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网络汉语教学环境下学习者语言监控能力的有效发挥

时间:2022-10-06 11:06:41

略论网络汉语教学环境下学习者语言监控能力的有效发挥

(厦门大学 法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摘要:语言监控是二语习得中的重要问题,对其形成科学的认识将有助于促使监控能力在外语学习中得到有效发挥。本文认为语言监控的效用和范围是宽广的,鉴于二语习得的特殊性,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监控是一个需要外部施加压力的教、学互动过程,而如何在网络汉语教学环境下激发学生的自觉监控意识并语言使其监控能力得以训练和有效发挥,以利于汉语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汉语教学;语言监控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23-03

一、引论

从70年代Krashen提出“监控假说”至今,其理论模式也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是却仍然对今天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以及教学时间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学习”与“习得”并不是两个可以截然分开的概念或过程,语言监控是一种随时存在的自觉意识和心理机制,一旦学习者真正完全地掌握了某个语言点,无论是通过“学习”还是“习得”,他也就相应地具备了对这个语言点的监控能力。同时,这种监控的效用和范围应当是宽广的,从初级阶段最基本的语音、词汇的用法、句法的意义等等到高级阶段涉及到的表达方式的得体性和文化内涵,从对语言的输出到接收,听说读写的方方面面,都应当有它的作用,并且发生在语言输出之前,期间和之后。随着电子网络在线学习形式的兴起与流行,研究如何在汉语网络教学平台上激发学习者的语言监控意识,使其更加注意到语言的表达形式,是一个有必要且有意义的问题。可以说,网络平台上的学习者也有条件更注重语言的质量问题,当然这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的支持以及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通过调配提供满足语言监控能力有效发挥的条件。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本文中所强调的“监控”概念,指的是针对语言学习活动中具体的语言表达所进行的监控,是对Krashen为了区别“学习”和“习得”的不同效用而提出的概念的延伸,它应用的范围虽然并不仅限于“监控假说”中所指的语法上,但是也不同于心理学上所提出的元认知监控所指的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等过程。笔者认为,在第二语言的教学中,监控是一个需要教、学互动的过程,需要外部环境施加一定的压力,以激发出学习者的自我监控意识,使其有效发挥语言监控能力,从而巩固对语言点的掌握。

二、网络汉语教学与学习者语言监控能力的有效发挥

(一)网络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语言监控能力的发挥

事实上,受到现有的语音识别等技术水平的限制,我们还不能在网络教学环境下了解学习者对自身语音、口语交际的语言输出进行监控的状况,更难以对其施加影响。监控能力对于每个语言学习者的每个学习阶段来说是相对固定的,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个体综合智力状况决定了他的语言监控水平,而监控能力的发挥则会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Krashen已经提出,语言学习者的监控能力能否充分发挥作用首先依赖于语言使用者是否具有足够的时间以及充分的注意力来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除此之外,还有文化背景、所执行任务的性质、所处语境以及语言使用者性格、自我要求、追求目标的不同等等。针对这些限制条件,一方面,不同于课堂教学与日常交际,网络环境可以为学习者语言监控能力的充分发挥准备足够的时间;另一方面,网络学习环境的协作性、交互性、开放性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便捷使用却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具有互动性的专业化的定制练习。

(二)网络汉语教学环境下激发学习者语言监控意识的策略

正如上文所述,不论是“学习”还是“习得”在发挥作用,语言监控的范围应当是十分宽广的,单从语言内部层面来讲,就涉及语音、词汇、句法等等内容的诸多方面。事实上,语言监控可以被视为一种学习策略和手段,而如何使其得到使用也需要激发策略。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在各种汉语语料库的支持下,面对汉语学习者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问题上因为采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忽略和回避策略而导致监控不足的情况,或许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限定性训练策略。在网络汉语教学的设计中,可以有大量的针对学习者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偏误的训练,一方面可以是传统题型的机械性大强度重复练习和测试,另一方面可以尝试的是在语言输入中激发学习者的对接收到的语言信号的监控意识。当然,这些由网络教学系统输出的语料最好来自汉语的中介语语料库,在借鉴于中介语语料库之后进行重新编排,用语音或文字的方式作为听力或阅读材料呈现给学习者,并要求学习者在理解材料意义的基础上找出问题并进行纠正,同时根据任务的难度设置时间限制,既要确保学习者有充足的时间发挥其监控意识,又要保证任务的执行有一定的效率。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由于学习者的监控失误,中介语中错误的表达给其带来负面影响,在训练完成之后一定要将存在表达问题的材料和表达正确的材料分别完整地呈现出来,并用突出的标记加以说明。

另外,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和学习管理系统还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习者建立个人的语料偏误库,将其典型性、常规性的错误按照语法、词汇、语篇和修辞加以分门别类,让每个用户了解和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语料偏误库的初建阶段必须由系统设计归类模板并逐一归类,以后可逐步让学习者自身参与,要求学习者将在练习和测试中出现的错误,按照一定方法归类(比如字――汉字书写、词――词汇搭配、句――句式选择、篇――语篇连贯等)并改正。

