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抱怨是一剂慢性毒药

时间:2022-10-06 11:34:06

抱怨的时代

2000年,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威廉・克瑙斯发现他的咨询者越来越喜欢抱怨并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他为此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令他十分吃惊:“美国文化是抱怨的文化。”威廉・克瑙斯在他的《不抱怨的法则》一书中感叹道。信息的极度发达使人们更轻易地看到让他们感到不满的东西,而欲望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愈来愈大也让人们更容易产生挫败感并引发抱怨。十多年后,我们也进入了一个抱怨的时代:房价、油价、炫富、堵车、限号、薪水……甚至过马路、广场舞都会引起无数网民的抱怨与批判。

这个时代为什么会让人产生如此之多的不满和抱怨呢?

其实抱怨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抱怨现象贯穿于历史发展的始终。亚当抱怨夏娃导致他们二人被逐出伊甸园,古希腊人因瘟疫和疾病而抱怨变化无常的众神灵,中世纪的牧师因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精神病而抱怨魔鬼和恶棍……而由抱怨引起的心理恐惧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比你想象的还要普遍。抱怨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威廉・克瑙斯也承认,抱怨是一种无可避免的社会现象。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抱怨?威廉・克瑙斯给出了答案,他认为抱怨是指以抱怨别人获得理由来逃避责任。“当我们抱怨时,首先依赖某种行为标准和规则;然后以这些标准衡量行为;最后以各种责任程度为基础,为违反规则而接受或免除惩罚。”在他看来人们面对一个违反了自己认定的规则或侵犯了自己利益的行为时,会本能地通过抱怨来达到表示不满、发泄因此产生的负面情绪、将自己与这种行为划清界限并推诿责任的目的。威廉・克瑙斯认为在理想的状态下,对于破坏规则的行为进行抱怨,从而使破坏者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并维护社会秩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根据这种更加冷静的观点给予或接受批评的话,那么抱怨就不再是一种由情绪影响的过程了。但实际上,就像每个人都知道的那样,很多时候抱怨都会超过限度。”因为良性的抱怨需要冷静、适度并能够提出可行的建议,而人类本性中的逃避心理会让人不自觉地夸大抱怨中发泄、逃避责任的功能,有意无意地减少比较麻烦的提出建议的行为。这种本性让愈来愈多的抱怨变成了抱怨者单方面发泄和摆脱责任的工具,很少会让抱怨直接面对问题的产生者。这就让抱怨失去了它应有的沟通和纠正的功能,成为一个传播负能量的源头。

习惯性无效抱怨者

同样看到这个问题的还有美国心理学家盖伊・温奇,他在《抱怨的艺术》中将抱怨分为有效抱怨和无效抱怨:有效抱怨是对能够解决的问题发表不满并采取行动改变;无效抱怨则是无限放大一些并无大碍的问题对自己的影响或是将精力花在抱怨那些无法解决的事情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抱怨中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的是无效抱怨。“不知为何,几十年过去,抱怨从目的明确且有效的行为变成了全国性的消遣。我们的国家充斥着无效抱怨者,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挫折、愤懑和苦恼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有效地表达。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我们的抱怨行为是在大量浪费我们有限的感情资源。没错,大部分抱怨对心理健康无碍,本身也无足轻重。但是它们就跟细菌一样,本身很微小,集聚在一起规模就比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还要庞大。我们大部分的抱怨微不足道,但是这些牢骚堆积在一起,能盖过所有积极的言论。结果,抱怨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盖伊・温奇惊讶于人们对于无效抱怨的执着。

表面上看无效的抱怨确实能够发泄情绪,甚至在社交中这种发泄还能打破尴尬或是拉近距离。但实际上无效抱怨却远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虽然无用却也并无大碍。盖伊・温奇从心理学层面分析了无效抱怨的危害:习惯性无效抱怨者从来不会否定自己,他们只会否定世界,并且认为自己仅仅是对这个世界做出了适当反应。因为将问题与责任推给了别人或者社会,这会带给他们短暂的心理上的轻松。但是问题本身并没有解决,它会愈来愈快地带来下一次抱怨,最终形成抱怨、发泄、积累、再抱怨、再发泄的恶性循环。而不停地抱怨则会带来其他风险,它会让周围的人对你产生厌烦。一般人在听到别人抱怨的时候会产生同情并予以安慰,这是人类沟通交流的方式之一。但是当对方是一个习惯性无效抱怨者时,那些重复且始终没法改变的抱怨会让听者产生无法安慰他的挫败感,并会受到负面情绪侵扰。正常情况下,人们会意识到这一点并在适当的时候停止抱怨。但是当人陷入习惯性无效抱怨的惯性当中时,他感受别人厌烦情绪的敏感度会下降,从而要么成功地将对方感染成同样的习惯性无效抱怨者,要么成功地让自己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负能量传染源。

