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发展是构建和谐矿区的必由之路

时间:2022-10-06 09:34:12

安全发展是构建和谐矿区的必由之路

【摘 要】建设和谐矿区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煤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载体。笔者认为,要想实现建设和谐矿区的目标,必须坚持以安全发展助推和谐矿区建设。

【关键词】和谐矿区 安全发展

安全发展是煤炭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构建和谐矿区的首要选择,是构建和谐矿区的必由之路,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和谐矿区的具体实践。

一、构建和谐矿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她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站在历史的高度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煤炭企业来讲,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矿区,要把安全发展列为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我们的贡献和努力。

二、安全发展是构建和谐矿区的第一内在要求

促进矿区安全发展与构建和谐矿区是内在的统一,没有安全发展,就没有矿区科学发展,就没有矿区社会和谐。安全发展是矿区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实现矿区和谐,必须坚持安全发展,又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安全发展。

1.煤矿行业的特殊性决定构建和谐矿区必须首先坚持安全发展,优先保证安全发展。煤矿属于采掘业,是特殊行业,是高危行业,在生产环境上具有非常的恶劣性。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以及各种地质变化直接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威胁,由此造成的事故最多、伤亡最多。煤矿井下生产设备具有很多不确定性。设备的技术性能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完全消除隐患的程度;设备从引进、检修、运输到使用,一直是受人的因素影响,即使当前非常先进的采掘设备,也很容易在某些环节上出现漏洞;环境的恶劣,不仅影响人,也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正常寿命。环境的恶劣加上设备的缺陷,导致煤矿行业成为高危行业,容易引发事故。因此,煤矿行业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安全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优先保证安全发展。

2.人人享有生命安全保障是和谐矿区的基本条件。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每个躯体部位都是很珍贵的,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和谐的矿区,首先是一个人人健康肢体健全的矿区。不可能设想,人的生命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人的肢体充斥残疾,这样的矿区会是和谐矿区,这样的家庭会是幸福家庭,这样的人生会是美满人生。享有生命安全,对于每个矿工来说,是最基本的权利,也是维护家庭幸福的基本保障。只有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维护每一个个体的身体健康,和谐矿区建设才具有坚实的起点,和谐矿区建设才有浓郁的人气。

三、安全发展是构建和谐矿区的重大任务和重要保障

安全发展是构建和谐矿区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和谐矿区的本质内涵,要求必须把安全发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筑牢安全防线,落实安全发展任务,提高安全发展能力,为构建和谐矿区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1.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新型安全理念。教育引导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先于一切、安全影响一切的新型安全理念,坚持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积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安全不生产的方针政策,从思想上高度安全工作,切实把安全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矿区的头等大事、首要大事。

2.加强安全投入,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通过加强生产一线的基础设施建设,用现代化采掘设备武装生产一线,从根本上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降低安全生产的风险,切实改变过去的人海战术,坚持走机械化、信息化道路,坚持以物的投入为主,用物的投入来换取人的生命。从根本上来讲,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因此,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这主要是依靠增加物的投入、强化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措施来实现。这是保障安全发展的根本因素。

3.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中强调物的可靠性建设,并不是意味着要放松对人的管理,恰恰是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管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采取开办培训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职工安全防范能力,重点放在提高对新设备的操作技能上,熟练驾驭新设备,发挥新设备的生产能力。

4.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切实开展井下文明生产活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确保安全的基础管理工程,也是实现安全发展行之有效、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措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无事故,特别是新建矿井,要着眼于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作尺度来衡量、来要求,从一开始就提出明确的、较高的奋斗目标,用来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并使之作为一项指针贯穿于安全生产活动。冯家塔煤矿是新建的现代化矿井,采掘机械化水平达到100%,煤矿的五害之一瓦斯很低,应该说具备了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的条件。我们居安思危,提出了安全零目标,即安全工作从零开始,到零结束。同时自加压力,从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出发,提出煤矿验收达标之时,就是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之时,从一开始就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龙头和抓手,使奋斗目标非常明确具体。

5.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浓厚的安全文化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暗示作用,煤矿要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强大的、浓厚的“我要安全”氛围,教育引导职工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讲安全、保安全,真正把安全作为自觉要求和自觉行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和谐矿区不但要有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还要在职工中间树立安全标兵,感染影响广大职工的安全思维和安全行为。

四、安全发展是衡量和谐矿区的首要标准

安全发展不但是推动构建和谐矿区的动力和源泉,是和谐矿区构成的基本元素,而且是衡量和谐矿区的基本标准。安全发展是确保整个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家庭美满的基石。

安全发展的本质属性决定和谐矿区是否和谐。安全发展的本质是维护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根本上维护矿区安定有序的和谐局面,推动矿区实现科学发展。坚持安全发展,才能为矿区的科学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发展动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坚持安全发展,才能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焕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安全发展可以促进整个矿区心理的和谐,可以促进整个矿区家庭的和谐,安全发展可以营造整个矿区的祥和氛围。

构建和谐矿区,要坚持安全发展,要把安全发展作为衡量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一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做到发展的前提是安全,表现在煤矿生产上,就是要坚持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二是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动力,把发展作为安全的目标,通过发展来带动安全,提升安全水平,改善安全状况,提高安全的保障能力。三是制订安全发展的量化考核指标,把安全发展任务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安全发展在构建和谐矿区中的基础作用和基础地位。四是把构建和谐矿区作为安全发展落脚点,明确安全发展的目标和宗旨,通过坚持安全发展,推动矿区实现和谐。

构建和谐矿区首先坚持安全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唯物主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矿区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安全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营造人人身体健康、家庭充满欢乐、矿区充满阳刚之气的新型和谐关系。

上一篇: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及分析 下一篇: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实施ERP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