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臭气熏天 现在俏销赚钱

时间:2022-10-06 11:48:15

福建省光泽县位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腹地,这里不但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而且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可是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想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却不是一件容易事。被青山绿水环绕的村寨里,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种怪味。十里铺村距离光泽县城只有几公里,那里的村民反映,气味真的很臭,吃饭都吃不下。

原来,困扰着十里铺村的怪味是因为大量鸡粪堆积造成的。在光泽县有一家叫圣农的肉鸡加工企业,它的养殖和加工基地就分布在十里铺村周围。由于这里的生态环境好,所以饲养的肉鸡很受欢迎,短短数年间,圣农从一个只有几百只鸡的小养殖场逐步发展成为年产四千万只肉鸡的大企业。而原本并不显眼的鸡粪,现在却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规模这样大的现代化鸡场,如果按一只鸡一天排放二两粪计算,这四千多万只鸡每天产粪就有8000多吨。即使是全部晒干,堆起来也有小山头一样高。面对这么多的鸡粪,养了二十多年鸡的圣农集团董事长傅光明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这里地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同时也是闽江流域的源头之一,其中有一个支流流到长江,所以生态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如果露天堆放,下雨会渗透,流到江河里去,对整个下游水源水体造成污染。

一边是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一边是环境需要保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的确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为了保护青山绿水不受人为的污染,傅光明决心投资2000多万元办起有机肥厂。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有机肥一步步走俏市场,原本让人望而生畏的一堆堆鸡粪,现在竟然变成了抢手货。

鸡粪加工成有机肥的工艺并不很复杂,只需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对鸡粪进行发酵,再经过一定的高温灭菌工序,就可以让臭烘烘的鸡粪摇身一变,成为市场上急需的有机肥,一吨可以产生五百多块钱的效益。

自打有机肥厂建好以后,十里铺村的村民就再也看不到那堆积如山的鸡粪了,原来穿梭在公路上的运粪车,现在已经被外地来抢购有机肥的车队所取代。旺季的时候,每个月缺口两千吨左右。

用有机肥种地,不但收成好还能防止土壤硬化,很受村民的欢迎,因此有机肥的价格也随着慢慢上涨。这时,村民们开始对鸡粪另眼相看了,一些脑子灵活的人从中发现了生财之道。在光泽县周围,一些村民干脆不种地,专职干起了买卖鸡粪的事情,村民们把他们称做鸡粪经纪人。以前他们在村里种地,一年收入五六千块钱就算比较好的,现在搞鸡粪一年下来可以赚上两三万。

卖鸡粪要比种地还赚钱,附近村民开始纷纷效仿,他们主动寻找大的养殖场去收购鸡粪,再把收来的鸡粪卖给有机肥厂,随着鸡粪经纪人的日益增多,鸡粪的行情也开始一路上扬。

鸡粪的热销让傅光明松了一口气,原本要在露天堆积的鸡粪长城不见了,企业因此还多收入了6000万元。在有机肥厂之后,圣农集团又投资了800万元建了一个废弃物处理厂,把肉鸡加工过程中遗留的鸡羽毛和鸡内脏加工成宠物饲料和鱼饲料,用傅光明的话说,现在鸡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成了有用的材料。

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傅光明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现在圣农集团已经是国内第二大肉鸡厂商,国际知名的快餐公司肯德基和全球最大的肉鸡加工企业泰森公司都纷纷找上门来,想与他们合作。正当圣农集团准备加快发展速度时,一个难题又摆到他们面前,不是别的,还是鸡粪。

2006年6月,圣农集团刚刚完成第三期改造,组建了60多条自动化饲养加工生产流水线,同时还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2条屠宰加工线,生产能力一下子翻了四倍。企业原来才杀三千万只鸡,现在是1.2亿只鸡,鸡粪原来才十万吨,现在变到大概70万吨。想再通过扩大有机肥厂的规模来消耗掉多余的鸡粪已经不大容易了。

每吨有机肥虽然可以有五六百块钱的利润,但是按照目前的市场状况,只能覆盖到周边的浙江、江西和广东等省,再远的话运输成本将大大增加,甚至可能出现倒贴路费的情况。那么多出来的60万吨鸡粪该怎么办呢?一次偶然的机会,傅光明听说国外有人利用鸡粪发电的事情,决定也作这个事情。

按专家的算法,这六七十万吨鸡粪如果用来发电,一年可以产生电能大概3.6亿度,节约的煤炭大概在18万吨左右,除此之外燃烧后的残渣还能提炼出十万吨有机肥。

同样的一堆鸡粪在一些人眼里就是宝贝,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就是垃圾,关键是看你怎么利用它。根据农业部的最新统计,我国每年有近30亿吨的畜禽粪便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这对耕地和水资源都造成了严重影响。2006年7月我国首部《循环经济促进法》进入了起草阶段,国务院有关部门也正在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以确保农业生态环境免遭破坏。

本拦目由:

中央电视台7套《聚焦三农》张凯 聂莉供稿

《当代致富经》杂志致富信息热线010-62141843

CCTV-7《聚焦三农》2006.8.14 播出

上一篇:一个水果节换来一个亿 下一篇:许惠东:从漏洞里挖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