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初探

时间:2022-10-06 12:43:20

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初探

【摘要】金融行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而银行等存款机构的安全性对金融业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各国均有自己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保障本国的金融行业的安全发展,其中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针对银行业出台的一项较为全面的保护性措施。本文首先介绍了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及出现的原因。通过研究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并将其与国际上主流的制度进行对比后,希望能从中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 金融业 金融安全

金融行业的发展一直都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近几十年来国际上不断的金融危机也时刻提醒着我们需要对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做出有效的规范。在面临转型阶段的中国经济,作为金融行业重要的一部分,银行业的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支持作用。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我国银行间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我国有必要适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藉此来规范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一、存款保险制度释义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投保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世界上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是美国,经过了20世纪初的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系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状态。美国国会担心此时脆弱的金融业会因为银行业的不稳定而再次发生危机,于是在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在1934年建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防止可能出现的挤兑危机,以此来稳定银行业的发展,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出现也代表着存款保险制度正式进入历史的舞台。经过了近80年的发展,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存款保险制度分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和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指的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对存款保险机构作出规定,存款保险机构必须按照规定行事。而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中国家并没有对存款保险作出明确的规定和安排,但在银行倒闭时国家会采取措施来保障存款人的存款安全,从而使得公众对存款保护产生预期。

二、存款保险制度现状分析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也有很大的提升。许多国家都相继在本国的金融制度中引进了存款保险制度。尤其是在近半个世纪,在世界各国不断出现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本国经济未来的发展着想也开始着手本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并积极的借鉴国际上存款保险制度的成功案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速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建立一个稳定的、健康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对于稳定我国金融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正常运作,但其缺陷也很明显,其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下,银行的风险和收益不相配比,银行几乎不用付出成本就可以得到国家帮助其处理经营风险的收益,这使得银行对风险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高风险的投资也没有一定的谨慎性,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会导致银行盲目的投资进而导致资源的浪费。而从银监局的监管角度来说,当局无法通过类似实施差别保费等制约措施来抑制各银行的道德风险动机,在单一的零费率下,各银行对自己的业务常常不够谨慎,这使得我国的金融经济活动的运行处在巨大的隐患当中。并且,存款人会认为政府会对其存款进行保护,因为这种预期而放松对银行的外部监督,加大银行的道德风险。

第二,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虽然信用的担保是政府和国家提供的,但是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国家和政府需对存款人利益的保护规模,这便使得国家有了一定的选择空间,也使得存款人的利益被保障程度并不明确。而从银行业的发展来说,相比于众多的中小银行,国有大银行受到政府的支持和援助的可能性明显更大,这样也使得存款者为了自身资金安全而更多的选择大银行来进行存款,从而造成了银行间存款能力的不公平竞争,抑制了许多新兴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

第三,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使政府财政无法充分发挥其职能,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政府造成了负担。就政府救助问题银行的方法来看,通常采用的办法有二:一是直接用财政资金对公众的财产损失进行赔付。但是财政资金有其自身功能,用财政资金来进行赔偿不仅影响了财政资金发挥其应有职责,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二是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偿还银行支付缺口。而这一方法会造成市场上货币量供应增多,容易引起通货膨胀,进而影响币值的稳定和经济增长的货币目标。

三、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行性分析

建立一套合适的存款保险制度需要一定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的支持,综合分析我国现阶段各方面金融行业的发展,我认为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在其可行性,可通过以下几点分析:

(一)我国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在银监会、证监会及保监会等监督部门的管理下,金融相关行业的管理体制得到逐步的完善,在监管理念和监管手段的创新方面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银行业监管而言,银监会成立后,通过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监管制度和标准,结合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实情,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监管方法,不断发展创新出新的监管手段和方式,坚持以风险为基础的监管理念,坚持审慎的监管态度,在不断的实践当中慢慢探索出了适合中国经济特色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框架,在对银行业的监管成效显著,良好的监管环境也为存款保险制度的施行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平台。

(二)近年来我国的金融体系保持稳健运行

自2003年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进重点金融行业的改革,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效的巩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稳定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金融法制体系发展也逐步完善,一套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不仅能有效的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还能帮助监管部门更加有效、有依据的进行金融监管,是存款保险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随着金融业不断向前发展,与之相对应的金融法也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一系列重要的金融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和修改。随着《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破产法》、《反洗钱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监测和考核暂行办法》、《信托法》和《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及进一步深入的修改,我国金融行业的法律法规逐渐走向健全,金融行业的运营有了一定的法律规范的约束,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正规合理并健康的发展下去。目前,我国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规范正在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

(三)银行业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

中国银行业从2008年起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其规定自新准则开始运行后,各类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均按照新的标准来编定。在新准则的规范下也使得银行业能够更加全面、系统的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行为,并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由于资产风险权重的计算是评定等级标准及保费收入等技术性工作的基础,也是对风险的监管、防范及处置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内在要求,原本的会计制度与国际上的制度并不相同,使得对我国的金融机构风险性评级有着很大的不便,而银行业会计标准与国际接轨后,提高了银行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用性,这不仅有利于开展各项银行监管工作,也使得银行业的会计信息更准确、规范,信息的披露更加完全、透明,从而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其经营状况和风险程度,对于银行业的金融资产评定也更加能够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这对于我们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及借鉴学习国际上先进的做法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四)我国金融机构已存在对存款保险制度的需求

