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解读,随机运用

时间:2022-10-06 05:06:25

【技巧概说】

对于高中学生,如何用有限的素材应对繁多的写作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而充分利用积累的素材,进行多面解读,然后根据写作题目的立意选好素材的侧重点来运用,是比较实用的方法。

对素材进行多面解读,可以避免因为举例老套生硬而带来的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对一则素材用得新、用得巧,这是作文能新颖出彩的关键。在素材运用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下列问题:

1.平时积累素材,不能停留在“记住”,要上升到“多面解读”。从阅读心理看,“记住”往往关注的是这则材料的一种意义。“多面解读”则是对素材进行多方面思考的过程,是对素材最初的一种意义进行超越再创造的过程。这是灵活高效运用素材的基础。

2.具体运用时,要在写作任务和已有素材的切合点下功夫。明确了题目立意后,要在素材的多方面解读中迅速找到契合点,进而在写作中突出素材的某一方面。

3.有时候题目的要求和素材的多面解读有一定的距离,这需要我们灵活处理,围绕题目立意从论证方法和语言运用等方面努力,在素材和题目要求之间建设桥梁。

下面就以“魏延政向死而生”这则素材为例,谈一谈多面解读的重要性。

【素材呈现】

魏延政向死而生

魏延政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和经济系双学士毕业生,后获得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某著名IT公司工作。他36岁被查出患有“透明细胞肉瘤”,这是一种世界罕见的恶性肿瘤,现有药物基本无法治疗,三年内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八十。魏延政与癌症斗争了五年后平静地去世。这期间,魏延政经历了一次截肢、三次手术、两次癌细胞转移的过程,也经历了痛苦、悲观、沉思、乐观、豁达、从容的阶段,他完成了读书、开通微信公众号、去复旦大学旁听哲学课、单腿自驾游去等活动。他在人生最后阶段写下了7000字的人生感悟《人生若如几回忆》,感动了无数人。他的人生,可以用“向死而生”来评价。

【素材解读】

对于魏延政的事例,我们可以结合其他资料分类整理如下:

1.乐观。魏延政有一节腰椎被癌细胞侵蚀坏死,需要进行手术,这是他患癌后的第三次手术。上手术台前,他微笑着对亲戚朋友说:“等我换了那节被侵蚀空了的椎骨,应该还能站起来!”

2014年住院时,他还在听同病房病友的鼓励,这次他已变成了病房里最爽朗的人。“病房里,我是最没救的,但我还在开导别人,我出现在哪里,哪里总是伴随笑声。”他在截肢后,常年坚持去复旦大学听哲学课,单腿独自驾车去。

2.爱家人,不做家人的负担。生病后,魏延政拄着拐杖去讲课,给企业做独立咨询,获取酬劳贴补家用,并支付自己昂贵的治疗费用。他带着幼子回新疆老家,告知年迈父母患病的消息,解释癌症并不可怕。

3.不灰心,做精神的强者。魏延政生病在家休养的日子几乎手不离书。2013年7月,他_通微信公众号“魏延政智库”,除了日常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抗癌故事,还常常在上面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他说:“读书能让人变得有智慧,读书能救命,之前自己查文献拟治疗方案,就来源于读书的力量。”

4.坚强。魏延政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并不惊慌,而是积极治疗,并且不让疾病影响工作。魏延政第一次手术后,仅仅休息了几个月,便回到了工作岗位,除了脚踝时不时的疼痛让他走路蹒跚,魏延政从没因病拖过工作的后腿。

5.从疾病中收获新的人生。魏延政将人生41年的智慧和经历,凝结成了3句话:“智力、毅力”“朋友、助力”“眼界、定力”,用3天时间,教授给儿子。魏延政告诉儿子,只有有毅力的人才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对朋友要真诚相待,你帮朋友,朋友帮你;眼界会随能力增强而变广,定力需随诱惑增多而变大。

【运用点拨】

为了说明多面解读素材对写作的重大意义,我们随机选取部分高考作文题为例:

(2016年江苏卷)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对于题目,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确定一个立意:人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彰显自己的个性。在这个立意下,你如何把魏延政的事例应用到写作中?魏延政身患癌症而不被癌症吓倒,这好像和个性没有关系。但细看他的乐观表现,我们发现他从不以病者自居,读书、写作、自驾游,这不就是敢于彰显自己个性,敢于坚强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吗?

(2016年山东卷)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这个题目,讲行走或者说人生道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准备”,有的是有意而为之,有的是无心插柳,有的是从未准备――“书到用时方恨少”。结合魏延政的素材,我们看到魏延政以自己的外语积累翻译西方医学资料,延长了自己的生命,这可以作为支持自己观点的有力证据。另外,他的读书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为患病后的崭新的人生做准备,读书伴随他走完人生的旅程。

(2016上海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从如何看待评价他人的生活角度看,这和魏延政的素材关系不大。我们再思考一下,评价他人的生活不能仅仅停留在“评价”,还应有“学习”或者“远离”的态度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论证的思路和结构上优化我们的写作。魏延政身上有很多励志内容,我们对他的评价也不应停留在“他是一个身患癌症的人”,而应该上升到“他是一个坚强的病人,我们要学习他的坚强、乐观”。我们对素材的解读应该是超越了题目给我们的理解层次的。这样的素材运用才会使我们的写作具有思想的深度。

【素材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影视明星乔任梁患抑郁症自杀身亡,让人叹息。生活中,有很多生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逝去,也有很多人在努力以自己的方式活着。

加拿大作家马特尔说:“无论生活以怎样的方式向你走来,你都必须接受它,尽可能地享受它。”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生命的最后一秒

杜洛彤

近日,娱乐圈男星乔任梁的死亡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热议,朋友们的惊讶和悲痛,粉丝们的不舍,网友们的同情……而抑郁症自杀的事实,唤起了大众对于生命的再度思考。生命是什么?对人而言,生存的意义又是什么?