同时,针对语言输出的监控训练设计,尤其是汉语的状况,由于目前网络技术条件的限制,相对口语和会话来讲,写作是相对容易实现的。而在写作中,会较多地出现学习者回避使用复杂汉字、词汇、语法点等的现象,这就更需要限定性的训练来激发学习者对语言表达形式的监控意识,如用词的覆盖率、语法的准确率等等。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种限定性的监控训练也应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相符合,从初级的水平的应用层次到中级阶段的学习者就应当限定难度上的区别和要求,有由简到繁的规定性。一些体现汉语特点的句型,是汉语学习过程不应该,也无法回避的问题,需要强制性地将其融入练习中,这也有利于学习者逐步形成第二语言的语感。那么,具体在网络学习的环境下进行汉语的限定性写作训练,其优势也就在于在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语料库技术的支持下,一方面网络教学平台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参考,使学习者能够在语言形式的正误,即输出的词汇、语法的准确性的控制,还可以用来调整语言程度的高低,包括用词、句型选择的丰富性、得体性等,使得语言输出质量更高。另一方面,虽然说在网络书写环境下,即便有汉字识别技术的支持,仍旧很难实现学习者自身对汉字书写形式进行有效监控的设想,但是在输入法支持的书写环境当中,有利的一面在于学习者可以克服由汉字书写的特殊难度带来的消极情绪,同时利用网络互动平台进行书写交际。

毫无疑问地,不同第一语言背景的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会表现出来不同的特点,同样的,在监控能力和策略上也存在不小的差异。比如说,英语背景和日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对言语的监控情况肯定是不同的,针对每一个具体的语言项目,会有过度和不足之分。这说明,面对拥有不同语言背景的二语习得群体,对其监控能力及监控策略、重点的考察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在教学中的强调和激发应当各有侧重。我们知道,利用汉语的中介语语料库可以比较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中介语的特征及结构,如果说能够利用语料库为不同语言背景的学生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测试,那么对其语言监控策略和能力的有效使用将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鉴于语言水平决定监控水平,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更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在学习、练习、测试中对学习者的语言监控水平、策略、手段进行具体的分级、分内容的要求。比如针对初、中级水平的学习者,在练习和测试的设计中可以先将言语监控的重点放在形式上,至于监控语篇的丰富性和得体性,那可以作为分析高级水平学习者会话和写作练习、测试的重点。

(三)网络汉语教学方式与学习者语言监控能力的有效发挥

在有足够时间的前提下,如编辑文章、参加考试时,监控更容易对语言使用者的输出起到作用,对于听和读来讲,却很难判断语言监控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起到作用。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学习者在接受外界对其输入的语言信息的时候,也一定会发动其监控系统对语言表达形式的正确、得体与否做出判断,这正是语言监控能力有效发挥的一种表现,所以在上文中也提到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在网络教学中设计专门针对外界输入信息的语言监控训练。毫无疑问地,习得语言要依靠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所以说,如何利用网络教学环境的优势,从听、说、读、写方面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二语监控能力是一个值得进行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网络汉语教学中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形式结合起来,对于学习者语言监控能力的有效发挥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目前网络教学模式和技术条件的实际,较为易于实现的网络汉语教学方式是将听与写、读与写分别或者听、读、写三者共同结合起来。

目前,中国的英语教学界有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虽然可能并不是最新最好的,但是却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这就是一种提倡听与写相结合的外语教学法――“Dictogloss”,即“语法听写法”。可以说,“听”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在听力全过程中既需要听者运用语音、语义、句法、语篇、语用知识,又需要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对语音信号进行加工,从而理解说话者的思想和情感,听力过程既包括自下而上模式,又包括自上而下模式。Nunan认为Wajnryb和Ruth原创的“Dictogloss”,是以上两种模式结合的典型例子。可以说,语法听写法是篇章、学习者需要和任务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法,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者对语言点的监控意识,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在篇章基础上学习、运用和掌握语法、词汇。事实上,语法听写法提出的时间较早,目前主要应用于中国的外语教学,还未被正式地引入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笔者认为,在网络汉语教学环境下,可以在对它加以改造后进行利用。语法听写教学法基本上包括:准备阶段、听写、重写、分析与修改四个步骤。在准备阶段,是针对要听写的短文内容进行背景提示,同时熟悉有关词汇,布置任务。第二步听写一般为两遍,这时系统要将短文录音播出,第一遍时只要求学习者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第二遍时学生开始在页面提供的文本框中输入汉字进行记录,要求只记下实词。第三步则是学习者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记录下的实词重写短文。至于最后分析和修改阶段的做法则可以多种多样,首先学习者自己可以要求在系统的逐步提示下完成对短文的修改,接下来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可以请学习者将编辑最终完成的短文进行提交,先是同样在线参加学习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查,然后由在线教师来做最后的审核,当然学习者也可以选择将他的学习成果以匿名或实名的方式在互动平台,以获取更多的帮助。可以说,在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学习者提出假设并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验证,从而提高了掌握语言的能力。而语言监控也体现在其中的两个阶段:一是听写阶段,学习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监控,并改正一部分错误;二是重写阶段,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控。从上述学习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语法听写教学法创造了一个更利于语言习得的环境,学生的有意注意及监控意识被激活,主动性得到了调动,有助于学习者提高听力水平、听写能力、写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语法、词汇的习得。

