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探究

时间:2022-10-06 06:29:09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探究

引言:本文结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从我院信息化的发展入手,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使全体师生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学习等活动。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把教育信息化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软硬件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我国《2010-2020教育信息化规划纲要》明确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提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三通两平台”,一是加强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二是加强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初步实现“教学资源班班通”,三是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努力做到家家用。

近年来,省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始终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抓手,统筹规划、重点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接入带宽快速提升,信息化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逐步拓展,对促进教育公平、消除数字鸿沟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在此背景下我校提出要建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数字化实验室等资源库为基础,多学科、多层次、智能化、开放式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目标

指导思想:以打造现代化教育学校为目标,积极开展学校现代化建设,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结合新课程改革实验,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开发教育教学软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创建有我校校本课程特色的资源环境。

总体目标:力争在三年内将我校建设成为校园人文环境与网络环境有机融合的绿色信息化校园。使全体师生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学习等活动。

发展规划分为网络建设、应用建设、师训工作、学生发展等四个方面。

三、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与使用

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教育的难题,提高教育的效益,始终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任务。我校紧紧抓住这个核心,从信息化技术特点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础,着力探索学科课程整合的模式,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化课程开发和扩展教育范围,具体做法如下:

“三个措施”规范管理:制度规范、技术服务、技能培训。

(一)健全管理制度,规范高效运行。

制度保证设备高效运转,制度约束师生正确运用,制度规范信息工作程序。一是制定《网络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明确网管员任职条件和职责权限;二是制定《网络中心管理制度》,对服务器、网络交换设备、环境设备等的定期维护以及文档资料、网络安全、应用软件使用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三是《教育网站信息审核制度》保障网络安全、文明、畅通;四是《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规定计算机教室管理、信息技术教师岗位职责、学生上机学习守则等;五是制定《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规范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六是制定《办公电脑上网管理制度》规范教职工工作机的使用;七是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保证校园网络安全运行。

(二)建设专业技术服务队,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我校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现有专职技术人员5人,并设有计算机教研室,专任计算机教师有7人,以此为主,各部门抽调一些有信息技术基础的同志担任技术服务员成立技术服务小组,学校信息设备出现问题后,由本部门技术服务员进行维护,如不能解决,上报现教中心由专业教师解决。

(三)开展信息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信息化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的是人,人的观念和能力决定着信息化的成败。我校一贯重视教师信息技能培训。一是走出去、请进来。派专业人员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邀请专家、专门技术人员来校上课等。二是开展校本培训,保证每学期信息技术培训量达到人均10课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各个方面,培训之后进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个个合格”。三是以赛促训,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多媒体软件大赛、多媒体辅助教学优质课评选、课件制作展评等,以赛促训,有力地提高了教师应用水平。

四、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设想

(一)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保证先进的技术能及时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

(二)实现校务管理数字化。未来三年的设想是学校所有管理均实现数字化,做到管理信息均能采用数据库管理,信息传输都能运用校园网,教师人人都能、都喜欢用网络办公。

(三)建立与课程配套,丰富充实的多媒体资源库。目前学校有一定的多媒体资源,但管理不够完善,高质量与教学切合度高的多媒体资源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今后逐步分项建立四个库:与课堂教学配套的课件资源库;与教育活动配套的多媒体素材库;用于教学研究的科研资料库;教师教育个案库。

(四)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目前教师都能自觉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但还有部分老师水平很低,今后尽快对老师进行课件制作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网络运用技术的培训。

(五)加大学校网站建设,拓宽网站功能,以学校网站为平台,建立网上家长学校,拓宽家校合作育人的途径等,提高育人的效益。

总之,我院信息化建设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体现以师生为本,为师生服务,要注重实际应用,为管理与决策服务,要有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学院教育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何克抗,《中国电化教育》2011/01.

[2]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祝智庭,《中国电化教育》2011/01.

[3]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陈琳,《教育研究》2012/04.

(作者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上一篇:大型LNG汽化器的选材和结构研究 下一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