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时间:2022-10-06 02:07:54

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摘要】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要尊重和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想方设法的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几种策略和方法。希望借助本文的研读和探究,能够为相关实践提供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小学生;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兴趣是一种自然而言的积极情感,是一种催动人行为前进的无形力量。有了兴趣,人们可以产生强大的执行力量,可以增加实践成功的几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关整个教学工作的成败。当前,面对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已经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究激发和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尤为重要。

一、打造“多彩化,多元化”课堂,增加课堂氛围的吸引力

要知道,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基地。课堂教学的成败其实就是整个数学教学的成败,而且关系密切。所以,将课堂教学放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中心位置,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如何透过课堂教学来改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可以考虑从课题气氛、氛围的塑造中找寻答案。我们都知道,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其实与课堂教学的水平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倘若课堂气氛十分轻松、活跃,学生都可以陶醉在课堂中,那么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果。所以,将课堂教学氛围和气氛的调节与塑造作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路径,其实是必然的选择。在此,我们提出可以打造“多彩化,多元化”数学课堂,增加数学课堂的张力和吸引力,进而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具体来说,所谓的“多彩化”数学课堂,就是要摒弃过去数学课堂教学那种单调、乏味和死板的教学模式,要引入和应用更多现代化的教学措施,例如开放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集体协作教学等。同时,可以考虑采用电教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如此一来,整个小学数学课堂变化“丰富多彩,绚烂多姿”,教学的局面也就改变了。有了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可以被激发出来。另外,所谓的“多元化”课堂,就是指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应该仅仅围绕课程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展开,应该适度的进行拓展和延伸。多元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点,同时增加对数学的热爱度。总之,将“多彩化,多元化”数学课堂的塑造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切入口,能够很好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起到改进教学方法的良好作用。

二、注重“生活化”数学教学的功能,使之成为学生兴趣的来源

数学是一门应用型的科学,也是一门生活化的课程。数学之所以存在和发展,正是由其实用性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要想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就必须将教学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既可以提升教学的层次和质量,同时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数学,进而培养对数学的认知度与热爱度。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社会是最大的大学,生活是最好的课堂,教学做三者结合才是教育的根本诉求。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不但要在学校中、课堂中进行,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和实践中进行。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渴求是强烈的。因此,选择“生活化”数学教学的模式,还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在讲授“乘法”系列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度的将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展示“乘法”算法在生活中的运用。在课外和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自觉的运用“乘法口诀”来计算生活中、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的与同学们交流。所以,大凡此类的案例都是数学广泛应用于生活实践的写照,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突破口。从根本上看,小学生能够自觉的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既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同时也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的数学情趣,这种情趣就是对数学的爱好与追逐。

三、变换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数学教学如果陷入单一模式的泥淖,就很可能失去乐趣和吸引力。教师要想让学生们爱上数学课,并自觉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中来,就必须主动的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教学思维和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数学课的吸引力。比如,改变过去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方法,进而采用课题讨论、小组讨论的方法对某个数学问题、某个难点进行分析,并形成小组意见,然后交由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审评。透过类似的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数学课的深层次内涵,而且可以提升教学的深度和水平。

另外,教师也可以尝试运用多媒体等新型教学媒介,如放映机、幻灯片、计算机等。这些多媒体手段不但生动形象,而且切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极容易激起他们的共鸣。教师要着力于“引导”和“点拨”,让学生们自己多思考、多发言、多写作,在开展学生个体的数学实践中培养学习能力。要加强师生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师生间的默契,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数学知识到主动的“索取”和“吸收”数学知识。所以,透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使用,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刘 娜.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实例探究[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3)

[2]欧 义. 浅谈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3)

[3]李小波. 立足兴趣培养,提高数学才能[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9)

[4]刘长城,李晓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的培养[J]. 商情(科学教育家). 2008(06)

[5]曹凯华. 小学数学知识走向生活化,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J]. 考试周刊. 2011(35)

上一篇:浅谈如何实现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 下一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