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思考

时间:2022-10-06 04:07:59

对构建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思考

摘要: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建构的讨论自我国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没有间断,然而也并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观点。而目前我国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方面还十分薄弱滞后。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缺乏理论高度与实践经验,存在许多弊端,无法发挥其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当着力促进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促进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基于此,笔者在文中对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现状与措施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化;逻辑;层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我国的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近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与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国家审计逐渐亮相民众视野,其对国家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在对于揭示各种问题和矛盾的总根源、从方向上与制度上不断推进国家审计向更高层次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方面还十分薄弱,又具有滞后性等弊端,导致对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缺乏理论高度与实践经验,存在条框化、重复化、表面化和零碎化的现象,无法发挥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当着力促进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促进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基于此,笔者将从以下几点对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进行简要探讨,并对其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一、国家审计理论应当注重逻辑结构和层次

“审计理论结构是由构成的诸要素组合而成,而且诸要素之间有着合乎逻辑的内在联系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说,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并不是一个零碎的或只存在于层面的理论点的集合,而应当是一种针对国家审计知识而集中形成的一种系统化、科学化、体系化的理论认识逻辑链,简单的说,就是由各方面概念、认识所构成的、具有一定内部逻辑结构与强烈层次性的有机整体。

建立国家审计理论体系,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国家审计知识相关概念。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与指导,唯有以国家审计理论为基础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方能站稳脚跟,并将其付诸实践。因此对于国家审计相关知识的概念必须明晰。同时,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更要注意逻辑关系与层次的构建,以求建立一种全面而系统的认识思维方式。例如,对国家审计重要性的问题追问就可以归结为三个层次:首先,为什么要有审计?第二,什么是国家审计?第三,为什么要有国家审计?如此设置,问题之间相互联系、层层递进,更容易建立起合理有序的理论逻辑体系,便于相关工作者对国家审计知识内容的消化理解,并有利于将理论转换为实践的指导,便于实践行为的开展。因此,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首先应当注重理论体系中所涉及的逻辑结构和层次问题。

二、国家审计理论应当以政治学为主体

笔者认为,国家审计最初的基本职能便是承担对国家运转过程中权利使用的监督职能,目的是促进国家经济管理和政治管理实现善治的目标。因此,国家审计的最终归结点应当是为国家实现“善治”的国家治理过程服务。由此看来,国家审计事实上是一门与政治相关的科学。因此,笔者的观点是,国家审计理论的建立应当以政治学为支撑或主体,以此形成国家审计理论基础。

其一,审计理论是一门综合型理论,其理论知识不仅涉及审计本身,更牵涉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理论当以政治性为主要特性,政治学为主要表现方式。其二,政治学在国家审计过程中所发挥作用决定其在此领域具有着稳定性、基础性、间接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同时,政治学比起经济学、社会学等国家审计涉及的其他学科,更能使我们能够突破经济社会的表象看到国家审计监督职能运作过程中的实质。表面上,国家审计是直接对经济发展运行进行制约与监督,但事实上,国家审计关注的是“支配经济社会运行背后的公共权力及其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它主要对政府财政部门与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方面进行监督,防止国家部门有关人员对职权的滥用与误用,对国家部门的行为进行制约、监督与必要引导。总理在讲话中曾经说过:“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因此想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促进国家治理的进步,就必须让国家审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表明了,国家审计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政治。因此,国家审计理论的建构,其产生背景源于政治,发展过程离不开政治,因而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当以政治学为主体。

三、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建构过程应当坚持求同存异原则

关于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构建问题,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理论界就进行过持久的探讨,讨论目光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及相关知识的本质、目的、作用、对象、范围、方法、准则和程序等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层面上。然而截至目前,关于这一问题仍然没有根本性解决,学术界一直无法达成共识。对于许多问题诸如国家审计对象、国家审计目标、国家审计任务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研究,学者针锋相对,无法统一。对于此种现象,笔者认为,应当坚持求同存异原则,对于大家基本认可的方面进行整理归纳,形成完整体系,而对于大家无法达成一致的部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求达成一致。在讨论过程中应当包容不同的意见,并对有合理性的观点进行理解与分析,促进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步伐加快与对其认识程度的加深。

四、国家审计理论应当注重体系研究

体系化是理论研究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审计理论作为一门错综复杂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能够把这些有关内容按照一定的层次和结构有序组织起来,从而形成具有完整意义与指导作用的有机整体。体系的建立可使其涉及到的概念、理论、方法等要素不再孤立,不再是简单相加排列的关系,而是形成了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与层次关系。这种体系化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国家审计理论的实践应用不再盲目,而是有了完整的体系进行指导与制约,更好地发挥了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促进作用。

五、结束语

构建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当以足够的耐心与理智的思考对国家审计相关知识进行更深刻更透彻的研究,促进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刘家义.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J].审计研究,2010(1):3-8.

[2]李学岚.我国政府审计理论研究现状与框架思考[C].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首届审计教授论坛论文集,2011.

上一篇:新时期现代企业资金管理创新研究 下一篇:网络销售对财务会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