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调查

时间:2022-10-06 09:41:14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调查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地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调查分析;阐述了园林植物病虫害应进行综合防治及期意义,总结了综合防治的方法;另外根据对综合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比较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local landscape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expounds the garden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should carry on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the significance, summarize the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addition to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 an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a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words: Garden plants;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综合防治的意义

在人类管理的城市园林生态里,由于人类、植物、有害生物、环境条件和天敌等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所以其中任何一因子的变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园林植物的生态系统。采用综合防治要求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管理上要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减少或不用化学农药,保护天敌,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既保持了园林生态的稳定,又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对维护生态平衡创造 优美的人居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综合防治的方法

2.1把好植物检疫关

要做好检疫工作,必须掌握好检疫对象的种类、分布、危害性、传播途径及有关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详细资料,以确定检疫对象和检疫的方法,全面部署好植检工作。在调入各种园林植物时,实行严格的植物检疫,发现有害生物则要进行必要的处理,严重者予以销毁,防止新的病虫害及有害生物传入,以免给园林绿化带来更大的损失。

2.2搞好城市园林植物的种植规划

在考虑城市美化的基础上合同配置植物品种,要注意长远解决病虫害问题。针对本地区发生严重的害虫种类,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的或耐性强的植物,实行混交减少其喜食植物的种植。如防止白蛾少栽桑树、白蜡、椿树、樱花等,防尺蠖用国槐、合欢、垂柳混交等,减少有害生物的适生寄主。

2.3利用农艺措施,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农艺防治是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以作物增产增收为中心,通过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栽培技术措施,来改变有害生物生存的小环境,创造出有利于农作物和有益生物(如害虫的天敌等)生长和发育而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的条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这就是农艺防治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2.4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2.4.1保护利用天敌,采用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著的,生物防治的特点是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没有或极少污染,有时对某些虫害可以达到长期的抑制作用,保护天敌资源,且使用成本较低,便于利用。生物防治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有益生物的利用,颉颃作用,交叉保护和信息化学物质的利用等。城市具备开展生物防治的条件,一是城市园林植物种类丰富,适合天敌的生存和繁衍;二是城市建筑对园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岛生态”有利于释放天敌。一旦天敌在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对害虫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植保工作的立法和管理,建立了植物保护工作新的管理标准,特别是作为可持续植物保护中重要措施的生物防治技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很多生产和销售害虫天敌产品的公司,生物防治正逐步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病原微生物的利用: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或其他代谢产物来防治虫害,成为微生物防治,或称为“以菌治虫”。近代微生物学的发展已是微生物产品采用工厂化生产,以菌治虫的方法简便,效果一般较好,已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和利用。

昆虫病微生物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三大类。此外还包括少数的原生动物、立克次体和线虫等。

2.4.2选择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喷两遍药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学农药每代害虫都必须防治两遍以上, 2.5物理防治

采用器械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通过热处理、机械阻隔和射线辐照等方法进行防治。如早春地膜覆盖可大幅度减轻叶部病害的发生。覆膜后阻隔了病菌传播,同时土温升高、湿度加大,可加速病株的腐烂,减少侵染源。其次采用简单的人工捕杀法、诱杀法(黑光灯诱杀、毒饵诱杀、性诱剂、色板诱杀等)。

2.6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只在应急时进行,或者局部重点应用,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施药方式也应采取涂茎、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7改进农药施用技术

目前,城市病虫害防治中大多使用常规喷雾方法。据测算,常规喷雾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0%至50%能沉积在植物叶片上,不足1%的农药能沉积在靶标害虫上,而仅有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这种施药方法不仅效率低,造成农药浪费,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因此必须改进化学农药的施用(特别是喷雾)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药在非靶标环境中的投放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3.综合防治优点以及存在问题

3.1综合防治的优点:

效果好、成本低、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保证了生态种群的存在。

3.2存在的问题:

综合防治要求技术人员掌握知识技术要全面,对业务应熟练,而且有的生物农药对环境施用技术要求比较严格,寄主专一或繁殖较难,目前大面积使用还少(如周氏啮小蜂防止美国白蛾要求环境温、湿度严格)。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徐冠军.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2】陈杰林.害虫综合治理.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3】裘维蕃.植物病理学的演化.植物病理学报,1991,21(2):81

【4】浙江农业大学等.果树病理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5】曹子刚.北京果树病虫害防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全过程成本控制探议 下一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全过程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