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在当代的发展

时间:2022-10-06 01:42:33

公允价值会计在当代的发展

一、公允价值会计提出及发展历程

(一)公允价值会计起源 在近代会计产生之后的几百年间,历史成本会计一直是一种最基本的会计模式,并长期处于主要地位。然而,随着银行利率、汇率以及金融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编制的财务报告不但不能及时为金融部门及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更误导了人们的判断。在这种背景下,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逐渐显露出缺陷和不足,并遭到学术界和实务界一致的评判,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既能反映现在又能预测未来的计量模式,即公允价值会计。公允价值会计(Fair Value Accounting),以“盯市”(Mark to Market)为其主要特征,因而又称市值会计,是指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也就是说,以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或市场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基础的会计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交易价格为基础的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在证券、金融界的强烈需求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

据有关资料记载,西方发达国家的现行会计模式主要有法德的“成文法”体系和英美的“盎格鲁―撒克逊”两种会计模式,公允价值会计最早起源于法德的会计模式。所谓“成文法”体系的会计模式,是一种由国家政府控制经济实体的会计模式,这种系统化的会计规范最早产生于1673年的法国,法国政府为了保护其经济实体避免破产,要求采用市场价值计量资产负债表。这种会计模式随后被其他国家效仿,尤其在德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会计计量的重心又回归到了历史成本。“盎格鲁―撒克逊”会计模式发源于普通法系的英国,是一种以资本市场为目的,给会计实务者操作留有很大解释空间,并把“真实与公允(True and Fair)”作为评价财务报表最高原则的会计模式。随后,公允价值会计于20世纪70年代引入美国,美国虽然没有在其公认会计原则中具体提出“真实与公允”的观点,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简称AICPA)在有关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意见书中必须说明,企业财务报表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原则,能否公允地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变动。在美国采用了英国的会计模式之后,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就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历程,笔者将总结并阐述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二)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就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这一时期可谓是公允价值会计大力发展的一个时期,二是21世纪初期至今,在这一时期,爆发了全球瞩目的次贷危机,而很多业内人士也将此次危机归因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大力应用,但人们应全面地来看待这一问题。(1)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发展时期。自美国开始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以来,会计界和金融界一直对金融工具,特别是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问题争论不休。尽管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加深了人们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严重缺陷,即缺乏相关性的认识。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爆发的“储蓄和贷款危机”(以下简称“储贷危机”),造成2000多家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的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困境,最终导致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无力赔偿的情况下,联邦政府动用1000多亿美元联邦储备基金予以补救。然而,以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编制的财务报告在这些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危机之前,往往还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从而进一步暴露了历史成本应用于金融工具计量的缺陷和不足。许多投资者逐渐意识到,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不仅不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还会误导投资者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判断。为此,他们强烈呼吁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简称FASB)重新考虑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是否适合于金融机构(黄世忠,1997)。在全面分析了此次借贷危机的经验和教训之后,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简称SEC)制定了在金融工具计量实务中逐渐用公允价值会计取代历史成本模式的政策。1990年9月,时任SEC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Richard C. Breeden)在美国参议院的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于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并首次提出了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同时也指出,SEC已经认识到金融机构会计由历史成本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努力制定恰当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财务报告。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工具领域应用的发展与证券市场波动、经济危机和金融工具创新有直接联系。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股票市场波动暴露了用历史成本计量权益证券投资的局限性,80年代的储贷危机引发了对“历史成本模式是否适合金融机构”的广泛讨论。之后,SEC和FASB确立了逐步在金融工具计量实务中推广公允价值会计的基本原则,因为“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描述了市场对金融工具直接或间接包含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估计,所用的贴现率反映了现行利率和市场对现金流量可能发生风险的估计;公允价值信息能更好地使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评估一个主体的投资和财务策略的结果”(FASB,1991)。90年代,衍生金融工具迅速发展从根本上动摇了历史成本在金融工具计量实务中应用的基础。随着衍生工具应用不断增加,介入相关交易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但历史成本模式无法反映这些工具价值的真实情况,使许多金融机构遭受了巨额损失,例如一家金融机构的衍生工具投资损失高达10亿美元。这些事件进一步增强了SEC和FASB在金融工具领域继续扩大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决心,并坚信“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也是衍生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FASB,1998)。可见,美国“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的长期目标”(FASB,2007)是在总结三十多年来金融工具计量实务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审慎考虑后做出的重大决策。(2)21世纪次贷金融危机前后:备受争议时期。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出现,在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引起强烈反响。以SEC和投资者为代表的支持者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将极大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使会计信息反映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且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联邦储备委员会、财政部和金融界为代表的反对者则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对现行会计模式(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极端背离,不仅缺乏可靠性,而且将导致金融机构的收益产生巨大波动,促使金融机构的贷款决策短期化。2006年9月,FASB正式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SFAS No.157,简称SFAS 157)――公允价值计量。该准则重新规范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并提供了资产及负债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一般框架。SFAS 157指出:“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市场交易者在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收到的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但不幸的是,这个准则推出两年后便发生了自1933年以来最大金融危机。自然,人们会把金融危机的罪责指向公允价值会计,这是因为,新准则规定,在计量日,市场交易者在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收到的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而次贷危机中的一些资产证券化产品如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抵押债务债券(CDO)等次债产品应用了这一规定下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种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SFAS 157的颁布标志着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达到了顶峰,这是因为该准则正式地规定了公允价值的定义、计量和披露的框架,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可比的应用指南。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在市场流动性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依据市场参数所顾忌的公允价值已经不能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真实状况,公允价值应用面对了前所未有的评判。总的来说,公允价值会计在次贷危机中发挥了双刃剑作用。一方面,公允价值会计对复杂的金融工具能够合理确认、计量和披露,同时也尽可能地防范管理层利用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粉饰财务报告,掩盖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资产损失。借助公允价值会计,及时、透明、公开地披露金融资产泡沫,促使金融界、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资产泡沫。倘若不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投资者可能永远被掩盖在金融界创设的虚幻泡沫中。另一方面,公允价值会计披露要求使得金融机构不得不确认巨额的未实现和未涉及的现金流量损失。且次贷中金融工具的应用已经不是单纯地规避风险,更多的是企业和金融机构追逐高额利润的投机行为。公允价值会计所列示的天文数字般的“账面损失”,不仅扭曲了投机者的心理,还造成了恐慌性地抛售持有次债产品的金融机构股票的风潮。公允价值会计这种独特的催化剂效应最终放大和加速了次贷危机。尽管金融界对公允价值会计大加指责,但也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会计的目标之一是真实反映公司财务信息,尤其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改用历史成本计价的方式,将使很多会计信息失去意义。此外,从长期来看,公允价值仍将是适当的计量方式。它不但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还可以更好地反映当前的经济环境。因而,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角色存在争议,但以成本计价的方法代替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显然并不现实,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成为了主流意见。

