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分析

时间:2022-10-06 08:23:13

探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分析

【摘 要】小学数学的教学是小学生进行数学认知的基础教育,是一门优秀的艺术,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要学生学会知识,能加能够领悟其中的奥妙和数学自身体现的逻辑美,并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学会应对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方法。因此,当代教师必须遵循小学数学的教学规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前言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在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偏差认知,大多数的小学生和家长的数学观都停留在算数计数的阶段,加减乘除学会即可,长久以往,学生对于学不能致用的表面、浅显、被动的学生产生疲倦,开始应付,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大降低,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这也是许多学生提高成绩的瓶颈所在,家长认为学校教学方式欠佳,在课外努力寻求其他途径,补习班的涌现也成了近年来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新要求

我国教育部在面临这种现象的产生也开始颁布了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并于2006年通过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修订稿)》。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国人教育理念的落后严重体现在小学生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小学数学不仅在于教导学生识字认知计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的数学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细致细心、创新方法、转化意识、分析归纳,在学习和联系数学内容的过程中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新课标也提出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应当是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必须努力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观察、猜测、验证、推理活动。我们身处第一线教学的数学教师必须在吸取原有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精华中,转变教育理念,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融合,更有效的使用新型的教学设备和方法。本文中,笔者结合实践调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试析如何提高和完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途径与方法。

三、完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途径简略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而采用的教与学的活动手段和方式。在现有教育体制中,不难看出的是,课堂教学的方法往往是课堂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只有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协调关系,才能真正的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让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和方法达到认同继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到成绩与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下面,我们就新课标的要求提出几点小学数学完善方法

1.提高学生兴趣探究学习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探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额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高智力的投入,展开丰富且有趣的学习活动[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知识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时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死板的刻意的控制课堂,而是注意细节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对课本中死知识的学习兴趣。另外就是创设一种良好的求知氛围,提出新颖的问题,数学中往往会存在公式繁多,知识零碎的现象,我们教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在练习、思辨、判断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2.启用自主学习,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的改革就是着眼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观念向“以学生为主”的新兴教学理念。上述中,我们看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子概念,但是他们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自主参与学习中,我们必须要启发学生进行心理的投入,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的脑力和心灵都要参与到数学的精彩学习中,这也是实质参与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另外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动,根据小学阶段的年龄特点,注意教学方式和沟通方式,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须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把空间和时间有的放矢的留给学生,这样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3.采取互助合作学习的过程

在已经介绍过的独立思想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后,我们也必须注重团队之间的配合和交流。学生通过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达到增加自身能力的训练。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交流所得的讨论,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和明确。

在多角度与多方面的合作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也比较容易养成自信、自尊、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个性,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多方位发展。

4.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在生活过程中得到的学习经验和知识更加能够融会贯通。因此在教学的内容中,我们要优先提供学生较为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才能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教学形式达到多样化,才能保持课堂的新鲜感和生命力,比如采用定点游览的学习形式,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受,在游览过程中完成情感体验的同时,掌握知识的拔高、视野的开阔。

四、结语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动态形式,个体的不同智力背景、理解力,也会对同一数学内容产生不同的理解。总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在尊重学生阶段性特点的基础上,遵循教学规律,运用创新非常规的教学模式方法来推动小学数学的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家超.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11-17

[2]韩莺红.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文化教育探析[J].成才之路,2011(29):42-45

[3]文清.多维解读教师发展理念[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1):71-73

上一篇:情感体验,促进数学教学评价的深化 下一篇:用运动的眼光看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