随着越来越多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出现。我国以前实行的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保护下国家对银行单一的保护已经不再适合金融业未来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供需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然而,若仅仅只是供需不均衡并不能说明制度的出台具备可行性,一项制度的出台、实行到最后的成功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协调。就存款保险制度来看,我国已具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所需的硬件条件。我国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已经上市实施了股份制的改造,并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也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众多中小型的股份制银行也已经完成财务重组。从证券和保险行业的改革上来看,证券业在重组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保险行业的革新也有很大程度的进展。在不断变革的情况下各家银行对风险的控制及对自身的约束力都做的越来越好。目前已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

四、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框架探索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也应该综合考虑国内的各项条件的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制度,应该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特点,民众的承受能力和接纳程度等因素。在对国际上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借鉴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

(一)由我国政府和银行业共同出资组建存款保险公司

对于存款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我认为应由多方提供,即保险公司的组成成员不是单一的主体。我认为保险公司应该由由政府、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构建。根据财政部、投保金融机构以及中央银行根据所拥有资产比例的不同来提供相应比例的资金。存款保险公司由央行进行管理和领导,公司设立理事会,负责重大问题的决策。理事会实行任期制,由财政部、中央银行及各投保金融机构委派人员担任,但是人员任职需经过政府任命。理事长由中国人民银行代表担任,具有裁决权。理事会设立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其成员由理事会成员及金融、法律等行业专家组成。由于公司有其存在的特殊性,故不受到《公司法》的约束,而是依照《存款保险法》的相关规定设立,其资产的增值不以盈利作为目的。

(二)强制我国境内的所有经营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参加存款保险

我认为我国应该强制在本国国内的存款性金融机构参加保险,本国金融行业在国外的分支机构则可以不参加投保。从存款者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居民普遍对风险没有清晰的认识,对于金融机构的选择也存在盲目性。加上许多金融机构自身对市场风险的抵抗力并不理想,一旦发生危机很有可能影响存款人的资金安全,并且有可能导致金融行业的不稳定。强制我国境内的金融机构全部参加保险虽然剥夺了银行等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自主选择权,但是能够确保所有存款人的资金得到保护,对于各家金融机构也实现了公平对待的原则,这不仅能够保证存款者的财产安全,也能够提升本国金融行业对风险的抵抗力,同时也解决了自愿投保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

(三)以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的保护为重点

对于存款保险所保护的范围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对于是否该对外币存款进行保护,有的专家认为外币存款主要属于投资性存款,外币存款人愿意承担风险,因此存款保险制度不应包括外币存款。还有专家认为,对外币存款进行保护有利于我国引进国外资金进入我国。我认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应以我国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为主,保护外来资金为辅。目前我国居民存款是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占银行全部存款的60%以上。我国存款保险的重点应是居民存款。同时,我国企业存款约占各类金融机构存款金额的35%以上。由此可见,只要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的安全得到保障,银行的大部分存款都能够得到保障,银行发生支付困难的风险便能够降低,进而能够降低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因此我认为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应该重点保护居民的存款以及企业存款,在此基础上对外币存款予以保护以此吸引外资的流入。而对于财政性存款、银行同业存款等资金则不在保护范围之内。

(四)我国存款保险应当设定一最高限额

根据我国现在的存款来源来分析,由于我国经济较快发展,居民的储蓄增长速度也较快,但是仍存在存款地区分布不均以及结构不合理(20%的储户占据80%以上的存款)的情况,加上存款人风险意识不强,对于众多中小额存款人的资金保护尤为重要。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立法经验来分析,我国的存款保险应设定最高限额,最高限额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的保护为数众多的中小额存款者,而且能够引起大额存款人对银行存款安全的注意,在承担了更多风险的情况下促使他们对银行施加市场约束,从社会监督的角度来保证银行的健康发展。另外,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在保险额的的设立上也应该有所调整,对于不同地区设立不同限额。在额度内全额赔款,超过的部分保险公司根据超出部分采取比例赔付,存款人在其间也承担部分损失。而保险限额的确定我认为它应该能够保证大多数的居民和企业的存款能够得到保护,应确保85%~90%的居民和企业存款得到保护,而且最高限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能够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变换做出相应的调整。

(五)我国存款保险应采用差别费率

根据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考虑,鉴于我国各类存款机构存在的风险程度,经营管理水平、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的差异,我认为我国应采用差别费率的制度,即按级划分费率水平,风险越大,费率越高。在确定各机构的费率之前,应对其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再根据不同的信用等级进行费率规定。对于信用等级低的实行高费率,信用等级高的则实行低费率。由于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以国有为主,规模较大,在国家信用的担保下出现风险的可能性较低,保险赔付率较其它类型的保险赔付率要低许多,因此不应设立较高的费率,个人认为可规定低于0.05%的国际平均水平。就费率的等级差别来看,费率的等级差别不宜过大。

银行的安全运营不仅关系着千家万户,而且直接联系着国民经济,加强银行的监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在当前十分必要。我们期待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期待着存款保险制度为我国金融领域、国民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上一篇:IPO定价探讨 下一篇:小议《论语》文化翻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