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角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时间:2022-10-06 12:26:59

新课程视角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摘 要 通过对地理知识课程的学习,对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从而提升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是值得广大中学地理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践,对该门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中学地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中学地理 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新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引导学生构建现代学习方式来学习,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能有效地进行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它在中学生形成素质教育和国情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功能。那么,结合新课改的要求,通过地理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对于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的分析,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例如:地理学说中记载的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创立过程,以此作为学习榜样,可以启迪学生强烈的创造意识和良好的创造个性;学习地理,还必须要有发散思维,地理教育中的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诸如对工业布局、场地选址等多要素的分析与综合等,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再者,地理教育中所揭示的大量的我国地理事实材料诸如人地关系、自然环境、生态平衡、自然资源、经济建设等都可以在教学实际中概括成为以国情为主线的地理事实材料,这就囊括了社会生活中的很多知识。地理学科中的这一优势,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那么,在新课改的机遇下,如何才能使学生学好、学透呢?

1充分把握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之间的联系

新课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即让有阅读能力的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书刊、网络等,实现自主学习,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学习,那么,要实现这样一个计划,课前预习就至关重要了。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缩减教师的讲解时间,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学会进行疑问,然后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就能更具目的性。对于一些知识需要进行实验、观察的时候,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是关键。其次,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营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方式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如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完善情境教学。那么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能够进一步增加学生间的互动时间和形式等;或给学生充分的自,自由选择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在“共生共进”的合作观念下,实现师生、生生的共同成长。

2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能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地学习,使其能够在知识的认同性以及情感的交流上达到共识,这样也使学生能有一个明确的感官意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同感,从而上升为对学科的认同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是实现新课改中学生自学的关键。教师不再仅仅去教,更多的时候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师生双方其实都处于教与被教的过程中,师生通过教学中的对话,能够进行一个明确的交流。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学生新的思维能力的散发;学生在被教的过程中,能充分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3深入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但是,对于地理这个学科而言,地理图像作为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这就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直观地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挥图像作用,利用这些图形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而不是盲目的背图。对于教材中的地理图像应充分挖掘出来进行设计教学,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课本教材中所给出的设计“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并辅导学生完成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的锻炼,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不仅能提高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作用,而且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学生的主体地位。

4结束语

地理这门学科有着与其他学科与众不同的优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也就更加繁多,如不利的教学环境以及一群具有自己个性、拥有与教师不同思维的中学生等,在这样的前提下,地理教师要积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多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把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中去,并充分利用教材,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并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从而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让中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掌握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 张成锦.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4).

[2] 徐炜栋.初中地理教学应合理使用启发式教学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0(6).

上一篇:基于专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下一篇:看福建高考理综测试题,谈化学教学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