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番茄规范化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07 01:46:22

无公害番茄规范化栽培技术

摘要:聊城市东昌府区地处鲁西平原地带,其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发育。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通过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力度,使全区番茄年播种面积达10000余亩,其茬口主要有越冬一大茬、早春茬、春露地、越夏茬和秋延迟茬等,在该地实现了番茄的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

关键词:无公害;番茄;规范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122-2

0 前言

番茄,俗称西红柿,其果实美观,酸甜,富含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是我国广大消费者喜食的主要果类蔬菜之一。东昌府区地处鲁西平原地带,其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发育。全区番茄播种面积达10000余亩,有越冬一大茬、早春茬、越夏茬和秋延迟茬,在我地实现了番茄的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为进一步提高我区番茄生产的质量和效益,现将其无公害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以果实颜色来分,当前市场上流行的主要有大红果、粉果两大类型,小果型的樱桃番茄也有一定面积,其中优质、抗病、高产的大红果品种主要有以色列海泽拉公司生产的189、1420、593、1415及美国大红等,其中1420、593、1415等属高抗根结线虫的品种,有效的解决了我区老番茄基地根结线虫严重的问题。粉红果的代表品种主要有中杂9号、超杂19、绿亨108、超级505、1857等。樱桃番茄的代表品种主要有千禧、圣女等。

2 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番茄的播种期要依据不同的茬口和栽培模式而定,以期获得较高的产量效益,其中越冬一大茬番茄的适宜播种期为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早春茬番茄的适宜播种期为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下旬,早春露地番茄的适宜播种期为2月上中旬至3月上中旬,越夏番茄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秋冬茬番茄的适宜播种期为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

3 播种前的准备

3.1 育苗棚的建立

早春茬及春露地番茄的育苗要在改良阳畦内进行,越冬时在阳畦的棚膜上加盖草苫、麦秸等覆盖物进行保温,必要时要增设加温设施。改良畦的结构以后墙1.5-1.6m,脊高1.8-2m,跨度4-5m为宜。越冬茬、秋冬茬及越夏番茄的育苗可在防雨棚内进行,防雨棚以宽4-6m,高1-1.3m的小拱棚为骨架,上覆棚膜要离地面40-50cm,以利通风降温。棚内育苗畦畦面的宽度以1.2-1.3m,深13-15cm为宜。

3.2 营养土的配制

对配制的营养土的要求是营养全面,疏松透气,畜肥保水。一般用没有种过茄科作物的优质田土6份、牛粪4份,全部过筛后配成母土,然后每1方母土内加入磷酸二铵1.5kg,砸碎的鸡粪15-20kg,草木灰5kg,多菌灵0.1kg,混合均匀后堆闷15-20天。冬季育苗时,把营养土装入8cm×10cm或10cm×10cm的营养钵内。夏季育苗时,可把营养土平铺在育苗畦内,浇透水后按7cm见方进行切块育苗。

3.3 种子处理

播种前先把种子晒1-2天,用50-55℃的温水烫种15-20min后迅速加入凉水,待水温降至30℃左右时,在水中浸泡2-3小时,然后再放入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30min,最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在清水中浸泡5-6小时后放入25-30℃的条件下进行催芽,待70%的种子发芽后即可播种。

4 播种及播种后的管理

4.1 播种

播种前先把营养钵或育苗畦内浇透水,待水渗完后,向营养钵或营养块内播种1-2粒催芽的种子,播种后覆0.8-1cm厚的细土,冬季播种时,要在细土上面盖一层地膜进行提温保墒,促进出苗;夏季播种时,由于外界气温较高,可在畦面上盖一层报纸或草席,进行降温,减少畦面水分蒸发。并在苗床撒施毒饵防治地下害虫,待70%的种子顶土时撤掉地膜或报纸。

