热情的,喜欢结合实际例子了解课程并促进课程学习,同时对时事新闻也较为关注并饶有兴趣。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才会对其喜欢,才会有想去了解明白的动力。如何将书本中难懂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尤其是与学生比较关注并感兴趣的事例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思考讨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着重提高的环节。再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不仅要结合实际事例,同时要了解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方向,这样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将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不会生搬硬套,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力,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及学习的方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指出了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那么,高校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学会分析问题,同时培养自己的能力和品格。依然如所言,“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不论是教师还是作为祖国未来的学生们,都应该不断努力,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为中国梦而不断努力奋斗。

作者:李琳玲

上一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论文 下一篇:高中健美操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