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 当出少年

时间:2022-10-06 11:29:14

自古英雄 当出少年

每一门艺术都在寻找立足于当代、传承于后世的生命源泉。作为世界“七大艺术”之一的戏剧,传承也相对更加困难。不同于绘画、雕塑等等依附于固定可靠的实体,戏剧则变换性极强,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世界中没有两部绝对相同的作品。中国当代被戏剧界普遍认同为集戏曲之大成、艺术成就达到戏曲巅峰的京剧,面临着最严峻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盛行的如何“振兴”的概念。

本文将京剧生存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定位于青少年群体,从青少年观众的角度剖析角度的京剧现当代生存发展。

(一)

青少年被普遍认为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群体,年龄大约在13岁至19岁之间,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中学生、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等人员,且就京剧振兴来说,更以高素质的学生团体为青少年受众的主流。

当代青少年受众的特点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1.接受新鲜事物强,往往以第一视觉听觉效果决定是否接受一门艺术。

2.文化水平较高,对中国传统诗词艺术有一定的了解认知。

3.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点是,中国青少年心中都埋藏着民族情结。

随着民国后国门大开,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人们对艺术品的外直觉感受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趋向青春性,而京剧人则力求使传统与青春水融,为传统艺术寻找出一条新的途径。这里所说的青春性指的是灵活多变、唯美靓丽,符合当代主流思潮的特征,这是一个思想概念而并不局限在青少年这一年龄范围,但是青少年是其主要代表群体。

青少年作为这股青春性思潮的主流,正是桂迎评价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舞蹈呈现时所说:“由于现代的时代,是文学文化走向图像文化的时代,因此年轻人,对文学传递的交往在某种程度上更习惯于视觉空间传递的信息的交流。在校园舞台上对表演形态的接受习惯于现场欣赏的直觉把握。”①“看戏”时代已经说明京剧是在汲取青春性的血液中生存发展的,戏剧的视觉享受在观众心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那么在这个“文字时代走向图像文化时代”的时代,京剧引发青少的年观众的接受,不仅有着源远流长的可能性,更有继续生存的必要性,抛弃青少年这个重要接受群体,无异于自断经脉。

如果将京剧的振兴依赖于华丽的声光电色取悦青少年,便是与“振兴”的真谛南辕北辙。以赵晓月的观点:“当代青春观众……审美要求更加复杂多元。他们不仅需要看表演,更需要看故事;他们不仅希望欣赏新鲜的视听享受,也更渴望深层次的心理交流。”②京剧艺术与青少年观众相对接,除了在直觉享受方面引发首当其冲的感观冲击,更需主题思想与程式体系方面夺胎换骨。

一个民族长时期以来沉淀下的文化价值系统与生活方式,逐渐构成文化,它属于民族立足的灵魂而不会轻易发生改变。当代中国青少年观众心积淀的,正是白先勇先生所分析过的:“也许真正打动人心的,是从失落的民族美学重拾的自信心。‘原来中国的艺术如此美!’这个讯息捉住了观众,潜在心底的骄傲豁然被挑动了。”③挑动起他们心中的骄傲,也便激活了一门博大精深的依附于古典文化的艺术继续生存的血液。

(二)

对于青少年来说,京剧的振兴能唤起他们心中的文化寻根情节,正与当代盛行的文化回归的思潮相吻合。对于京剧来说,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观众的关注,是抓住社会主要群体即使自身更迅速地生存发展的最佳途径。

当代戏曲发展已是步入元杂剧、明清传奇、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戏之后的又一历史阶段,确切来看正如郭启宏所归纳的“传神史剧阶段”:“具体而言,是一传历史之神……;二是传人物之神,……三是传作者之神……”④所谓“传神”,其实便是民族文化心理埋藏在戏剧观众心底,随新时代剧作家的招唤而被层层开掘。这也是京剧与当代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相对话的本质契合点。

