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技术在校园中的应用解析

时间:2022-10-06 02:04:32

NFC技术在校园中的应用解析

摘要NFC近场通信作为一种短距离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优点,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数据传输。本文分析了NFC技术和传统无线通讯技术的区别,重点对NFC技术在校园中的规划案例进行了分析。认为NFC技术在校园中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关键词】NFC 无线通信 校园应用

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由无线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

目前,多款智能手机已集成了NFC技术,无论在地铁站,酒店或商场,一部支持 NFC 功能的智能手机就可以充当钱包、交通卡、信用卡等多个角色,使用户快速便捷完成小额刷卡支付业务。

1 NFC与主流无线连接技术的比较

1.1 NFC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比较

NFC技术脱胎于无线设备间的“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连技术,两者的传输方式都是基于无线频率电磁耦合,单在实际应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

(1) NFC的传输距离比RFID要小得多,但由于加入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 来说NFC具有近距离、高带宽、低能耗等优点。

(2)NFC技术可以与多种非接触智能卡相融合,以前成为主要厂商默认的标准。

(3)NFC是一种近距离通讯协议,在安全性方面比其他无线通讯方式更具私密性。

(4)RFID多被应用在产品生产和销售跟踪管理环节,而NFC则更多被用在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娱乐、支付等环节。

1.2 NFC与红外和蓝牙技术的比较

NFC比红外高速、安全、便捷得多,不用向红外那样必须对准接口才能传输数据。与蓝牙相比,NFC更适合近距离数据交换,适用于交换安全性和机密性较高的财务信息或个人隐私;NFC并不能取代蓝牙,蓝牙可以弥补NFC短距离传输时的弊端。因此,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2 NFC技术在校园的应用

NFC技术支持多种应用,通过NFC手机,人们可以跨越时间、地点和设备的限制,快速完成自己所需的付款和信息查询业务。基于NFC自身的功能特点,此技术更便于和校园环境相结合。

2.1 校园规划案例一

在手机校园一卡通方案当中,SIMPASS、RF-SIM等方案在校园一卡通中应用较多,而随着NFC的发展,以NFC标签卡和NFC手机结合的校园一卡通方案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NFC在开放型环境中,特别是国内,尚难以短期形成规模应用。但是对于高校,封闭环境加上学生的高接受能力,让NFC进入了一个非常具有遐想空间的应用环境。

传统校园一卡通的食堂、门禁、学生信息存储、相关文档管理等,NFC都可以实现,而新奇的应用,让学生更具青春活力,如美国兰开斯特大学开发的CheckinDJ应用,通过NFC签到实现开放环境下的自动选歌,这可以满足年轻人的表现欲,也使得音乐的播放更符合大众胃口。

不仅仅于此,因地制宜,在国内高校中,占座问题一直是近几年高校的热议问题,而华中科大今年四月则开始了手机占座的试点,原理来说,非常简单,但是应用却需要诸多的因素考虑,而且作为集成于手机终端的NFC技术,结合NFC标签或可以增添更多应用。

2.2 校园规划案例二

NFC可以在几厘米内快速实现信息的交换,因此NFC技术非常适用于在门禁方面的应用。NFC跟非接触式智能卡的ISO标准非常吻合,这是其成为理想门禁终端的另一优势。学生进门时只需要在有读卡器的门襟处将有NFC功能的手机刷机,即可进入,并能将个人信息快速传输到终端管理系统,方便楼宇管理员对学生身份信息的核实。

NFC技术在门禁方面的应用可以扩展到很多方面,学生在走进教室的时候,用手机刷门口的刷卡机,进行打卡。这样两三百人的大课,老师不用点名就能准确地知道是否有人迟到或旷课。在找教室上自习的时候,学生可以用手机扫描教室门口的NFC标志,这间教室一周的课程安排就会下载到手机中,可以依此选择一间空闲的教室,不会因为和其他已定课程冲突而不停换教室。晚上回到“宿舍”,当然也需要“刷机”进入,这样宿管就可以通过后台系统查看是否有学生晚归或夜不归宿。并且NFC技术采用的是被动接触技术,即使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感应功能依然可以使用。

2.3 校园规划案例三

曾经一位大三的经贸系学生找到我,希望能协助构建一个校园网络查询系统,为解决新生入校时对校园不了解的困惑,此时就非常需要一个类似地图式的指示系统来引导学生熟悉校园。现在,如果利用NFC智能标签技术,则可以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标识化指导系统。

在校园中,我们可以在人流量较大的出入口设置电子标签类简易地图,使学生可以通过NFC设备读取在后台服务器中有关学校的各项信息,并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性下载。

3 NFC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NFC技术在国外起步,发展速度和受重视程度也远高于国内。个人认为中国NFC发展面临重重障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NFC产业链下的相关厂商都希望获得NFC技术的主导权,相互制约了对方的发展。其次,NFC技术面临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找不到一套可循环的商业解决方案。

尽管NFC在国内的发展还处于探索状态,但随着NFC芯片价格的下降,NFC与移动智能支付设备的结合度会越来越高,NFC设备将以它的方便、高速、安全逐步占领市场,NFC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杨军.NFC技术的应用、标准进展及测试[J].现代电信科技,2009(10):5-9.

[2]雷洪斌.基于NFC技术的手机支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论文库,2007(11).

[3]张亭亭,崔树成.基于NFC技术的手机支付研究[J].科技传播,2011(18):159-160.

作者简介

郭璇(1983-),女, 河南省郑州市人。讲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通讯、网络安全、云计算。

作者单位

河南化工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上一篇: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方法 下一篇:品读围棋文化 培养竞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