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选择权还给学生

时间:2022-10-06 03:17:23

把选择权还给学生

家庭作业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用:巩固课堂知识,巩固教学效果,掌握学习进程。少而精的家庭作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然而,传统的数学家庭作业在内容与形式上过于单一枯燥,虽然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作业形式单一。主要以书面的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这不符合小学生喜新求异的特点,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厌烦情绪,且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2.内容应用性不强。作业的内容只限于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点的机械运用,缺乏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是纯粹的数学题。学生只需照搬公式便可解题,使得学生只会解题,无法充分地将知识运用于实践。3.作业统一。学生在基础知识、认知规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事实,而统一的作业只会让优生觉得简单,差生觉得太难,大部分学生失去完成作业的主动性。

基于以上认识,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作业中同样也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选择权还给学生。

一、分层选择性作业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对作业内容的需要自然就有所不同。因此,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作业。作业内容的设计要以自主可选择性为原则,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多层次、多梯度的选择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需要来选择。

在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并据此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即A基础题、B选做题、C综合题。学生只需完成相应层次的作业即可,同时鼓励差生完成中等生的作业,中等生完成优生的作业。这样,学生对作业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基础的题目,保证全体学生基于自身基础圆满地完成作业,同时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效地缓解学困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中优生的创造性和自信心。

如在学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后,我设计了下面的作业。

A.基础题:做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纸盒,求做这个纸盒需要的纸张的面积是多少?纸盒的体积是多少?

B.选做题: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已知高6厘米、宽3厘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

C.综合题:已知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1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只有精心安排一些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平行多样选择性作业

人的发展是多元的,学生的发展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在试行分层选择性作业的同时,我也尝试设计同等程度的不同类型的作业供学生选择。这样的作业形式更具多样化与灵活性,可让学生从中选择一种自己最为喜欢的方式来完成,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动手、动口、动脑与动笔的同时,掌握更多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如教学完“圆柱的体积”后,可设计这样多样化的作业,让学生进行选择:1.说。回家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说今天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2.做。自己或和几个同学合作动手做一做,在做中体会公式的推导过程。3.用。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测量并计算一些常见的圆柱体物品的体积。4.记。写一篇数学日记,记下自己的所想、所做、所问、所悟。

三、学生自编作业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自,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成为知识的真正拥有者。在家庭作业中我们也可践行这一点,让学生自编作业,既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如学完“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后,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在电脑上绘画的基础,于是我设计如下家庭作业:在电脑上利用“画图”画一些组合图形,自己填充数据并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第二天,学生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有些还给自己的图形起了名字,如“坦克奇兵”“勇往直前”“无敌战舰”等。在展示过程中,有些学生的部分图形因为条件不足而不能计算。我就引导他们:“你认为该增加什么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于是大家围绕着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各种各样的方法应运而生,对方法的正确与否学生又展开了争执……此时,教师成了“多余人”。这样的作业,没有教师预设的结果,有的是学生创造发现之余的成功喜悦。 总之,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渗透在作业中,使作业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享受学习乐趣,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责编 陈剑平)

上一篇:“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下一篇: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