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的认知观与翻译策略

时间:2022-10-06 01:53:04

体态语的认知观与翻译策略

【摘 要】本文从社会认知角度分析体态语在信息沟通中的重要意义,进而说明这一包含了心理,社会,宗教,历史,文化诸多因素的交流方式不应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认知视角。为了更好地将体态语的信息进行准确地传递,本文用情景实例阐述了如何准确完整地传达源语的信息,并通过相应的翻译策略解析其产生的认知基础及隐含的文化信息,力图更好地理解体态语的隐喻意义,从而避免误译的产生。

【关键词】体态语;认知观;隐喻;翻译策略;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body language from the view of social cognition, so as to illustrate that body language, which comprises the psychological, social, religi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s rather a way of thinking and cognition than simply a form of non-verbal language. Aiming at fully and precisely conveying the source language to the target readers, the paper applies several situational cases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basis and the metaphor on which the body language arises and employs the necessa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ccordingly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mistranslation.

【Key words】body language; social cognition; metapho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人与人的交流看似简单自然,其实和谐的交流却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8%,另外的55%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Samovar et al,1981:155)。可见,非语言交际在我们获取准确信息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非语言交际必须依托于一定的语境才能表达其真实而完整地意义,同样,语言交际如果脱离了非语言交际的支撑也很难达到充分交际目的,两者相辅相成。由于非语言交际包含多个层面,如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一书中(胡文仲、毕继万,1999:6)将非语言交际粗略地分成四大类进行中外对比研究:1)体态语(body language)包括基本姿态、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亲吻和拥抱、微笑等,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如头部动作、面部动作、目光交流、臂部动作、手部动作、腿部动作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2)副语言(paralanguage) 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 3)客体语 (object language) 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家具和车辆所提供的交际信息。 4)环境语 (environmental language) 包括空间信息(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等)。本文将就体态语进行专题研究,从实例中说明各种影响体态语交际的因素及对应的翻译策略。

一、文化认知因素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在理解一个国家的体态语时,一定要注意其文化的认同度,这里举两个最为明显的例子:首先是OK手势。在西方,这个手势是十分普遍的,几乎无处不在,但是并不是在任何国家它都传递同样的意思,如果碰巧你在西班牙,或者身边有西班牙的朋友,那么这个动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具有侮辱性的,因为在哪里,这个动作表示对方带了绿帽子。那么你要格外当心了。另一个是舔嘴唇(licking one’s lips). 有这样一个场景对话:John: Lisa, is there a party for my birthday tonight? Lisa: (quickly licking her lips) Not that I know of. John: I don’t believe you. Lisa: Why? John: Because you don’t tell a lie very well. You always lick your lips when you aren’t telling the truth. 在天气干燥的时候,不自觉地伸出舌头舔一下嘴唇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是有意识地做,就要留心观察了,对方可能在撒谎,更应记得的是动作要快,因为在西方,尤其是在对话过程中,对别人吐舌头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而且很容易被认为在撒谎,所以这个动作要尽量避免,文化认知不同从中可见一斑。

二、心理因素

人与人之间在面对面的情境中,常因彼此间情感的亲疏不同,而不自觉地保持不同的距离:最亲密的人,彼此间可以接近到0.5米;有私交的朋友间,彼此可以接近到0.5~1.25米;一般公共场所的陌生人之间沟通时,彼此间的距离,通常维持在两米以上。此种因情感亲疏而表现的人际间距离的变化,在心理学上称为人际距离,在西方,虽然很多人热情有余,但他们都有自己心理上的“comfort zone/ personal space”。通常他们会有意与周围的人保持30英寸的距离,所以在中国坐公交车对于外国人很是郁闷。对话如下:Skip: Wow! So crowded in the bus! Hogan: (shrugging his shoulders) Where is my comfort zone? All these people are in my personal space. David: Sorry man, but it’s China. 可见外国人对此很不满,但也无能为力,因此在与外国友人交往中记得保持距离才是明智之举。

