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10-26 12:13:08

以学生为中心,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追求的永恒主题。特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之时,怎样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讨论并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有效教学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1.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

不少教师课堂中常出现一些低效现象,如平铺直叙多,创设情节少;预设问题多,学生思维少;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低效互动多,学生活动少;关心进度多,关心学生少;重复练习多,分层练习少。以上各种课堂低效现象,维持了旧课程下教师为主体,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则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策略

有效的教学应关注课前预设策略、课堂教学策略等策略。

2.1课堂预设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师在教案撰写过程中,不应使用不明确、不具体、不可行性的语言。新课程标准要求使用的行为动词如:举例、解释、比较等。此类动词是具体的、明确的、可测量的、可评价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中,教师应要明确目标中行为动词的主体必须是学生。

(2)提高备课工作的有效性。一是要备教材。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解读。理清教材中各个知识点的编排体系和内在联系,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对教材中的插图、小资料、科学前沿等都应精心研读。如教材中有氧呼吸的过程的编排是: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过程有氧呼吸图解,但真正在讲课时,内容可以重新编排:有氧呼吸图解各阶段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归纳总反应式,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要备学生。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这些都是我们开展生物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如学生对有氧呼吸已经知道了:发生的场所、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能量等,课上要将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组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学效益得以体现的主要形式,所以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关系:师生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有效的高中教学还需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明显增强,他们具有较强烈的自主需要和较强的自律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强烈的社会交往愿望。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课堂中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如提供一些学习资料,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方法:教学以学为中心,有效的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突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很多,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变教给学生知识为指导学生学知识,变教会学生知识为学生学会知识。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技能、思维习惯和终生学习意识。

①自主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参与,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②合作学习把不同基础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形成合作小组,使学生之间形成知识思维和能力上的互补,在集体学习中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在合作中获得新知识,形成合作的理念,提高协作的能力,因而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策略。

③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能力,重视知识的综合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上面介绍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式,教师在使用时应整合运用,可遵循以下原则:

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实现有效的教学。例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学习。说到酵母菌,学生们都不陌生,教师针对用酵母菌发面及做酒酿实例: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做酒酿隔绝空气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酒精,提出一些问题:探究实验如何控制有氧和无氧的环境、如何鉴定不同环境下的产物等。采用学生独立看书、多媒体课件等自主学习方式,然后学生交流学习所得,形成共识,完成探究性实验。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反思,点拨精讲。

(3)教师言语:许多教师改变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问题,解决问题,当然学生所提问题大多数能在教材中找到标准答案。教师很难真正在课堂上做到少讲、精讲,学生讲解有困难或错误时,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打断他,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课上要解决学生易错、常错的知识,将所学知识解决应用型问题:如学生运动时冒汗,学习了有氧呼吸后很多学生认为是有氧呼吸产生的水排出体表;如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很多学生认为是给伤口细胞提供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教师把生活中的问题放置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与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增减练习的数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与练习时间的长短,增减练习的数量。有时还可以布置一些选择性练习,来控制课堂练习的量,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调整练习的要求。在练习时,可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灵活调控练习的要求,由于学生知识结构水平、理解水平是不一样的,在课堂练习上要分层训练,基础题可以增强大部分学生的信心,拓展题可以培养一部分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

在新课标要求下,生物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教师只有发挥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才能使学生从被动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才能从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才能使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人。总之,以学生为中心是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策略。我们只有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增强学生信心,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达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目的。

上一篇:中学数学教学与创造性思维培养 下一篇:浅谈如何实现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