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去美元”

时间:2022-10-06 05:06:49

金砖国家提出扩大本币结算,无疑是看到了国际货币体系的软肋,从长远看有利于改变美元独大的局面,但在当前其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效果。

扩大本币结算是金砖五国峰会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在经济合作领域最现实和最有意义的做法,它不仅有益于避免美元汇率波动带来的贸易风险,减少两次兑换过程中的麻烦和损失,提升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水平,还有助于打破西方货币一统天下的格局,提高新兴市场国家话语权。

其实,本币结算并不是新鲜事,中国已经开始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南美巴西和阿根廷也于2008年10月力推本币结算。对中国而言,本币结算能扩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范围。目前,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被广泛用于跨境贸易计价。2010年达到4394亿元,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重约2.5%;今年前三个月已完成3603亿元,达到去年八成水平,占全部贸易规模7%,今年突破1万亿元已无悬念。

渣打银行预测,2015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将达到1万亿美元,占中国进出口金额15~20%,基本确立起东亚地区主要结算货币地位。金砖国家本币结算使我国在中俄、中印边境贸易本币结算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至巴西、南非,这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由接壤国家走向非接壤国家、由亚洲走向全球的凌空一跃,使得人民币在亚洲主导地位逐步确立的同时,也在欧、美、非开始建立起跳板。

对其他国家而言,本币结算能逐渐摆脱美元主导的贸易格局。当前,金砖国家经济力量不可小觑,国土面积占世界近30%,人口占世界42%,五国之间贸易空间巨大。仅就2010年而言,五国GDP约占世界总量18%,贸易规模占世界15%,五国之间贸易额达到23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巴西、南非、俄罗斯第一大贸易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国,未来巴西还有可能成为对华最大贸易国。从实物流量看,金砖五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举足轻重;从定价权看,南非、巴西、俄罗斯等国出口的初级产品和大宗商品在国际上以美元计价,定价权被美国等世界关键货币国家所控制,金砖国家出口产品定价权旁落。如果这一部分能够用本币支付,完全可以实现“去美元化”,创造一个潜在的不依赖于美元的市场,对中国以及其他四国而言,前景巨大。

同时,我们也看到金砖国家本币结算道路依然漫长。从美元汇率趋势看,抵抗美元下跌是金砖五国推出本币结算的共同基础,美元本轮跌势迟早结束,到时各国合作意愿势必受到影响,没有了共同基础的合作又能走多远呢?

从人民币前景来看,当前人民币受宠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汇率升值,持有人民币可获取更高收益。在当前人民币缓慢升值状态下,这一进程可能被人为拉长,但央行近期放风,有可能把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升值作为抵抗通货膨胀的工具。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结束后,人民币是否仍然能像现在这样受到广泛接受呢?显然,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有一点是清楚的,即美元作为关键货币已深深嵌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体系,短期内改变这种使用习惯难度大;人民币暂时还是作为一种收益性或避险性资产被拥有,是对美元在特殊状态的一种替代,影响力和接受程度非常有限。

从本币结算趋势看,区内五国之间肯定存在竞争,都希望本国货币能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如中俄边贸本币结算卢布份额远远超过人民币,南美第一大国巴西希望雷亚尔成为国际货币也在情在理,南非拥有庞大的非洲共同体为支撑,自然不甘居人之后,内耗往往会让外部势力乘虚而入。从货币体系演变看,国际贸易关键货币通常拥有强大的制度保障,如英镑背后是黄金和殖民体系,美元背后是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军事霸权,欧元和日元正是由于缺乏类似保障而只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沦为辅助角色,无法成为国际结算关键货币。

因此,至少从目前来看,金砖五国尚无任何一种货币能担当区域关键货币的实力,如果同时允许五种货币在区内贸易中用于结算,那会形成“五足鼎立、五币争雄”局面,不仅不能便利贸易,反而还可能增加各国央行管理的难度,造成各国汇率协调难度增加,不利于金砖国家作为整体在国际上发出声音。

笔者认为金砖国家提出扩大本币结算,无疑是看到了国际货币体系的软肋,从长远看有利于改变美元独大的局面,但在当前其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效果,是密切金砖国家合作、引发更多本币结算的一面旗帜,五国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要的是要确保当前松散的合作形式更加紧密、稳定,建立汇率稳定和协调机制,把本币结算纳入制度化框架内。

上一篇:美国降级冲击中国 下一篇:为职工股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