无效抱怨的危害不仅仅是搞坏你的人际关系,还会产生一种看上去很玄虚的问题:愈抱怨事情就会变得愈糟。有些人将这种情况解释为负面情绪能够影响你的运气,心理学有着比较科学的解释。这种被称为墨菲定律的奇怪现象其实就是心理学证实性偏见所带来的后果。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总会倾向于寻找、接受那些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同时会不自觉地忽略掉不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这种心理倾向在习惯性无效抱怨者身上会表现为抱怨的、无法解决的负面情绪,干扰他看事情的视野和角度,从而接受更多的负面信息。过多的负面情绪会在潜意识里影响他将自己的行为选择偏向于负面,导致了看似很玄虚的愈抱怨运气愈糟的情况。

想从无效抱怨带来的坏运气中解脱出来吗?盖伊・温奇的建议是让抱怨变得艺术起来。首先是别抱怨不能改变的事情、别成为只为抱怨而抱怨的人,那只会让你愈来愈挫败;然后确认你的抱怨是真的想改变什么,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抱怨其实并不希望事情改变,只是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用让人能接受的方式向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抱怨,这样才能让抱怨有效;最后如果确实无法改变,要么换个环境,要么换个看事情的角度。否则陷入习惯性无效抱怨的怪圈中,它会像一剂慢性毒药毁掉你的一切。

你落入了哪种陷阱

威廉・克瑙斯提出了无效抱怨陷阱的概念,他认为无效抱怨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是外在的,比如由于我们自身的缺陷而抱怨他人;另一些是内在的,我们并非仅仅承担责任,还用过度抱怨为自己开脱,或者给自己本应受到抱怨的行为找些毫无意义的借口。这其中有些反映了对所抱怨事物的恐惧,有些导致了麻痹自己和懒惰,但是无一例外出于个人义务和思想、情感及行动的责任而倾向于为自己辩护。一旦陷入这些无效抱怨所形成的思维陷阱就会形成错误的认识,从而在无效抱怨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

看看下面这些无效抱怨的陷阱,你落入了哪个?

利己主义型陷阱

如果属于这一群体,你会由于别人存在缺点和毛病而抱怨他们,这会让你产生错误的安全感和优越感。实际上其他人暴露出的问题并不能使你的精神和现实生活发生任何良性的改变,反而会让你将自己的存在价值建立在贬低别人却无法提高自己的基础上。为了跳出这一陷阱,请尽可能适当赞扬别人,避免他人有失体面。

掩饰型陷阱

人们为了从自己的错误行为中解脱,故意编造听着可信实则错误的理由。如:“没人那样教过我”,“我觉得那样是被许可的”,“如果天气不发生变化,事情就不会那样了”。这种掩饰令人保全面子。然而,如果把那些寻找掩饰理由的时间用在思考造成错误的原因并予以改进上则更好些。为了避免落入这种陷阱,最好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承担起责任,而不是为自己开脱。例如,如果你忘了打电话,你只要老实说“我忘了”就行了,不要责怪你的同事让你分心了。

否认型陷阱

否认有多种形式:一种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世界好的一面,这被称为“善意的否认”;另一种是从心理上否认痛苦的现实、想法或感受。常见的否认是故意否认自己会招致抱怨的行为,人们常常把这种形式的否认作为免受抱怨的首选。如果你掉进这种陷阱,当出现失误时你就会说“这不是的”或“这不是我的错”。这种迅速而简单的逃避会减少你改正错误的机会。为了远离这种陷阱,你要勇于承认错误并解决问题,不应该为那些无谓的否认浪费时间和精力。

埋怨型陷阱

人们陈述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时别人不相信自己,从而感到绝望和无助。这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高度操纵型的抱怨形式。这种陷阱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它常会使人感到孤立无援而且无助。要远离这种陷阱,请听听圣托马斯・阿奎那的忠告吧:“改变我们所能做的,接受我们所不能的,并了解两者的不同。”

沮丧型陷阱

落入沮丧型陷阱时会错误地认为自己很无助,为你根本无法控制的事情而沮丧。由于很少有人意识到自责和无助这对矛盾,所以掉进这一陷阱的人总是感到生活没有希望。为了远离这种陷阱,你要认识到自己总会找到一种选择,哪怕是为实施这一选择而迈出最小的一步也说明你有能力变革。

“差劲的人”型陷阱

这是所有抱怨陷阱中最痛苦的一种。你抱怨自己,并因为目前的状况而宣称自己是个差劲的人。这种抱怨的观念会把你囚禁在一种自欺欺人的状态中。如果你真是“差劲的人”,你能怎样改变自己呢?远离这个陷阱的人们能做出恰当的改变,包括改变会导致这种错误思想产生的观念。

上一篇:好果子·坏果子 下一篇:如何避免夏季汽车理赔的“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