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之美 第10期

时间:2022-10-06 03:01:37

要问什么学科是既富情感又富美感,那答案肯定是语文。语文学科,它流动着人们细腻丰富的情感。它不只是严谨的知识体系、冷静的阅读技巧,更多的是一份生命的观照、人文的关怀、精神的提升。纵观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生命光彩、满溢世间真情的课文比比皆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就应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感悟真情。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是滋养心灵的场所,在孩子们的心头会镌刻上最美的记号。

在课堂教学中,解读文本要抓一个上佳的切入点。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它往往与文本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教师应以文题为切入点设计教学,使学生心理情感与文章内容巧妙触碰。如果能围绕文题谋生出新颖生动的导学设计环节,语文课堂教学就能生成出语言之美、智慧之美、人性之美。

一、依托文题,点化生命之美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依托文题,充分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热情,随时捕捉时机,感知形象,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点化生命的壮美,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真善美的可贵。

如在教学《向生命鞠躬》时,先投影学生习作中的一段文字:生命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生命是伟大的、坚强的,再平凡卑微的生命也会留下绚烂的生命足迹。由这段感性的生命格言不露痕迹地切入到对文题中的关键词――生命的探究。首先设问:“这是什么生命?一个怎样的生命体?”引导学生探识形象:一条蚂蚱,一个自然界中渺小卑微的生命个体。一条山间倔强存活的蚂蚱,被草杆洞穿五脏六腑依然悲壮逃生的小生命。初步感受到一个渺小生命的顽强以及它对自由的渴望。接着教师并不是落入俗套地进入文本探究其叙事情节,而是让学生划找、品读蚂蚱艰难逃生时一连串描写的词句,使学生沉浸于文本中。同学们在解读过程中牵带出作者的情感体验:诧异山间一个倔强生灵的存活――不以为然活捉蚂蚱――难以想象再次生擒后依然逃生――震撼于生命的奇迹。接着我指导学生重新把目光锁定文题,让学生思考作者缘何向一只普通而微不足道的生灵――蚂蚱鞠躬。纵深、细化的思维引导,促使学生深入文题,去感受一个渺小生命的壮美,感受生命奇迹的同时体会到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的真理,大千世界中即使如恒河沙砾般平凡的生命都值得敬畏。教学中几次对文题的依托都起到很好的效果,再加上情境创设的辅助,紧扣文题选点精读等教学环节也就显得生动活泼了。

二、巧借文题,映照作者匠心

标题是文本的窗口,在课堂教学中透过这一窗口,即可尽揽文章要旨内涵,映照作者奇巧构思。

如教学《枣核》,教师深情朗读席慕容的《乡愁》:离别后,故乡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导入课文后,师生一起关注板书的标题――枣核二字。让同学们心中装着文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什么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学生细读文本陆续查找出文中有三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第1段,索枣核;第3段,把枣核托在掌心;第7段,试种枣树。通过归纳学生自然得出结论:文章叙事始终围绕“枣核”,“枣核”是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教师并没有丢开文题,进入常规的课文段落解读,依然紧扣文题连续设问:几颗枣核把相距万里的朋友连在一起,但为什么文章一开始写朋友索枣核,不揭晓原因? 两人见面后,为何秘而不宣索要枣核之因? 为什么要写去朋友家的途中所见,写朋友“家庭事业都如意”后才解开索要枣核之疑团? 在一步步的解读中让学生明确:以枣核设置悬念,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以文题层层设悬,文章摇曳生姿、构思精巧令人称奇。教师再让学生第三次关注标题,枣核:一颗看似寻常不被人留意的种子;送枣核:一桩极为稀松平常的差事;试种枣树:一个普通简单的行为,在作者萧乾的笔下,却写得如此情真意切,饶有兴味。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什么?学生情不自禁读出最后一段 :“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象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体会到一颗小小的枣核里,竟凝聚着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海外华人思恋故土的深情。当投影上出现满头白发的老艺术家深情地朗诵《我的中国心》时,朴素的爱国情如一根强韧绵长的线牢牢拴住所有人的心。同学们无不热泪盈眶,激情澎湃,人类美好情感中最本真的思乡爱国情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

三、观照文题,沟融师生心灵

在文本解读中,文题往往最动人心魄、耐人寻味。它是作品、老师、学生三者情感的共融点,通过文题的整体观照,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师生心灵世界、精神品格、生命律动完美的融合。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在整体感知课文中老师就引导识别,紧扣文题,抓住了文眼:“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从这一点切入后,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顺着文路查找扣合文题描述“背影”的文字(四次涉及背影的描写:难忘背影――买橘背影――惜别背影――再现背影),明确“背影”是文章描写的焦点,亦是行文的叙事线索。接着师生深情朗读细描父亲背影的片段:车站送别,在质朴、沉静的氛围中“背影”走进了老师与学生的心里。没有过多的情感铺垫,没有过多的煽情话语,透过“背影”这个文题让学生感受到了文章结构的严谨、回环之美,更重要的是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亲情怀念。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已融合了生活实际体验,他们的感情丝毫没有做作,他们的理解不会牵强附会,表达就更纯粹更真诚。这时再观照文题,“背影”已由一个单一的父子送别场景清晰地转换成为一个唤起师生心灵共振共鸣的符号。“背影”中凝聚了朴素无华的父子情,浓缩了悲凉感人的生命体验。“背影”这个不显山露水的文题里折射出人情冷暖、落寞悲凉,也蕴蓄着真挚的爱、动人的情。它成了我们心中的家庭伦常亲情的一个代名词,深深根植于我们心田。

教学中以文题作为切入口,深入解读、赏析质疑,运用这种教学思路和方法策略的人颇多。如宁鸿彬老师执教《皇帝的新装》,要求学生给文章加副标题,并对所加副标题作出解释,这一巧用,极大程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趣味。还有如李镇西老师教《在烈日和暴雨下》,故意误置文题表达的次序,使用巧改文题的策略,引发学生对文本的质疑,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深入分析解读文本。还有诗歌教学亦可从诗题入手解读诗歌,很多诗题即诗眼,折射诗人的心灵,窥其内心情感。文题就好似文本的纲目,它引发师生共同的审美期待,是学生研读学习的兴奋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226100)

上一篇:有趣的色彩“补色” 下一篇:《背影》的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