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基层检察执法公信力之构建

时间:2022-10-07 02:45:33

略谈基层检察执法公信力之构建

摘 要:公信力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在于公众,在于人民群众,而不是我们自己再则,检察机关要取得公信力。其核心、关键的前提就是执法、司法的公正,只有公正的执法才有公信力。

关键词:执法公信力;公信力的评价;社会监督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151--02

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信服度和对其公正性、法律权威性的评价,执法公信力是检验检察工作是否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是否坚持公正方向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基层检察院处于执法办案的前沿,是衡量检察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的重要窗口,因此基层检察院执法公信力建设,是当前检察机关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构建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重要意义

1.执法公信力是我们党执政治国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执法公信力同时也是我们国家整体社会诚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性任务。执法公信力或者说公信力这个词是当前的热词,无论是在平面媒体还是在新兴媒体,无论是在政府机关、执法机关内部,还是在社会层面都受到广泛关注。执法公信力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既涉及长远,又与现实密切相关;既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又需要渐进性地加以解决。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提升是整个社会公信力体系的一部分,我们必须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特别是执法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更是一个焦点。近年来,媒体关注和曝光的事件,大多是现实社会中的民生问题,其中不少问题是由司法不公或腐败引起的,暴露出执法公信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危机。

2.提升检察执法公信力的关键是信任、信赖和信服。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纠纷要寻求司法解决,司法出现不公会寻求检察监督,百姓觉得检察院可以托付,认为检察机关能提供法律救济和权利保护,是社会稳定、解决纠纷、维系利益均衡、化解矛盾的一个调节器。可以说,民众对法律监督的功能和角色寄予了厚望。检察机关只有获得了民众信任才有权威,才能够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民众对检察机关的决定才能理解、接受、认同,才能信服。只有这样,才会信任检察执法活动,敬仰、崇尚宪法法律,才会认为司法机关作出的决定符合法律规定,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公平正义的规则,进而自觉接受、服从和执行。

3.公信力的评价主体应当是公众“公”首先是指公众和公共。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检察执法公信力包括检察机关自身的信誉和社会对检察机关的评价。笔者认为,这两个方面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人民群众、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执法的认可程度、信赖程度,这是最为重要的。人民性是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特性,司法权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检察执法是不是有权威,是不是有公信力,不是检察机关自封的。有时候自我感觉比较好,觉得我们执法都是依照法律规定作出的,但事实上公众对检察机关依法作出的决定仍然存在不信任、不接受等情况,有时候甚至还会产生对立情绪。如杭州的胡斌飙车案,竟然出现了对出庭受审的是不是胡斌本人的质疑。虽然这个造谣者承担了相应的责任,但是为何出现这种情况,为会么有那么多人相信谣言呢?这说明群众对司法机关是不是依法办事存在怀疑。公信力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在于公众,在于人民群众,而不是我们自己再则,检察机关要取得公信力,其核心、关键的前提就是执法、司法的公正,只有公正的执法才有公信力。如果检察机关执法不公正、不严格、不文明、不规范,要想取得群众的理解、认可、接受和服从是不可能的,这是对公信力本身的理解。

二、基层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几点建议

1.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执法办案是不是为了人民,是不是满足了、关注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执法司法是不是公正。其次。执法司法是不是廉洁,也就是说执法司法从业人员是不是具有良好的操守。因为执法司法者除了要具备普通人具有的良好素质以外,还要在操守上是无可置疑的,是社会的楷模。最后,还要关注一点,即执法行为是不是文明。具体而言。检察机关在执法理念、执法体制、执法作风以及执法语言和行为上是不是符合文明执法的要求。这些年来,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方面取彳导了不少进步,公信力也获得了提升,但是冷静客观地看,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体推进、系统实施。这其中包括检察机关可以有所作为的,也有当前检察机关尚不具备作为条件的,这就需要在整个社会上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虽然不能说我们当前面临着司法信任危机,但至少是我们的执法公信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检察机关不能苛球于社会,不能把责任归咎于社会,最重要的是我们自身要眼睛向内,找不足、找差距、找问题,要苦练内功,以我们的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以我们的高素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培育、促进、强化和提升检察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

2.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为前提。在执法为民理念指导下,我们就不能认为案件有上升的趋势,压力大,所以就案办案,结案了事,而应该是案结事了,只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才能说是实现了执法为民理念的要求。具体而言,检察机关要通过办案,在追求法律效果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如何、当事人是否接受、人民群众是否认同、矛盾纠纷是否化解。再比如说大局意识,执法司法工作只有讲政治、讲大局才能够对执法司法工作有正确定位。当然这单面就产生了司法能动与必要的克制问题现在强调司法要为大局服务,就是要体现出司法能动的特性。当然,司法能动不是乱动,更不是自动,必须保持司法的本质属性和宪法法律定位,而不能超越法定职能

3.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核心。现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和法治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对依法执政的要求越来越高。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监督宪法和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基本方式是执法办案,可以说,执法办案是检察机关的立身之本,如果执法办案能力提不高,立了案破不了,破了案不出去,就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执法的新需求和新期待。离开了执法办案这个中心环节,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就无从谈起,民众也不会认可。

4.以强化检察文化建设为动力。检察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法治理念文化建设、素养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渗透于检察机关的职能工作、日常管理、干警生活及其他活动,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干警为民执法、严格执法、认真执法和规范执法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检察机关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通过建设检察执法的软实力,通过有特色、先进的检察文化引领人、塑造人、激励人。建设具有时代特征、职业特点的先进检察文化,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培育人,锻造良好的司法情操的效果,为加强检察队伍职业道德和纪律作风建设奠定基础,进而有利于提升检察执法的公信力。

5.以基层检察院为平台。要把执法公信力建设的重点放在基层检察院。基层检察院是我们的一线平台,是服务群众保障民生的前沿阵地,也是基层政权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检察院的执法公信力不高,就会造成赴省进京上访等事件,而不能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所以,要加强对基层院建设方面的投入,打好基层基础,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完善司法保障,要保证检察机关按照法律的规定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能够克服抵制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否则,检察机关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就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自身赢弱是无法正常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当然也不能有力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在外部环境方面,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的学法、用法、守法的风尚。最近,检察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无疑将有利于法治精神的进一步弘扬和全社会法治观念的真正形成。另外,营造良好的检察机关提升执法公信力外部环境,还要求我们要善于与公众和媒体打交道,善于应对和引导舆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对检察执法公正、队伍建设的监督作用。

上一篇:西部现代服务业落实生态文明战略的途径选择 下一篇:对引诱\容留\介绍他人罪定罪量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