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装风波

时间:2022-10-06 07:00:27

只有海纳百川才能快速发展,奥运会的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

在回顾1920年安普卫特奥运会之前,先说一个花边新闻。1919年,美国女游泳运动员埃塞尔达・布莱雷特被指控在纽约公共海滩裸泳,有伤风化而入狱。许多人为此抗议,要求市议会修改礼仪法,释放布莱雷特。

“裸”这个词汇,在不同的时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古代奥运会,运动员多穿衣服是不符合规范的,他们只有在进行一些危险的运动项目时才武装些必要装备。为了保护自己,运动员可以全身涂抹橄榄油,然后在橄榄油上沾一层细沙,不仅防晒防滑,还可以在挨教练棍子时不那么痛。而到了上世纪初,“裸”的尺度大约在膝盖到小腿之间滑动。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女射箭运动员的运动服,比今天伊朗女子射箭队的服装只少面纱。而在像游泳这样的项目上,为了方便运动,闹起简约主义和女权革命就在所难免。

布莱雷特的“裸”,并不是说她当时身上。当时的法律规定:男子泳装必须有袖子、裤腿、紧身裤和上衣。而女子泳装,法律规定游泳衣必须覆盖从颈部到膝盖的人体部位。实际上,老式的泳装不仅式样繁琐,而且穿着者往往还一丝不苟地在里面塞上衬垫胸衣,入水后的重量达到30磅,这样的泳装对比赛成绩的影响可想而知。

从20世纪初开始,一种简单的泳装样式开始流行,这就是奥运会冠军范妮・杜拉克在1912年奥运会上所穿的半长裤腿无袖连体泳装。这种泳装最早见于公共视野是1907年,澳大利亚女游泳选手安妮特・凯勒曼就因为大胆尝试了这种泳装而被逮捕。范妮・杜拉克的成功和奥运会承认她的成绩,使这种泳衣很快在各国运动员间流行起来。1919年,穿着简约版泳装的布菜雷特在下水前把长筒袜给脱了,于是她“违法”了。在公众呼吁下,布莱雷特还是被放出来了,这和她优异的游泳成绩密不可分。后来她参加1920年奥运会,拿了女子游泳的3块金牌,成了国民英雄,政府也就不再追究她的“伤风败俗”。而后纽约市终于修改了礼仪法,承认了新式游泳衣的合法地位。

泳装风波只是奥运会改良史的一个小波折。最初的奥运会充满了贵族趣味和社会偏见,这种偏见除了来自世俗,还来自古代奥运会的传承。古代奥运会规定参加奥运会的必须是纯正的雅典血统,必须是男子。而现代奥运会恢复后最初的几届女子参赛都是不记录成绩和不发奖牌的。此外,社会上普遍有一种偏见,不希望在一些他们认为是“贵族项目”中有“贱民”参赛。美国著名的划手约翰・凯利因为是一名砖瓦匠而被国内的许多赛事拒绝。这位奥运金牌获得者的女儿格蕾丝・凯利不仅成了好莱坞明星,更是著名的摩洛哥王妃,这又是当时的人们所绝对想不到的。有纯正印第安血统的传奇运动员吉姆・索普在被记者问到“你是怎么躲避他们(的围攻)的”时,回答说:“他们不可能让我受伤。”

现代奥运会的发起者们并非先知,他们也常常因为受到社会意识的引导而形成自己的偏见。顾拜旦爵士一开始也不赞同女子参加奥运会,他认为男子才能展现人体力量与美的结合,相信女子的平均运动成绩要比男子差30%左右。后来当越来越多的女运动员向他表达对奥运会的向往时,他只好说:“既然女子对奥运会有如此大的热情,那就让她们参赛好了。”

在历史上,每一届奥运会都不可能脱离当时的世俗偏见和政治形势,而出现某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上奥运会正在逐步合理化,一步步地走向了包容兼蓄。

上一篇:一位不该被遗忘的新村楗设者 下一篇:反绑架组:随时候命,把脉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