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同题材艺术作品的风格差异

时间:2022-10-06 07:41:30

浅议同题材艺术作品的风格差异

摘 要:由刘伟强跟麦兆辉联合执导香港电影《无间道》自2003年上映以来,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好莱坞电影《无间行者》是美国导演马丁·斯科西斯2006年执导的电影,其剧本正是改编自刘伟强跟麦兆辉电影《无间道》。《无间行者》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等四项大奖。

关键词:香港电影;艺术风格;《无间道》;宗教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165—01

一、精神内涵上的风格差异

(一)香港电影《无间道》的风格特点

《无间道》的开篇字幕是极富有特点的,连续暗色调的佛像特写,不断下降的镜头,在视觉上,开篇就立即给片子定下了一个不同于一般警匪或黑社会片的基调。

而在开篇配乐上,影片做到了精致、细腻。传统的东方音乐元素,以及影片后面会反复出现的苏格兰风笛,还有就是西方的宗教唱诗式的低吟,都将整个片子独特的风格从听觉上凸显出来。

在佛学中,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通过对于影片中细腻精致的故事,恰当的叙事节奏,强烈风格化的视听影像,以及人物形象刻画和人物命运的展示,我们可以发现,《无间道》本质上就是一个关于人生为苦,求不得苦的主题。想当警察而不能,想当好人而不能,不仅不能如愿,反而走向了自己愿望的对立面,在不能选择中做出选择,在真实的身份和不真实的现实中迷失自己,最后失去一切。

所以,在对于《无间道》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无间道》在精神内涵上已经不是一部传统的或者标准的警匪电影,它所表达的是个体对于命运的抗争感和无力感,以及对于生命的哲学思考和佛教苦痛的理解。

(二)美国电影《无间道风云》艺术风格

由《无间道》剧本改编的《无间道风云》则体现出了和原片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马丁斯科塞斯已经将这样一个中国化的电影改编成了完全美国化的黑帮片。《无间道风云》在保留原著的主要戏剧冲突之外,将之转化成富有美国城市质感和文化特色的故事。改编后,故事的内核是保留不变的,改编最大的是影片的“质感”和影片的精神内涵。通过对《无间道风云》的整体把握,影片的视听风格已经和原片完全不同,原片中,摄影、音乐、剪辑等技术层面和表演层面交织而成的风格化叙事方式,加上香港这座城市所特有的洗练、时尚、而又迷离的气质让整个片子带上了沉静优雅的文艺风格,而《无间道风云》则完全脱离了这样一种风格和气质,代之的是典型的美国黑帮片视觉风格:硬朗、残酷、粗犷、狰狞、平实、直接。导演从美术布景到摄影、剪辑、调度等方便都趋向平实,甚至倾向于一种最为平实的视角和接近纪录片的方式,这是在是视听觉风格上最为明显的差异和变化。

影片的主题也已经完全脱离了原片当中的佛教意义,原片当中厚重的命运苍凉感和深邃的佛教文化内涵已经全然不见,当然,对于这样一部“美国造”的影片,这样的改编是必要的,《无间道风云》是一个根植于美国社会现实的故事,原片中佛教哲学中人生为苦的主题以及原片对于超拔苦痛之无奈的悲剧态度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影片更加强调人物冲突和心理状态,整体质感更加的美国化,影片叙事和人物体现也体现出了浓重的美国本土味道。

二、影片叙事以及主题的差异

在整体叙事上,《无间道》着重于刻画人,刻画人的命运感、挣扎感,导演把精力主要集中在个体内心,以个体在命运中的选择和挣扎来表达对于佛教宿命论的理解,以个体的生命轨迹来阐释人生为苦、众生苦难的佛教理念。这是一种以个体说群体的方法,故事主要集中在两个人的身上,但其主体和意义却针对是群体的,大众的。

在影片的叙事风格上,《无间道》是内向的、含蓄的、东方的,而《无间道风云》则是典型的好莱坞电影:直接的、简约的、类型化的,两者在讲故事这一个同样任务的方法是不同的,《无间道》中,很多的影片信息是隐喻的,甚至很多推进故事前进的手法上也是隐喻的,比如:黄秋生和梁朝伟传递信息用的莫斯密码,比如傻强的死,梁朝伟跟踪刘德华,还有故事的发展,刘德华为什么选择杀死曾志伟等等问题上都是间接的,影片故事背后的主题虽是直接出现的,但是隐喻表现的。而《无间道风云》所展现出来的是一个真实、直接的世界,影片叙事更为直接,影片中矛盾、主题是直接展现的,故事的结局也是能够直接把握的。《无间道》的外延大,意义深厚,外延性大于故事性,叙事含蓄内敛,而《无间道风云》故事集中,矛盾直接,戏剧性强,故事性大于其外延性,意义性。而在影片叙事节奏上,《无间道》的节奏区分更加明显,整体节奏张弛有度,时空跳跃感强,意义性大于时空性,而《无间道风云》则相对平缓,主要是线性的叙事手法,故事集中,时空性强。

结束语:对于艺术风格的探讨和研究永远没有止境,对于艺术风格有了强烈的理解和把握后,艺术创作会一直向前,艺术也将会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邵牧君.西方电影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上一篇:浅谈“情感”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影像的魅力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