事实上,根据我们自身的二语习得经验,相对于听、说、写,阅读的优点在于读者可以自行控制节奏,有很大思考空间,但是结论是对内容的理解并不一定导致对语言形式的习得。比如说针对一篇中文文章,其中出现了“他把那件衣服洗了”的表达方法,那么在进行复述的时候,留学生的习惯可能还是“他洗衣服了”,这说明在阅读中学习者的焦点是在理解文意上,避开了对语言形式或其细节的注意。所以说进行以习得语言为目的的阅读,必须抑制理解策略的使用,不能单单追求快速,例如对词义不应随意猜测或略过,而要通过“精读”来仔细揣摩,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有效习得语言点,而一旦学习者真正完全地掌握了某个语言点,他也就相应地具备了对这个语言点的监控能力,只不过这是内隐的。所以,笔者认为,在网络环境下,还可以考虑一种读与写互动的汉语教学方式。关于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设想是要求学习者在阅读文章(课文)后进行复写,这就体现了读与写两种输入与输出方式的结合。首先,在阅读材料(课文)的呈现上,除了背景和词汇提示之外,还需要在网络课件的制作上下一番功夫,比如说对语言点的用法和形式进行突出,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情境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学习者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去注意语言的表达形式。其次,在复写时,提示学习者既可以选择按文章原有模式,也可以变换人称进行复写;既可以用故事中的词汇、短语和句型,也可以选择其它词语、句型。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合作学习小组,对复写内容进行互改。确实,通过阅读,我们难以看到监控的表现,但是在教学中却完全可以通过外在的形式让它得到发挥和锻炼。比如可以在复写训练之后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总结,将其错误的多发点编辑成机械、半机械性的训练项目或者直接替代正确的形式进入文本,让学习者在阅读中改错。

当然,由于受到现有技术条件的限制,上述两种教学方法在网络教学环境当中的应用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而学习者主要通过输入法软件直接输出汉字或拼音,我们无法判断在实际书写汉字和拼音的状况下他们是否会出现偏误;另一方面,综观现有汉语教学网站的教学模式及其使用程度,即便是提供了在线网络教师和交流互动平台的服务,也很难达到合作学习的理想状态,同时这也是一个有待于网络语言教学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即时缺失了网上合作学习和教师在线指导的环节,上述两种听与写、读与写的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基本上还是完整的,而网络教学的优势首先也就在于可以用动态、多变、有层次的方式将学习者需要掌握的语言点呈现出来。一方面精心制作的网络课件有助于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系统化的教学流程设计也会大大提高课程的效率,完全可以支持自主学习的实现。同时,网络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和时效性更能在不断更新中提供生动而又丰富的输入材料,这也有利于学习者在对鲜活的语料的接触当中更加关注语言的形式,培养兴趣和语感。

三、结语

现有的网络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及其宽松的学习环境并不适合学习者自觉有意识地发挥语言监控能力,笔者认为,这也正是网络教学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同时,不同与课堂教学和日常交际的状况,技术优势和环境优势又恰恰利于网络成为一个使学习者的语言监控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发挥的场所。一方面是有汉语语音识别、手写识别、写作训练系统、语法纠错系统等技术手段的支持。另一方面,在课外的网络自主学习中,学习者单独学习、学习时间自己掌控、学习过程可根据需要多次重复等因素会促成学习者焦虑感的降低;协作、虚拟的友好环境又使学习者避免了在现实中面对教师和同学时会产生的尴尬情绪。综上所述,要激发汉语学习者的语言监控意识、培养其语言监控能力并使其对自身的语言使用状况到达有效监控,全方位、多手段的结合,同时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才是捷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这些条件的实现提供支持。

另外,必须指出的是,复杂的个体因素,包括一个汉语学习者自身的母语背景、学能、个性、认知特点、学习目的、学习风格等等都会影响其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监控状况。如果一个个性化的网络学习环境能够根据学习者的自身状况为其量身设计出适合的语言监控训练,那效果将是更为积极的。在目前的网络汉语教学平台上,主要可以实现的还是通过课程和练习的设计激发学习者的语言监控意识,提高其对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参考资料:

[1]钱玲,范宁.网络自主学习与元认知发展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4,(4); 林卫萍,张承祖.外语学习中的监控假说和元认知监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6).

[2]Krashen,Stephen 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2.

[3]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M].Hertfordshire:Prentice Hall,1991:28.转引自林新事.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69.

[4]王琦.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高晓芳.Dictogloss―寓语法教学于听说写之中[J].外语界,1998,(2).

上一篇:浅谈传统砖雕工艺中的技术改进 下一篇:浅谈中国当代住宅设计中的文化传承