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标准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分析

时间:2022-10-07 03:06:10

JCI标准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分析

摘要:目的 控制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率,建立新型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方法 根据JCI 标准,结合新生儿病房中住院的新生儿患儿的特殊性,针对医院感染控制,实施一系列新型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医院内部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结构、制定明确的未来工作计划,制定规范的操作和制度,加强培训医务人员感染控制能力及新生儿病房的特征性管理等。结果 JCI标准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实施前后1个月,新生儿病房中医务人员的感控知识知晓率、手卫生依从性、标准预防执行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JCI标准;新生儿;医院感染;效果

我院为控制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率,提高患儿住院质量,引入了制度明确且具有严格标准的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 joint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JCI) 医院评审标准,该标准具有有广泛的公信力及可测量、可操作和可适用三个特点。是在全球目前唯一的,被国际各界人士在医疗服务领域所公认的国际标准[1]。JCI是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CA-HO)的国际部,主要工作是针对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评审[2]。该标准主要是由16名国际专家进行编纂工作,主要包括医疗、护理、行政和公共政策等方面。JCI标准的发行主要是为了建立并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评价治疗管理是否妥当。标准中有关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 preventionand control of infection,PCI) 的要求主要有4个方面:①制定监测计划和项目(PCI1~2);②规范感染控制的操作及物质配备的流程(PCI3~5);③配备并正规培训专职人员( PCI6~8,PCI 12);④感染控制需与整体质量及安全改进统一(PCI11)。自引用该标准后,科室感染控制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对象为2012年12月~2013年1月纳入的30例新生儿病房医务人员,采用JCI标准执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对上述医务人员均严格依照PCI标准的条例进行专业培训及开展各项感染控制工作。将JCI标准医院感染控制预防工作实施前后1个月各指标进行对比。

1.2方法[3]

1.2.1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结构、工作计划(PCI1~2) 根据JCI标准,组建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小组并指定一名经过正规感染控制工作培训的医务人员担任组长,主要负责新生儿病房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病房主任及病房护士长共同担任小组的指导老师,病房全体护士为小组成员,小组全体成员制定病房年度感染控制培训计划并互相督促实施;建立与新生儿患儿病房操作相关的感染控制知识和防护咨询手册,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集中进行疑惑解答,每周进行一次;定时进行实践操作演练和专业培训;举办感染控制工作的讲座,强调各类标准预防措施。

1.2.2规范制度和操作(PCI3~5)制定规章制度 规范操作的详细流程,主要包括:病房无菌物品的管理、器械消毒的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标准预防制度及针对医院感染爆发的应急预案等。感染控制小组组长定时考核小组成员上述各项制度及具体操作流程,每季度及每年度进行总结分析。

1.2.3加强感控培训(PCI6~8) 主要包括医院感染控制及预防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器械消毒制度等操作流程的规范。进行培训对象主要包括病房内所有的医务人员及卫生清洁人员,规定接受培训学时,每人每年度在需大于10学时,开展1次/月"感染控制知识"主题讲座。不仅要医务人员接受培训,还要互相进行宣讲巩固知识。固定时间进行1次/w实践督导,指导疏忽环节,讲解注意事项。

1.2.4新生儿病房中新生儿患儿的特征性管理(PCI9~11) 由于新生儿病房中新生儿患儿的特殊性,往往家长都是长期陪同,陪护人员以及探视人员的增加给病房带来极重的负担。病房来往人流量大,因此,更加剧了感染风险,使患儿受到各类感染的机率大幅度提高。针对以上情况,每月定时对新生儿患儿各房间的空气质量、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用品、湿化液和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全面监测;加强新生儿奶源、配奶用具等的管理;定时更换新生儿床上用品及衣服布料等;对细菌采样不合格的分析查找原因并及时进行整改加强清洁卫生工作,注意空气流通,保持病房整洁,提倡消毒措施,尽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可能。

1.2.5加强患儿对医院感染的理解和行为规范(PCI12) 由于患儿免疫力发育不完全,所以不能疏忽对患儿及患儿家属在感染预防和控制方面的各类健康教育,JCI 标准中明确要求患儿的需求要与医院安全相结合,不能忽视患儿的感受及各类卫生知识教育。向家长介绍具体的洗手步骤、各类感染疾病传播方式、经典案例、医院感染控制检测体系及质量控制等。

1.3评价标准[4] 对比JCI标准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实施前后成效,对感染控制工作实施前后质量管理进行评分。向患儿家属发放调查表,评价对医护人员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的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配对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

2 结果

2.1JCI标准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实施前后成效比较 JCI标准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实施前后成效差异显著,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2.2JCI标准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实施前后质量管理评分比较 JCI标准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实施前后质量管理评分对比显著,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2.3JCI标准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满意度比较 发放满意度调查表100份,收回100份。JCI标准下医院感慨控制工作实施前后1个月,医务人员满意度对比明显,统计学上有意义(P

3 讨论

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等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医院执行的规章制度所决定的。JCI标准主要强调了制度分为患者医疗护理及医务人员的健康两大板块,所制定的制度需适合该医疗机构的规模、地理位置、服务和主要对象[5]。感染控制与预防工作是整个医疗机构都应实施的,包括各类病房、科室及各类区域。为了继续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控制及预防管理,我国卫生部相继颁布了与医院感染管理有关的法律条例。因此,负责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工作的专职人员应在法律条例的基础上拟定出契合自身的制度。包括各类医疗器械用具消毒灭菌、废弃物品及体液的处理及管理、餐饮卫生设施和食品制作的管理、各类病房区域的管理、隔离制度及管理控制体系等。

根据JCI标准的核心理念,将理论作为具体实施的基础,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新生儿患儿特殊性管理,如定时检测新生儿患儿房间空气质量、消毒和细菌状况;加强新生儿食物来源、配奶用具、方法等的管理;定时更换新生儿床上用品及衣服布料等;加强病房清洁卫生工作,注意空气流通,保持病房整洁,提倡消毒措施,尽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可能。结合多种实践方法,不断深入改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引用JCI标准后,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工作实施前后1个月,新生儿病房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各项指标均上升至70%以上、质量管理评分均在96分以上、医护满意度评分前后对比差异十分显著,实施后达到了97.79分。

综上所述,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采用JCI标准,能够进一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提升预测及控制能力,通过对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工作内容具体涉及条款的解读,结合病房的实际情况,规范涉及到的各个要素,制定规范契合的管理方式,最终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值得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畅.JCI标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87-88.

[2]徐敏,赖晓全.JCI标准下的医院感染管理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533-2534.

[3]陈晓荣.导入JCI医院认证评审标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J].青海医药杂志,2010,40(12):39-40.

[4]袁玉华,同俏静,赵凯,等.JCI医院评审中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标准的执行与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9,43(2):175-176.

[5]徐敏,王华,申正义,等.导入JCI医院认证评审加强医院感染管理[J].护理管理研究,2009,21(6):1473-1474.编辑/哈涛

上一篇: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融解与非甾体类消炎药关... 下一篇: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