京剧艺术与青少年灵相沟通的,是纵向时间上的永恒与横向空间上的青春。

所谓“永恒”即青少年群体本来便积淀着人类普遍的人性与中国民族数千年的共同心理潜藏,在每个时代借若干艺术样式顺利呈现时都会引发受众的心理共鸣,得以永远传承。所谓“青春”指青少年所特有的心理特征需求,如引发人心神向往的爱情、蓬勃昂扬的激情、血浓于水的亲情、简洁纯真的感情等等。

当代戏曲界风行着“青春版”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展示着各个剧种与青少年观众群体成功的亲密接触。京剧可以从中借荐众多经验。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主演俊男靓女的伴相首先令广大青少年观众惊艳,引发猎奇心理,在剧场中获得舒适的直觉享受,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相对比于建国后梅兰芳俞振飞大师合作的舞台艺术片《游园惊梦》,青少年观众无疑更倾向于前者。朱栋霖曾探索根源:“想当年梅兰芳……十八九岁……风头甚至压倒伶界泰斗谭鑫培,主要还是得之于青春优势与表演的细腻吻合大众的戏剧审美心理。设若没有生、旦的清俊优雅,昆曲的典雅柔媚婉转的艺术风格就会损失不少,演员体形的变异与生旦角色的要求之间的错位造成的遗憾,是很难弥补的。”⑤

青春版《牡丹亭》之所以在2004年4月底至2005年7月的巡回两岸四地名校的五十场演出中,几乎场场爆满而且年轻人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除却媒体传播、精英层面的介入等众多主客观方面外,演员的形体美及其舞台灯光布景所蕴藏的淡雅清醇的中国审美情境,与惆怅朦胧的青春直觉感,一下子吸引住观众的目光。京剧在当今时代迫切需要一种削繁就简,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外在包装的呈现,与内在青春唯美思想主题相结合的,饱含中华永恒审美思想的外在直观。

京剧之所以迟迟未能出现类似的优秀作品,之所以迟迟未引当代大学生社会潮流式的眼光凝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作为曾在一个特定时代生存繁荣的价值体系,而半个世纪后随着社会、文化的先后转型,旧的价值体系临近崩溃,新的价值体系尚未重新建立。“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的状态当然会把京剧的生存空间局限在以戏迷、专业演员为主的院落,欲振翼腾飞却被施压了很多干扰性的负担,事实上,“无论是经典剧目的传承,还是新剧目的创作,都是与观众的自然需求有机地融为一体的。”⑥

在当代中国文化逐渐走向复兴传统的大趋势之下,无论从青少年角度还是京剧的现状来剖析,两者都有相互沟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一个民族自有一个民族的心理潜藏,驱除不掉割舍不掉反而能够被呼唤,通过一门艺术激发起民族自尊与自信。京剧完全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只要未脱离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根源,京剧引起青少年群体的广泛关注指日可待,因为艺术是中国艺术,观众是中国的观众。

注释:

①桂迎.《校园舞台认识昆曲舞蹈化语汇的意义和思索――

浅析青春版〈牡丹亭〉的舞蹈呈现》,载《圆梦•白先

勇与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主编,花城出版城,

2006年11月第1版,第214页。

②赵晓月.《古典怎样走向现代――青春版〈牡丹亭〉与当

代青年》,载《圆梦•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白

先勇主编,花城出版城,2006年11月第1版,第244页。

③陈怡蓁.《创造新的文化向――三种大事一种精神》,载

《圆梦•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主编,花

城出版城,2006年11月第1版,第86页。

④谢柏梁.《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5年11月版,第454页。

⑤朱栋霖.《论青春版〈牡丹亭〉现象》,载《圆梦•白先

勇与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主编,花城出版城,

2006年11月第1版,第86至87页。

⑥傅谨.《传统与市场是京剧重振的两翼》,载《京剧学前

沿》,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第301页。

上一篇:云南外来剧种本土化渊源初探 下一篇:《情洒燕赵路》导演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