二、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

(一)决策有用观 会计目标一直是会计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问题,主要存在着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主流观点。受托责任观的理论基础是委托理论,该理论认为,会计的目标是以恰当有效的形式向所有者反映和报告资源受托者经营管理责任及履行情况,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明确,为了衡量经营者的责任履行情况,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因为历史成本下的会计信息是客观、可核的。但是近年来,随着会计环境的转变,历史成本原则开始受到人们的批评。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既无法反映资源受托者的真实经营业绩,也不能提供对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这是因为历史成本没考虑经济市场的变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企业是经济市场的一分子,企业的价值只有在经济市场中才能体现,脱离了经济市场的价值对企业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也不那么纯粹了。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向现在的、尤其是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决策者,提供有利于进行投资决策需要的大量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信息提供者须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为目标取向,而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市场环境紧密联系,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决策有用观出现较晚,是在资本市场得到长足发展并成为企业的主要筹资场所之后才在会计理论界被人们认同的。现在人们关注会计报表主要是因为报表可以提供与经营决策有关的信息,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已经被普遍接受。此外,财务报告的目标逐渐集中到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要上。投资者和债权人最关心的是投资和信贷能否带来现金资源的增加,因此提供有助于评估来自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前景的信息是财务报表最核心的目标。这客观上要求财务报表能够跟踪反映企业与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况及结果,使报表信息能够体现物价变动、偶发事件的影响。很显然,相比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体系更能满足会计目标的需要。所以,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分散程度的提高是推动会计调整目标,进而改革计量体系的最根本因素。可以推断,资本市场越发达,社会对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要求越高,公允价值也将越受重视。因此会计目标理论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变,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产生的理论基石。

(二)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根本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函数,相关性与可靠性二者不可或缺,“信息既要相关,又要可靠,这是会计的中心要求”。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常常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不可能使这二者都保持最大,只能依据不同的环境,做出职业判断,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历史成本之所以能在长期的会计计量实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于其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资产或负债的成本往往是一个客观的数据,其与估计会产生偏差相比少一些主观因素,并且也比现值计算更为客观。历史成本也具有可验证性,但缺乏相关性。公允价值计量则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公允价值信息,用户可以了解企业当前所持有的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从而评价企业的机会和风险,及管理当局的管理业绩,从而作出投资和其他决策。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却是致命的弱点,在不存在公开活跃的市场上,公允价值需要通过估计来获得,而无论估价技术多么先进,可靠性都难以令人满意,甚至会发生操纵行为。要实现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目标,会计信息必须具备一定的质量特征。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相关性的质量特征在美国会计信息质量系统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目前,会计理论界普遍认为历史成本有较强的可靠性,但缺乏相关性;公允价值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可靠性不足。尽管实证研究者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更相关”的说法褒贬不一,但在理论界,认为公允价值具有相关性优势的观点始终是主流。

