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植物

时间:2022-10-07 02:45:16

聪明的植物

在人们眼中,植物不会思考,没有感情,和石头没啥两样。然而,科学家发现植物有大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它们感知世界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有些植物甚至可以辨别白昼时间长短的变化,会用气味传播花粉,计算红光的两种不同色调的比例……

植物没有眼、耳、口、鼻,但同样能看、听、闻、摸。

清晨,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发出的红光就像“起床”命令,让植物们在阳光下尽情生长。傍晚,植物们“看”到太阳发出的最后一缕红光,随之“入眠”。

不仅如此,植物们还可以通过茎和叶感知光线的明暗变化,会区分红色和蓝色,看到光谱中我们无法看到的远红外线和紫外线。

而且,它们能分辨光线的强烈和昏暗的区别,判断光照时间还有多长。

所有植物都能感知气味,可利用嗅觉与同伴沟通。

寄生植物菟丝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其他植物生存,而它寻找寄主的方式就是依靠嗅觉。

番茄是自然界中菟丝子最喜欢的寄主植物,菟丝子只要“闻”到番茄释放到空气中的微量化学物质,即便是仅仅涂有番茄汁的橡胶,它也会坚定不移地扑过去。

如果一棵枫树受到了臭虫攻击,它就会向空气中释放一种信息素。邻近的枫树“闻”到这种信息素后开始生成某些化学物质,对抗即将发生的臭虫攻击。

另外,你也许听说过吧,如果把一个成熟的水果和一个未成熟的水果放在一起,那个未成熟的水果会熟得更快。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是因为成熟的水果向空气中释放了一种催熟信息素――乙烯,未成熟的水果“闻”到它,就开始自我催熟。

植物爱听音乐。法国植物学家兼音乐家乔尔・斯特哈默每天给番茄苗弹奏3分钟的特定曲目,结果发现番茄苗的生长速度提高了3倍,而且长出的番茄格外甜。

同时,他发现这种音乐能抑制花叶病毒酶的活性,从而有效预防了番茄花叶病。

不仅如此,植物还特别喜欢听好话。德国某公司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番茄分成两组种植。

这两组番茄所用的土壤、水分、肥料等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是甲组番茄每天会听到“您好”、“祝您长得健壮美好”等问候,而乙组番茄却听不到此类问候。结果甲组番茄长得非常茂盛,产量比乙组高了22%。

风吹过,树枝在风中轻摇;藤蔓凭着感觉搜寻和攀附其他植物;你碰一下害羞草,它会猛地闭合叶子……可见,植物们也有触觉。

非洲中部生长着一种叫“绿色杀手”的植物。它叶小而柔软,枝条呈放射状铺在地上,如同一块绿色的地毯。

你千万别被它柔软的外表迷惑,其实它是一种很危险的植物。一旦人或动物踩到它那类似地毯的枝条,它的枝条立马就会卷起,把入侵者裹得严严实实,然后慢慢吮吸其血液,直到把血吸干。

食肉植物捕蝇草对触觉敏感度最高。每当苍蝇、甲虫甚至小青蛙等昆虫爬上它形态特别的叶子时,它会立即感觉到,然后出其不意地突然闭合,那倒霉的昆虫便成了它的美食。

此外,植物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信息、传递情报。研究者对植物的叶子加热、通电,结果发现,受到刺激后的几秒钟内,叶面的电压发生了变化。

当研究者不停地刺激这片叶子时,其他未受刺激的叶子也出现了相同的电压变化。

植物不仅可以感知外在环境的变化,也懂得喜、怒、哀、乐。

1966年2月的一天,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测谎专家克里夫・巴克斯特把测谎仪的电极连到一株植物的叶片上,然后向其根部浇水。

当根部开始“喝水”时,他惊奇地发现:测谎仪的电流计图纸上,自动记录笔记下了一大堆锯齿形的图像,这种曲线与人在高兴时的曲线图形很相似。

巴克斯特随后改装了一台记录测量仪,并把它与植物相互连接起来。他本打算用火烧植物的叶子,然而他仅在心中想了一下燃烧这个动作,记录图像瞬间就发生了变化。

他拿来火柴,刚划动火柴,记录图像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燃烧的火柴还没有接触到植物,记录仪的指针就开始剧烈摆动,出现了极强烈的恐惧情绪。

巴克斯特和同事们之后对25种不同的植物和果树进行试验,其中包括莴苣、洋葱、橘子、香蕉等,得到了相同的观察结果。可见,植物也和人类一样有喜悦和恐惧的情绪。

当生长期缺水时,西红柿会发出“呼喊”声。

若“呼喊”后仍没有水“喝”,它传导水分的导管内压力就会不断上升,造成这些导管破裂后,发出哭泣声,甚至最后这些哭泣声都成了呜咽声。

植物学家通过现代科技,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每当有凶杀案在植物附近发生时,植物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愤怒”反应,并记录下凶杀过程的每个细节。

既然植物如此“聪明”,那么在植物体内是不是也有一个类似于大脑的器官呢?

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神经中枢是大脑,是各类信息的集散地和加工场所。大脑在生理上处于优先生长的地位,它能够综合分析各个信息并发出指令,分泌化学物质或通过电流传递指令。

相比动物界大脑的特点,在植物界,能行使大脑功能的“器官”就是植物的根。

首先,在种子发芽的过程中,胚根的分化要早于胚芽。而栽种树苗时,树苗也是先长好根再长地上部分。而且野生植物根部远比地上的部分发达,多数植物的根系体积和分布空间远大于地上部分。

正如动物的大脑比其他器官更发达,耗氧、耗能更多,根部的生长也比叶片需要耗费更多的原料,代谢活动中消耗的物质和能量也比叶片高得多。因此,植物的根在整株植物中处于优先生长的地位。

其次,植物的根可以调控枝叶的生长。如果将一棵植株在茎部环割,这时就切断了根与枝叶连接的通道――导管,这株植物的枝条就会停止生长。

第三,植物的根可以感知环境变化,并产生多种信号传递指令。

根系有众多分支,与土壤颗粒紧密接触。而且根毛、根尖部分稚嫩、敏感、更新快,没有叶片那样的蜡质保护层,这使得根部更易于感知土壤环境的变化,从而指令整株植物做出反应。

例如,叶片气孔的开放需要一定的叶水势(叶片里水移动的趋势)来维持。如果环境比较干旱,随着水分流失,叶水势就会下降,从而使气孔开度变小,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流失。

事实上,当植物处于干旱环境中时,常常叶片内的叶水势还未下降,气孔就已逐渐关闭,提前为应对干旱环境做好准备。

那么,气孔的开度是如何被控制的呢?

原因就在于根系首先感知到土壤中缺水,于是合成了某种物质,并通过导管运输到叶片,从而调节叶片的生理变化。另外,植物的趋水性、趋肥性等特性也都是根部有意识选择的结果。

看来,植物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们也有大脑,会思考,还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以及人所不及的超感官功能。

以后,你们要好好爱护植物,对待它们可得温柔点哦。

上一篇:花朵选美 10期 下一篇:宠物依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