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06 02:48:27

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研究

[摘 要] 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推动力,如果利用得当可促进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换言之,企业构建完善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将会对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分别从概念、方式、问题和完善策略的角度进行展开,研究如何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

[关键词] 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完善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8. 034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8- 0060- 02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也不断增加。作为营利性经济组织的企业来说,想要实现盈利最大化和长远发展,其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那么,如何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就成为了现代企业必须要分析和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完善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将会对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针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那么,每个企业要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并结合先进经验学习来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以“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为话题来进行浅谈,旨在对此问题有贡献性作用和进行交流与分享。

1 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概念

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通俗说法就是奖励与惩罚机制,这是对于参与者预先设定的一个标准执行与处理方法。激励与约束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促进的,它们在企业中是完整和统一的形式。一方面,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激励机制可以通过运用各种管理资源去激发参与者的工作动力,以此来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另一方面,约束机制是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通过运用各种管理资源制约参与者做出偏离组织目标行为的管理活动。可以看出,激励与约束是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没有激励会导致工作中的无动力,而没有制约又会导致工作中的随意性,它们必须相互影响和作用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2 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方式

2.1 激励的方式

激励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物质性激励与非物质性激励,具体如下:物质性激励可以是来自于薪资、福利或股权方面。非物质激励可以是来自于带薪休假、职业发展和工作培训方面,也可以是来自于荣誉与情感方式方面,或是来自于企业文化方面的激励。

2.2 约束的方式

约束的方式大致可以按照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来划分。内部约束是指通过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甚至是合同等来进行约束。外部约束是指通过法律、道德、市场、甚至是媒体来进行约束。

以上列举出企业可进行激励与约束的各种方式,企业通过对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才能获得最佳的工作效果和效率。

3 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现行的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3.1 缺乏对于现行的技术性层面的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设

在现行的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中,它往往是注重将制度与文化的激励融入其中,而对于技术层面的激励与约束是不足的,这就会产生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使得企业只是在维持原有的发展水平,没有进行深度发展的促进力。

3.2 缺乏对于现行的文化性层面的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设

我们知道,在现代企业中,其发展和壮大不仅仅是依靠企业自身的物质基础,还需要企业经营者自身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保障和推动力。大多数企业只是将企业文化活动单纯作为“文娱”活动,但是,如果企业经营者能将企业文化活动与企业的经营方针和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就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得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可以得到综合性建设并发挥作用。

3.3 缺乏对于现行的制度性层面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设

其实说到实质上的制度层面的激励与约束还是需要有效的技术性层面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行保障的。以国有企业早期的“承包制”为例,出现“包盈不包亏”的结果就是在国有企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缺乏“责任落实”的保障制度。可以说,这种只注重管理制度建设而不重视实际执行效果的状况将严重影响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现代化和发展化。

3.4 完善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策略

(1)要实现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公平性。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公平性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分别为加强物质性激励与约束和非物质性激励与约束的公平性。在企业之中要让参与者们看到更多的实惠,感受努力的动力。

(2)要实现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同等重要并得以并行施行。对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既调动和激励,又要有相应的制约和约束,使得能者多得,劳者多得。激励与约束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要实行多层面的、多层次的。

(3)要完善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度。要完善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度就需要使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施行得到规范性的保障,例如:加强监督机构的建设,避免监事会权利的丧失和削弱,这样才可以实现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4)要明确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主体性,将责任、权利、利益等都融入其中,使得激励与约束机制得到实质性的落实和贯彻。要想充分发挥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作用就需要将激励与约束的主体性进行层次明确的划分和落实,并将这些层次做出统一的标准得以执行,并将物质激励与约束和精神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在情感上和企业文化上加强精神激励与约束,以此来辅助物质性的激励与约束,提高企业参与者的主人翁意识和认同感,保障企业获得长足的可持续性发展。

(5)要将企业所有者或是经营者的权力适当下放的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力度。这就要求企业中有一整套权利监察制约机制,对出现违规现象问题后做出严厉的惩处,使得企业经营者及员工明确要以本企业的利益为最大目标,杜绝私利的现象。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明芮.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问题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

[2]李湘新,吴飞.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8).

[3]石梁,陈斌,袁泽沛.关于我国国有企业(CEO)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几点思考[J].邮电企业管理,2011(12).

[4]王娟.试论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J].考试周刊,2011(5).

上一篇:民用航空运输安全管理的博弈分析 下一篇:对企业内控制度与管理制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