三、公允价值会计在中国的引入及应用

20世纪90年代,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其会计准则中开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国际会计准则也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计量属性在各准则中加以运动,中国基于与国家会计惯例靠拢的目的,也开始逐渐在会计准则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1998年6月12日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具体会计准则首次正式使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该准则不仅规定了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应用,还对公允价值概念做了定义,该准则的颁布,标志着公允价值在中国应用的开始,这也是中国会计准则的一个突破。随后,公允价值计量又出现在“投资”和“非货币易”准则中。1998年6月24日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讲解充分阐述了采用公允价值的四点理由:第一,公允价值体现了一定时间上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第二,公允价值定义中的“公平交易”为其确定的价值的公允性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三,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第四,公允价值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如现行市价、评估价值、可实现净值、重置成本等。然而,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不发达和较弱的产权保护,上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操纵利润的现象。为了防范类似问题继续发生,并及时解决已存在的有关问题,财政部决定对原准则进行修订。财政部于2001年重新修订了债务重组、非货币易和投资三项原则,强调了真实性和谨慎性,明确地回避了公允价值计量,按账面价值入账。对于这次修订的原因,2001年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的讲解中提到:由于原准则较多地运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而我国当前的产权市场和生产要素又不十分活跃,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难以可靠地取得,从而给一些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调节利润留下了一定空间。例如,对于债务重组中的债务豁免,按原准则的规定可以作为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利润表,这也就给少数公司利用债务豁免操纵利润创造了可乘之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国际化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在全世界的普遍应用,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2006年2月15日,中国财政部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实施。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实质上的趋同,并在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全面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新准则采取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类似的定义,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对公允价值的计量也是采用以活跃市场报价为主的方法。据统计,在新会计准则统计中,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股份支付、生物资产等17个具体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涉及范围之大和应用力度之深都超出了之前会计界的预期。相比于国际会计准则,的38项具体准则更充分地考虑了中国的国情,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采取了适度谨慎的态度。自此,公允价值又开始在中国会计准则中被普遍采用。由于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采取了适度谨慎的态度,以及中国资本市场还不尽发达,许多资产不存在易于取得的估值参数,所以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使用还十分谨慎,使用范围也十分有限。

虽然公允价值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较短,只有十来年的光景,但其中间却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反复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大胆引入,到2001年修订准则时的尽量回避,再到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大力推广但谨慎的应用,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目前,加大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世界范围内的统一趋势。但是由于各国或组织自身面临的环境差异,使得公允价值的应用在不同国家或组织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四、公允价值会计历史演进的启示

从公允价值的产生与演进中可以发现,会计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反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公允价值历史演进的考察和审视必须结合其所处时期的经济制度和社会背景,公允价值发展的每一个重大转折都跟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此外,从根本上讲,公允价值既不是一个新颖的概念也不是一种新的实践,公允价值只是对重置成本、现行成本、现值和现行市价的重新“包装”和运用。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力图实现的一种理想目标,即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时点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期间企业的真实经营成果,各种计量属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手段,公允价值体现了“真实与公允”会计理念对采用各种计量属性的一种约束和要求。公允价值与具体计量属性是一种目标和手段的关系,公允价值是采用各种计量属性进行会计记录的目的,而具体计量属性则是为了实现公允价值这一计量目标而必须采用的手段,公允价值引领和约束着“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现值”等各种具体计量属性在不同场合的选择应用。因此,公允价值只是代表了各种计量属性的终极目标――公平交易,其本身并不是一种计量属性(刘浩和孙铮,2008)。

会计理论界在认识到公允价值会计可能导致严重经济后果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公允价值会计自身的缺陷,金融危机暴露了公允价值会计的诸多缺陷,后危机时代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和重塑势在必行。但也应注意到,这些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极端市场条件(如投资者因恐慌而不计后果抛售金融资产、市场交易因流动性枯竭而陷于停顿)而引起的。但是,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改回以成本计价的方法显然不现实。对于公允价值会计未来,也许受质疑的焦点不应是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本身,而应是产生公允价值的过程,尤其在不活跃或者无秩序的市场上如何认定公允价值。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动荡中,人类的行为受到市场恐惧左右,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一些例外是非常必要的。尽管可能导致信息的透明度下降,甚至是信息操纵,但可以防止金融市场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参考文献:

[1]艾哈迈德著、钱逢胜等译:《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上一篇:基于博弈视角的中美会计准则比较分析 下一篇: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