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县级公务卡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10-06 09:03:00

全面推行县级公务卡改革的思考

【摘要】公务卡改革是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公务卡结算制度的推行,提高了单位经费支出的透明度,控制了预算单位现金流量与现金风险,有助于从源头上堵住财务管理的漏洞,在推进源头防治腐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县级公务卡;全面推行;思考

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财政财务管理,提高公务支出的透明度,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公务卡结算制度,实行公务支出刷卡消费。公务卡是指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具有一定透支额度与透支免息期,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实行“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时监控”的信用卡。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就是要求各级预算单位在公务小额支出中全面使用公务卡消费,减少现金使用,传统的现金报销制度将退出“舞台”。同时利用公务卡支付系统,协助财政部门实现对公务小额支付的全程监控,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

一、充分认识推行公务卡改革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公务卡改革是将原来从单位备用金卡提取现金的业务改为通过公务卡方式支付,财政资金在最终支付到收款人之前,保留在国库中,这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根本要求是一致的,是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二)有利于控制预算单位现金流量与现金风险

现金报销制度下,单位财务保管库存现金、办理预借款等工作,环节多,现金流量大,风险高,效率低;单位工作人员出差前预借现金,途中随身携带现金,存在不安全风险。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单位工作人员只需持卡进行公务消费,再凭消费凭证和发票到财务部门报销,银行再实时划款即可。这样既可以减少现金流量,又可以避免现金风险。

(三)有利于打造“阳光财政”

单位、财政与银行实现联网,利用“金财工程”大平台系统中的公务卡系统,通过公务卡号等查询有关消费信息,并与发票及消费凭证一一核对审核,完成报销、还款业务,使得每一笔支付行为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寻。有利于杜绝“虚开、高开”发票等现象的发生,有助于从源头上堵住财务管理的漏洞,在推进源头防治腐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公务卡改革的进程中,公务卡结算在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制约了公务卡结算制度发挥更大的效能。本文结合实际,分析研究公务卡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二、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公务卡使用率不高

受传统现金报销模式影响,一些预算单位对公务卡改革认识不足,参与改革积极性不高,目前公务卡结算方式还不能完全取代现金支出,一些单位和人员存在对公务卡改革产生拖延、抵触情绪。单位申办公务卡本着“职工自愿”的原则,有的职工不愿接受“新生事物”不办理;有的职工风险意识不高,不想办太多的银行卡,以增加自己的风险;有的职工即使办理了也不及时开通,使得公务卡形同虚设;有的职工在公务消费中不习惯刷卡,仍然使用现金支付,这些现象使得公务卡成为“睡眠卡”。

(二)公务卡刷卡环境不太理想

有些商家因为手续费等成本问题不愿布设POS机,导致一些零星公务支出如办公用品等都无法刷卡;有些商家一时难以改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金交易观念,即使具备刷卡条件,也并不积极,甚至以少许让利来动员公务消费人员不要刷卡,改付现金;一些垄断行业甚至出现不刷卡,必须付现金的强制行为;信用卡网络系统不通畅,刷不了卡的现象时有发生;银行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查询不通畅,用卡、还款信息反馈速度较慢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都制约着公务卡改革的进程。

(三)公务卡使用风险依然存在

公务卡并不是“万能卡”,公款消费中的违规、腐败现象不可能完全禁止住;消费凭证没有明细而引发的“私账公报”现象;有的公务人员个人风险意识淡薄而引发“道德风险”;单位财务制度不健全而引发超过免息期可能承担的“息费风险”。

三、进一步完善公务卡改革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从思想上提高公务卡使用率

通过下发文件、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提高预算单位对公务卡改革的全面认识;采取集中培训和上门服务等方式,帮助公务人员熟练掌握公务卡使用方法,了解公务卡使用的便利,促使公务人员学会用卡,从思想上接受并积极使用公务卡,提升刷卡消费意识,切实提高公务卡使用率。

(二)改善公务卡刷卡环境,从根本上促进公务卡改革

为避免刷卡环境建设滞后而影响公务卡改革的全面推行,一搞好硬件环境建设。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制度,银行的配合和服务非常关键,银行应建立健全银行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电子支付系统、普及POS机刷卡网点,确保预算单位公务卡消费方便、快捷,消费信息的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单位财务部门。二搞好软件环境建设。银行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保证预算单位免费用卡并享受公务卡种种优惠,保证发卡行的利益不受损害,保证商家不因安装POS机等刷卡设备而增加成本,降低、多方承担或取消刷卡手续费,切实提高商家提供刷卡服务的积极性,全面推进信用卡制度的发展,为推行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创造良好的刷卡环境。

(三)抓好制度建设,从管理上完善公务卡改革

1.制定科学、规范的公务卡操作流程。一是持卡人办理公务卡支出报销时,要提供相关发票、银行卡消费凭证,按照单位规定的财务报销程序向财务部门申请报销。二是对持卡人申请报销的公务支出,单位财务人员必须登陆公务卡系统,根据持卡人提供的消费交易凭证,查询相关公务支出信息,核实确定可报销金额,才可确认报销。三是单位财务人员对批准报销的公务支出,要通过公务卡系统,选择相对应的用款计划,进行网上申请直接支付,支付中心审核、打印支付令,银行将报销款项划入公务卡账户,全程实施电子结算。四是严格还款时间。持卡人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各项公务支出,必须在发卡行规定的免息还款期内到所在单位财务部门报销。因持卡人报销不及时造成的利息、滞纳金等相关费用,由持卡人自行承担;因持卡人所在单位报销不及时造成的利息等费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个人资信影响等责任,由所在单位承担。通过规范公务卡管理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严格公务卡的使用、报销和还款程序。

2.在现金结算制度与公务卡结算制度“双轨制”并存的模式下,制定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从公务卡管理办法中规定“公务消费满足刷卡条件的必须采用公务卡结算才予以报销”,以此增强公务卡使用刚性。

3.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推广应用公务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财政部门、人民银行、预算单位、商业银行等多个部门,以及每一位用卡人员,同时又受相关政策、受理环境、用卡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各部门在加强协调配合的同时,应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监督职能,建立有效的监督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特别要加强对定点刷卡商家的监督,通过纪检监督、税务检查、联合审计等手段制止商家与刷卡人勾结,堵塞新的腐败漏洞。

上一篇:好隐私权博弈并非洪水猛兽 下一篇:价值投机者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