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尾艺术浅议

时间:2022-10-06 11:59:09

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尾艺术浅议

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入十分精彩,设计也很巧妙,往往起到先声夺人,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但是对结尾却很少讲究,基本是以布置作业、预习等结束教学。其实,良好的课末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把学生带入思考的境界,启迪他们的智慧。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既要讲究开头,突出中心,更要注重教学结尾,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一、注重品德教育结尾

小学数学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知识、技能的教学当中。我们应把数学知识的掌握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恰当地联系起来,将有意识的教育寓以无意识的教育之中,做到在知识教学中适量地渗透。如教学“元角分”之后,教学结尾是: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元、角、分之后,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还知道了怎样兑换人民币。今后,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能将自己的零用储蓄起来!

二、问题启发式结尾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结尾时,教师可恰当地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在课后去思考、练习,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知识后,在进行课的总结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一般按‘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计算比较简便,也就是除数的个位上的数是1、2、3的,通常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除数个位上的数是7、8、9的,一般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如果除数个位上的数是4、5、6的,用什么方法来试商比较简便?”这个问题是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前一节课的结束时间提出问题,又预示了下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预习有一定的定向作用,而且使前后两节课过渡自然,衔接巧妙,做到了讲授内容前后呼应,效果很好。

三、比较式结尾

任何事物有比较才有鉴别,在小学数学课堂结尾时,从内容结构、形式、形式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侧重地把本节课内容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概括出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把握住特点,总结出规律,加深了解所学知识。如:教学“四边形的内角和”时,我是这样设计结尾的:我边出示用纸板做成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边总结和提问:

“我们通过学习和证明,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这些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

当学生面有难色时,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学生:

“计算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采用了‘拼图法’;对于这些图形我们能不能采用类似的方法呢?比如是否可以用‘分图法’,把它们分解成几个三角形,再计算它们的内角和呢?”

这时学生猛然醒悟,很快顺次把这些图形分成2个、3个、4个三角形,从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1,四边形内角和是180°×2,五边形内角和是180°×3。

在此基础上,我再设问:

“照这样看,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

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已学过的三角形的知识,又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知的领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还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多边形的知识埋下了伏笔。

四、总结预习式

像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育者采用得最多、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一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

如在教学:如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课”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知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时,要先观察每组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准确判断,再采用合理、简便的方法来求。”这样的结尾,抓住了教学重点和知识的主要特色进行高度概括,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起到了强化和深化的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结尾远不止这几种方式。一堂课的结尾设计应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把课堂总结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能给学生留下一个能激发兴趣的悬念,使课的开始引人入胜,结尾扣人心弦,让整个教学过程协调完美。

参考文献:

[1]顾其良.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后总结的重要性.

[2]王洛.数学课堂教学结尾的艺术.

上一篇:开发数学课程资源 实施课堂有效教学 下一篇:联系生活实践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