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的过程控制

时间:2022-10-07 03:58:47

论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的过程控制

摘要:高校财务是实现教学、科研等项目的资金保障,因而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成分。同时,预算编制作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与环节,其能够直接影响高校的财务预算计划及决策,以及影响高校的长期建设与发展,为此高校需要充分认识财务预算编制的重要性,积极采取各种策略对高校财务编制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高校财务管理的效益。在此,本文将提出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的过程控制策略。

关键词:高校财务;预算编制;过程控制

财务是每一个高校管理中的关键部分,其中的财务预算管理关系着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在高校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背景下,财务预算管理所发挥的作用逐渐显著化、重要化。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属于一个系统体系,主要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管、考核四大部分,这四大部分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联。预算编制是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中的首要一环,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会制约执行、监管、考核的操作与管理,进而影响高校财务管理、资金使用效益、有效资源合理配置出现问题。为此,严格控制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的全过程,这是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当前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的现状

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作为第一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会制约之后三个环节的操作与管理。但是,据调查发现许多高校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因而造成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无法达到有效性,具体的现状如下:

(一)缺乏系统的财务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系统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组织体系需要考虑诸多当面,主要包含部分有预算编制程序、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编制规章制度,发挥着各自应有的作用。虽然大部分高校构建了财务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过缺乏系统性、执行力度不够,因而导致许多预算项目无法实现原有的用途。

(二)缺乏完善的预算编制安排

一般,高校的财务部门组成预算编制的主要工作队伍,其编制方法是综合多年财务收支影响因素,以上年度财务收支为基准,进而安排收支计划。这种预算编制安排缺乏完善性,使得财务预算管理的功能被削弱,极易出现繁琐的调整费用与追加费用的问题,在之后的执行过程中还会陆续出现更多棘手的问题。

(三)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

在高校的财务预算编制中,主体是财务部门,客体是高校的其他基层部门。由于高校各部门具有独立性,而财务部门没有深入调研与了解基层,没有细化分解预算项目的指标,没有对预算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绩效评估,导致许多部门在申请预算专项资金时缺乏量化分析与科学论证。如此,这种状态下的预算执行充满了随意性、盲目性,又因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最用难以发挥财务预算编制的事前控制作用。

(四)缺乏精准的预算编制数据

由于高校每一年的财务收入与支出缺少具体的数据,对于高校各部门项目资金余额不确定,这样极易造成财务预算编制数据的精准度,最终会影响财务预算编制的安排。预算编制数据是高校制定财务计划的依据,是财务部门决定是否对部分部门追加预算的凭证,但由于缺乏精准的预算编制数据,高校的财务计划就很难落实到位。

二、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的过程控制策略

(一)构建系统的预算控制组织体系

高校构建系统的财务预算控制组织体系,组建校部门的二级预算管理体制,以促进高校预算管理文员会的建立健全。同时,为确保高校的预算控制组织体系发挥应有作用,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划分职责与管理任务,将其分担给各级组织与部门,制定预算分级管理责任制,以督促各级组织与部门履行职责,为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管理尽力尽职,以实现对财务预算编制过程的有效控制。

(二)制定完善的预算控制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预算控制管理制度,这是高校实现有效控制财务预算编制过程的前提保障。在预算控制管理制度中,明确制定各项实施细则,如编制程序、预算收支范围、编制原则与方法、预算执行与调整等。同时,对高校、下属学院与部门的职责及权限作明确规定,以实现在预算编制执行、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依照规章制度办事,从而确保对高校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调整、预算追加进行明确的控制,避免预算编制出现随意与盲目现象。

(三)采取科学的预算编制办法

高校的财务预算包括两方面,即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高校在具有专业的预算编制队伍与预算专业管理人员的基础上,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控制原则,采取科学的预算编制办法,以确保高校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的科学、合理性。而科学的预算编制办法需要做到三个方面,首先构建全面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大量收集、整理、核实与高校预算相关的数据与信息,建立预算数据库与项目库,以便于高校的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准确度。其次,组建专业性的财务、审计团队,结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与信息开展分析论证工作,以提供预算编制的科学论证,确保财务预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最后,对预算编制过程实行公开、透明原则,并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监督。

(四)设立细化的预算控制科目

为监督高校预算财务的流向与执行,需设立细化的预算控制科目,具体到各部门预算项目的一切收入与支出,令各项财政预算收支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单位与个人。预算控制科目主要分为两大类:收入科目与支出科目,其中收入科目的作用是让师生员工了解高校的具体收入情况(如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非税收入等)。而支出科目的作用是让师生员工了解资金的最终流向与用途,细化的预算控制科目能够确保对高校财务预算执行的监督。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校对财务预算编制实施过程控制十分必要,预算编制作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与环节,其能够直接影响高校的财务预算计划及决策。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有效各种策略对财务预算编制过程进行监控,以保障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确保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效益。(作者单位:新余学院计财处)

参考文献:

[1]岳喜马.高校预算编制及执行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8).

[2]安正琴,张彩霞,等.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2(8):46-47.

上一篇:施工企业成本管控刍议 下一篇:Study on Aerobic Composting of Mixed Muni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