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时间:2022-10-06 12:38:28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图形的教学始终贯穿小学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任务中占据中重大的比例。但是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图形的计算兴趣不是很高。在这段时间的教学中,我经过摸索,觉得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从生活中入手,让学生接触具体的事物,认识到这些图形是存在于生活中的,建立和生活的联系

小学生的思维还是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只有接触事物,能引起他们亲身体验的,才能引起他们的记忆。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物体分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携带学具,三角板,苹果和书本,铅笔,硬币等实物,让学生自己通过触摸,分类和比较等不同的方式,了解这些图形的实际样子。学生在接触的过程中,就会在头脑中建立起这些图形的初步表象。

二、几何图形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经验上,让学生逐渐由自己的日常经验转化为数学的具体方法

我们在教学时通常是迫不及待地按照教材上所传授的,将公式教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公式去做题。我们忽视了一点,公式不过是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在学生还没有建立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之前,我们所要做的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会测量,学会估计,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是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探究问题的途径之一,在测量和估计的过程中,学生实际上是把集合图形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了一个模型,探索如何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指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将自己看到的图形或者是头脑中的图形在纸上画出来

在学习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缓一缓的办法,让学生在相关的课程上,学会寻找图形中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用扩大或者缩小的方式,在纸上进行重新建构。

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将他们所看到的图形和图形的样子相结合的过程,这一点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圆柱体上就特别明显。学生在触摸了长方体之后,已经掌握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但是在画图的过程中,总是有一部分被遮掩住了,让学生想象如何能将遮挡的部分画出来,如何才能和整个图形契合,这就使学生在头脑中将整个图形建构出来。

总之,在立体图形的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本着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让学生通过看、摸、量、画、想,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立体图形的建构,对于学生发展空间想象力,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为农村孩子营造阅读的氛围 下一篇:“三策略”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