4.2 播种后的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棚内气温保持在30-35℃,以促使快速出苗;幼苗顶土后至第一片真叶展开前,白天气温降至20-25℃,夜间13-15℃,防止形成高脚苗;第一片真叶展开后,白天气温保持在25-30℃,夜间10-15℃,最低8℃以上。出苗后到定植前,苗床不是太旱不浇水,待番茄苗长至4-5片真叶时及时定植。

5 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

5.1 定植前的准备

定植前亩施优质土杂肥5000kg,越冬一大茬长季节栽培的要亩施鸡粪8-10m3,短季节栽培的亩施鸡粪3-5m3,外加二铵30-35kg,硫酸钾15-20kg,尿素10kg,饼肥100-150kg,并注意补施钙、镁、硫、锌、铁、硼等微量元素。

施肥后一般先按大行90cm,小行60cm,垄高20-25cm进行起垄。长季节栽培时,株距40cm,亩栽2000株左右;短季节栽培时,株距30cm,亩栽3000株左右,并于定植前7-10天浇水造墒。早春茬气温较低时,定植前10-15天要闷棚提温,待10cm地温稳定通过12℃,棚内最低气温在5℃以上时方可定植。

5.2 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

移栽前先向定植穴内浇足定植水,定植时苗不要栽得太深,用土埋严苗坨即可。定植后3-5天内要浇一次缓苗水,夏季气温较高时,定植后要早浇缓苗水,以利于缓苗。

缓苗后要适度蹲苗,白天气温控制在20-25℃,夜间控制在13-15℃,且不是很旱不浇水,以防幼苗徒长。第一穗果坐住后,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5-18℃,并开始追肥浇水。以后要小水勤浇,使结果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并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等适时进行追肥,一般要在番茄每穗果的果实膨大期都要进行追肥,每亩每次追肥量以15:15:1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20-25kg为宜。

5.3 植株调整

定植后要及时插架、吊绳、绑蔓,防止植株倒伏。番茄栽培多数以单干整枝为主,待侧枝长至二叶一心前要及时打掉,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中、下部的老叶、黄叶、病叶都要及时打掉。打顶时要在最上面一穗果的上方保留两片叶子,以利于上部果实的生长。

5.4 保花保果

当外界气温不利于坐果时,可用10-15ppm的2.4-D或25-30ppm的防落素沾花,以促进坐果。坐果后要注意疏果,一般大果型品种每穗保留3-4个果,中果型品种每穗保留5-6个果形周正大小差不多的果实,小果型的樱桃番茄每穗可保留10-15个果实,其余的要尽早疏掉,以促进果实膨大。

5.5 采收

当粉红果的品种开始转色,大红果的品种或小型果的樱桃番茄已完全转色后,要及时采收,以利于后面果实的膨大,提高产量。

6 病虫害的防治

番茄病虫害的防治,要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充分利用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防治办法,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禁用农药,对允许使用的化学农药一定要严格按照安全采收间隔期要求进行采收。番茄几种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办法如下:

6.1 早疫病

可用800倍的大生M-45+1000倍杀灭尔,1000-1500倍的扑海因或500倍的杀毒矾等进行喷药防治。

6.2 晚疫病

可用800倍的大生M-45+25%甲霜灵800倍,或克露600倍等进行防治。

6.3 叶霉病

可用800倍的大生M-45+6000倍的信生,或800倍的大生M-45+1000倍的杀灭尔,或800倍的加瑞农等进行喷药防治。

6.4 灰霉病

可用1500-2000倍的50%速克灵,或1000-1500倍的扑海因,或1500-2000倍的施佳乐等进行喷药防治。

6.5 病毒病

可用800倍的抗毒丰,或600倍的病毒A,或600倍的菌毒清等进行防治。

6.6 细菌性叶斑病、溃疡病、疮痂病等

可用800倍的质高,1000倍的净果精,600倍可杀得,或2000倍的农用链霉素等进行喷药防治。

作者简介:邱海红(1964-),女,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局环保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

上一篇:“双虎”西瓜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无公害芹菜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