三、社会因素

在中国,谦虚含蓄是美德,所以在和他人对话时,稍微低头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可是,在西方,这一体态语却不能得到认同,在他们的社会认知中,对话时就应该注视对方来表示你在认真听他的话,否则就是不尊重。因此在下面的情境中“looking down”就有着这层所指: Maria: Mark, I really need you to do a better job on this next time. Mark: (looking down), I’ll try. I’m sorry. Maria: Don’t be sorry! All I want is a cleaner report next time, that’s all. No big deal. 可见,承认错误不一定要低着头,因为在西方,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学习,而不是感觉内疚,所以,完全没必要低头,那并不表示真心认错,反而会被误解。

四、历史因素

我们熟知的“thumbs down”“thumbs up”,是表示对事物的厌恶和赞许,但你也许不知道它的历史来自于古罗马的角斗士,看台上的观众观看完表演时,如果想让角斗士死,就会作嘘声把大拇指冲下,幸运的会得到拇指向上的手势,就可以幸免一死了,后来人们就用这两个手势来表示不同的意见了,如果是双手一起做出同样的姿势,就分别是“糟透了”和“好极了”的意思。例如:Terry: Have you heard anything about Jet Li’s new movie? Sam: yeah, it’s supposed to be great (two thumbs up).

五、宗教因素

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禁忌。对于穆斯林教徒来说,身体的某些部分是不能随意碰触的,比如你不可以将自己的脚心对着他们,那是极大的侮辱,再比如不能随意摸他人的头,即便是自己的头部,在讲话过程中也不要对着他人作出举动,在英文中有一个体态语是“over my head”,做这个动作时,手心朝下,从前往后在头顶挥动,意思是赞许对方的谈话内容太高深了,自己都有些听不懂了,如:Jeff: The professor must be a smart guy. Paul: why do you say that? Jeff: Everything he says goes right over my head. 原本是称赞对方,但这一场景如果对方是穆斯林教徒的话,结果可想而知了。

综合来看,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植根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体态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生长的社会条件,文化条件,历史条件,宗教及心理条件,因此,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反应在语言中表现为不同的理解方式,而这种差异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困难,源语与目的语转换切不可望文生意,对于体态语的翻译基本采用三种翻译策略:1.如果体态语的意义在不同的语域中有相同的认知度,可以进行直译,简单明了地表达其本意, 如“staring blankly”, “shaking hands”;2.如果认知度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就有必要采用直译家注解的翻译策略,通过加注对其隐含的意义加以解释以避免误译,如“rolling one’s eyes”, 字面意思看似是“转动眼球”,这一动作在中国人眼中可能理解为对某一事物表示好奇,怀疑或思虑,但其真实意思是“翻白眼”,但如果就翻译至此,意思可能还是没有表达清晰,所以需要加注:“翻白眼”此处表示对所提的话题不感兴趣或非常厌烦;3.第三种翻译策略是意译,当无法用直译表达时可采用此策略,如“ showing poker face”, “poker” 的原意是扑克,这里显然不能直译,所以只好采用引申的意思了,意译为:露出让人琢磨不透的表情。在意译的过程中,我们越发体会体态语的隐喻现象,如“pie-eyed”, “bags under one’s eyes”, “high five”,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论强调隐喻既是语言现象,又是人类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手段,英汉语言中广泛存在着的隐喻体现着两个民族对事物的认知体验的共性和差异。[1]隐喻翻译是跨文化的认知活动,因此,译者应该准确把握源语隐喻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寻找与其含义,感彩等方面对等的表达,并通过恰当的翻译策略向读者传递源语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特色,从而实现语言间的真正交流[2],理解并使用体态语,让我们的交流“身”情并茂,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王泽霞,杨忠.英语新闻话语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38.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3.

[3]周红民.论隐喻翻译的认知运作方式[J].外语教学,2004(1):60-63.

[4]杨润芬.中西文化对隐喻翻译的影响[J].语文学刊,2007(2):9-12.

[5]东方友人.肢体语言[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6]肖坤学.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J].外语学刊,2005(5):101-105.

[7] 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110.

[8] 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9]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0]郭英珍.隐喻的语用文化差异及翻译[J].外语教学,2004(3):57-60.

上一篇:浅议汉字“您”的语义演变 下一篇:研究我国基层兽医管理体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