癌症,是让许多人感到恐惧的一个词,因为它往往和死亡相连。那么当你得知自己身患癌症时,你是感到沮丧、难过、近乎放弃还是仍然充满希望?在得知死亡率高达80%的情况下还充满希望吗?是的,魏延政,这位与病魔积极抗争5年之久的北大才子,从死神手中夺取时间。一次截肢,两次癌细胞转移,三次手术,近乎被判了死刑的他一次又一次与死神赛跑。向死而生,是他对生命的诠释。病床上不分昼夜地查阅资料,给自己最严酷的治疗计划,每日体验最痛苦的副作用,这些他都熬过来了。从被病友鼓励到笑着鼓励别人,他收获了透过生命而坚强起来的心。

面对癌症病人,我们能做的好像就是不断对他们说坚持下去就有希望,然而对于他们来说,这些话语却如同刀片字字诛心,也许更好的方式是告诉他们去平静的接受这一切,去相信另一个世界里生命绽放的延续。朝霞是美好的,但是日落前的黄昏更是美到让人不忍让它们逝去。正如魏延政所说:“在丰满到装不下的时候落幕,恰到好处,一生所爱仍历历在目。”也许生命到刚刚好为止,也是一种最完美的诠释。

很喜爱毕淑敏老师医者题材的作品,也有幸读过许多。无论是《血玲珑》中母亲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褪去光环愿意付出一切,还是《女心理师》中那些隐藏在光鲜的外表背后的人或故事,又或是《花冠病毒》中所映射出的人心和人性,在医院、医学,这些与生命挂钩的背后,都是对于人本质的思考。我一直认为,愿意为了一个人,洗尽铅华,甘愿做一个平常人的女性背后,除了一颗善良、强大的心,更多的还是爱和母性。在生命面前,每个人都是脆弱的,有的人过于爱惜生命而走向极端,甚至宁愿用他人的生存机会去交换自己的希望,也有人珍惜生命这一财富,但同时照料着其他更多的人。

生命本不在于长度,那么对于不长的生命,就要活出深度。就像魏延政,身患癌症仍然读书、写作、自驾游,通过网络与别人分享人生感悟。生命是燃烧的,就像蜡烛一样,也许一个不经意间,烛油燃尽,青烟缕缕,记录下了烛光片刻前最闪耀的光亮。每一个存在的,都是自然最珍贵的给予,但凡逝去,也会有人记得它曾经美好的样子。

【教评点】

1.本文对魏延政素材的运用集中在坚强和乐观、用精神的丰富来延续生命的长度等方面,非常符合题目材料的立意。从结构上看,本文分别以引用和评论的形式,在文章的第二三段和结尾部分使用素材,显得十分自然,避免了举例时的生硬、重复。

2.加入了毕淑敏的作品举例,让论据更丰富,让论点更有支撑力。

人生有味

袁梦镜

“在丰满到装不下的时候落幕,恰到好处,一生所爱仍历历在目。”面临死亡的魏延政如是说。

魏延政是抗癌团队中的普通一员,却又是最特殊的一位。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是计算机博士、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坚力量、年轻父亲、死亡率百分之八十的罕见癌症患者。但他直视病魔,向死而生:开辟抗癌新路,充实余下时光。

在生命的尽头回顾往昔,竟不曾错过什么,这样的人生完美至极。在最美的时光里赚尽一分一秒,每一丝回忆都耐人寻味,每一段情感都值得咀嚼,每一次尝试都促进成长,每一本书都意味深长……纵然时光短暂,最有味、最无悔,莫过于活过丰富的一生。

加拿大作家马特尔说:“无论生活以怎样的方式向你走来,你都必须接受它,尽可能地享受它。”人的生命之丰富,在于其豁达明彻的人生观。当绘画梦想照进生活,《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义无反顾,放弃安逸,选择追逐;苏轼壮年被贬谪黄州,悠游赤壁却能从中发掘理趣,自我开导,泰然处之,觅得生机;史铁生在地坛中思索生命意义,最终面向阳光,从容坦然地超越哀伤。你的生活可以平淡但不可以平庸。忙忙碌碌的一生,无论高潮还是低谷,都将每一秒充实到最大。有人说过“贪图舒适的人,实际上是在放弃意义”。人生意义在于将个人之爱散布到每一刻的时光之中,并为之负责、为之投入。投入,便产生热爱,一旦热爱便会铭记,一旦铭记就延伸了生命的意义。

然而丰富不仅仅对于自己,更是对于他人。“我是最没救的,但我还在开导别人。”魏延政人生的最大意义在于感染他人。弱者的微小之力注定了本能的利己行为,但微小之力一旦传递便能造成环境的改变。病房里充斥着爽朗的笑声,病友们重拾生命的希望;对懵懂的儿子传授人生真谛,让孩子心里种下纯良的种子;出版抗癌故事和学术研究,留给世界微薄的精神财富。魏延政的生命已然过去,但他丰富的人生依旧在继续――后人会效仿他对癌症的抗争,延续他的精神,丰富他丰富的一生。

人生有味在于丰富。丰富掌中时光,丰富生命意义,丰富精神遗产。

【教师评点】

1.本文开头直接使用魏延政的素材,高度概括,起到呼应题目材料的作用。

2.文章的后半部分重点突出素材体现出的“乐观”“精神的强者”,使得素材论证观点更加典型,更具有说服力。

3.马特尔、斯特里克兰德、苏轼、史铁生……古今中外人物典型论据,为魏延政向死而生的力量增添了一把助燃之柴,在文章中部出现,恰到好处。

上一篇:21个孩子奥巴马 下一篇:存在·寻找·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